土壤环境化学毕业论文(关于环境的化学小论文?谁能帮帮忙啊!)

1.关于环境的化学小论文?谁能帮帮忙啊!

分析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

一、

唐代大诗人韩愈写过这样一首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的毛毛细雨,滋润着茸茸绿草地,此情此景,给人几多温馨,几多遐想。然而。时到今日,在很多地方,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已告别了我们。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就像无形杀手,侵害着我们人类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正文:

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导致。近年来,人类受酸雨危害严重,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化学战争。

首先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植物难以生长。其次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因为春天,大多数植物刚刚发芽,而这些嫩叶往往经受不住酸雨中的二氧化硫的冲洗,容易发生病虫害或干枯而死亡,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据调查,重庆市南山上的马尾松死亡率高达60%。

其次,酸雨对人类本身健康的危害尤为突出。据美国政府1980年的推算,占全国死亡总数的2%。即相当于全美国有51000人死于大气污染。据我国一项15年的跟踪研究显示,重庆市中心肺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全国几个特大城市之首,这其中,尤以老人和獐受害最大。原因之一是重庆是酸雨密集区。

还有,酸雨对人类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的四川重庆市早被中外专家列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早在1993年,重庆市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这里的酸雨频率已高达80%,全年酸雨的PH值平均为4.38,最低值为2.8。在酸雨的危害下,整个城市建筑灰暗脏旧,汽车公共设施锈迹斑斑,土壤酸化、农作物质产、病虫害加剧,树木成片死亡。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重庆市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在国外,酸雨同样成为人类的“无形杀手”。据1984年美国政府在一份名为《酸雨与大气污染的转移》报告中指出,在调查的17059个湖泊中有9423个受到影响,2993个受到严重危害。此外,在187877公里的河流中,有78488公里已面临危机,39501公里显著受害。可见酸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证明酸雨对人类的生活影响甚大。所以人类应对酸雨引起重视,合理控制酸雨。

四、致谢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和父母支持了我的行动与想法,给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向支持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答案

2.化学与环境的论文

原发布者:想胡闹的男孩

让化学洗去生活的烦恼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去污方面讲。人类每天都在与污渍打交道,顽固的污渍总是让许多家庭主妇为难。而作为一个学生,我也经常苦于除不掉不小心染上的污渍。这时,如果能懂得运用些许的化学知识,那么去污便显得轻松容易多了。●祛除衣服上的油渍记得我吃面时常常把油溅到领口或胸前,用纸巾怎么也擦不掉,还越擦污染面积越大,让我很头疼。方法一:在油渍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汽油(或酒精)挥发完后油渍也会随之消失。这利用了相似相溶的原理。这一原理在有机化学中运用极为广泛。相似相溶,即是极性相同的分子可互为溶质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一般衣服上的油渍,都是不饱和脂肪,那么,所谓的-R基中就必定会有双键甚至于叁键存在。此时,类似于H2O这样的常见无机溶剂则很难将其溶解。而酒精或汽油这类有机物则不同,油脂中的亲水基与它们相溶,而此类易挥发物挥发时,会将亲水基带走从而将整个酯带走,这样就可以祛除油渍了。方法二:用温水浸泡后用肥皂清洗即可。这种方法非常常见了。这中间运用的化学原理也相对简单,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油脂水解后生成C17H35COONa与甘油,甘油溶于水,而C17H35COONa中的-COO-为亲水基,遇水相溶。为什么要用温水浸泡呢?原因也非常简单。所有的有机反应均为可逆反

土壤,毕业论文,化学,环境

3.找一篇论文“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 摘要:化学肥料的使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忙,但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对土壤产生很大的影 响。

本文从化学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入手,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化学肥料;土壤:农作物 随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肥料的出现突 破了利用作物秸秆还田的有机物循环模式,可不断 向农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但是化学肥料的长期使 用也对土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对化学肥料对 土壤的影响做了分析如下:1化学肥料对土壤的影晌 化学肥料按所含养分种类又分为氮肥、磷肥、钾肥、钙镁硫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

常 用的磷肥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 矿粉等,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窑灰钾肥 等,常用的复合肥有磷酸一钱、磷酸二钱、硝酸磷 肥、磷酸二氢钾及多种掺混复合肥,常用的微肥有 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硼砂、相酸钱等,这 些化学肥料的长期施用对土壤产生了很大影响。1.1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 平时我们所使用的化学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 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 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

污染十壤 的重金属主要有Zn、Ni、Cu、Co和Cr,而我们所 用的各种化学肥料中都不同成度的含有这些重金 属元素。比如我们所用的磷肥,它的生产原料是磷 矿石,而磷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F和As,这 种有害元素将对作物造成毒害,长此以往,土壤中 的重金属元素将越来越富集,造作物无法生长。

1.2化学肥料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施用一种化学肥 料,会加快土壤的酸化。因匆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化 学肥料过磷酸钙、氯化按、硝酸钱,硫酸钱等都属 于酸性化学肥料,作物吸收养分后会在土壤中留下 大量的氢离子,造成土壤酸化。

其次我们所施用的 氮肥在士壤中经过硝化作用也产生了大量的硝酸 盐,转换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馁转变成亚硝酸盐,反应式为:ZNH4十十30:。ZNOZ+2H20+4H+。

然后亚 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反应式为:ZNq汗02一佗N几一而在氮肥转变硝酸盐时,将释放 出大量氢离子,也将导致士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导 致有毒物质增加,造成土壤贫痔,农作物生长受到 很大的影响。

1.3化学肥料的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营养失衡 由于我国口前所施用的化学肥料多以氮肥为 主,长期下去将造成土壤营养失衡。同时化学肥料 的过量使用,大量的NH4十、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 caZ+、MgZ+等阳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 坏,导致土壤板结。

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 质下降,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 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孔七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肥效。2化学肥料对土壤影响的防治 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已经对农业物赖以 生存的土壤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对这种现 象要进行有效的防治,以保证土壤结构不在进一步 的被破坏,使之得到有效的改善,2.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我国传统的农家肥,包括秸秆、动物 粪便、绿肥等。

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拓 宽有机肥施用途径,加大有机肥施用数量,以维持 土壤的营养平衡。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豆科绿 肥,比如:实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粮草经济作。

4.环境保护问题的论文 化学

环境化学是化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

文中简要回顾了20年来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环境化学的发展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

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

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

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

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

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

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

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

5.土壤学综述

土壤学是广义的土壤科学.从土壤学的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可分为发生土壤学和农业土壤学两个方面.发生土壤学认为,土壤是地壳表层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在气候,生物,地形等环境条件和时间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体.主要研究土壤自然体发生,组成,形态,特征,演化,分类和分布规律.农业土壤学则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极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通过耕作施肥管理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等内容.土壤学是界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环境科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除农业外,它又可服务于水利以及工业、矿业、医药卫生、交通和国防事业等。 目录[隐藏] • 基础理论 • 发展简史 • 分支学科 • 研究方法 • 研究趋势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土壤学-基础理论 土壤是有生命的自然体。

在每平方米的草原土壤里除了盘根错节的根系外,还有约1210万头土壤小动物,每克肥沃的农田土壤中除了(数以万计)根系及其脱落物外,还有25亿个细菌,40万个真菌,5万个藻类生物,3万个原生动物。因此,土壤是生物的乐园,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库。

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见图00-04。土壤中大量的生物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明显的呼吸作用,存在着旺盛的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

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

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如细菌与粘粒结合,可使细菌在极端严酷的条件存活,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土壤(或母质)。

现在人们已发现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着DNA质粒或片段在不同生物细胞间的迁移,可导致物种变异或进化。土壤学就是研究土壤这个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体的活动,来完成生命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其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或使其无害化。

土壤学家认为:土壤同自然界中的其它物质一样,不仅是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实体,而且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历史,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母质在生物等因素的参与下逐渐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学-发展简史 相关书籍 土壤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16世纪以前,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观性质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依据。如中国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根据土壤颜色、土粒粗细和水文状况等进行的土壤分类,其后许多农学家有关多粪肥田和深耕细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论述,以及古罗马的加图所描述罗马境内的土壤类型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水平。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

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进行达5年之久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17世纪末,J.伍德沃德将植物分别置于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 4种介质中生长,发现后两种介质中的植物生长较好,因而他认为细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从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观点。

18世纪末,A.D.泰伊尔提出“植物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能作为植物营养的物质。

这一学说在西欧曾风行一时。这些假说,虽未能全面正确地指出土壤的本质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对于启发后人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土壤仍有裨益。

土壤学 18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土壤学在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大学派:①农业化学派。1840年,J.von李比希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问世,书中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矿质元素(无机盐类)是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而土壤则是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给源。

他并指出,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将随着耕种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减少,因此必须增施矿质肥料予以补充,否则土壤肥力水平将日趋衰竭,作物产量将逐渐下降。这个主张即著名的“归还学说”。

它正确地指出了土壤对植物营养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田间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的兴起以及化肥工业的发展,并为土壤学的发展。

6.刘娜的学术论文

(英文题目论著略) (一)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7.高松,刘园园,刘娜*.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的硝基苯和苯胺,分析化学,2012,40(9),1353-1359.(SCI) 8.周爱霞,高焕芳,安永凯,董琨,贲继东,刘娜*,强化土著微生物处理硝基苯和苯胺污染地下水,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7):9-14. 9.李海军,高焕芳,朱博麟,高歌,刘娜*, 改性油页岩残渣对苯胺的吸附性能研究, 黄金, 2012,33(7):48-51. 10.高焕芳,刘娜*,周爱霞, 一株硝基苯降解菌 nbzA 核心序列分析及其降解特性, 世界 地质,2012,31(3):594-598. 11.朱博麟,邱 华,李海军,毕海涛,刘娜*,室内模拟 BPRB 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地下水, 黄金,2012,33(9),56-59. 12.张兰英,张 蕾,岳建伟,刘娜*,孙恒战. 吗啉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41(2): 536-540.(EI检索) 13.邓海静,刘勇波,刘虹,张兰英,刘娜*.低温下混合菌降解柴油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J].化工环保,2011,31(1):9-12 14.李婧,刘娜*,马臻,晋日亚,混凝法处理煤泥水的试验,世界地质,2011,20(1),132-137. 15.马会强,张洪林,李爽,李长波,刘娜*.某采油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5):54-58.(核心期刊). 16.毕海涛,张兰英,刘娜*,杨国军,徐国欣,朱博麟. 无机材料对PVA-H3BO3包埋固定化方法的改进, 吉 林 大 学 学 报(地 球 科 学 版),2011,41(1):241-24621.刘鹏,张兰英,刘莹莹,刘娜*,组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1):169-175. (EI) 22.周月明,刘娜*,张兰英, 耐低温混菌降解苯系物的特性及菌种鉴定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7): 1893-1900. 23.刘鹏; 张兰英; 焦雁林; 刘娜*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 ,分析化学,2009.37(5):741-744. (SCI检索) 24.刘娜,张兰英.阿特拉津低温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机理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9.35(5):.893-898. (EI) 25.刘娜; 刘鹏; 张兰英; 张凯顺; 改性铝土矿去除水中Cl-,NO-3和NO-2的研究,黄金,2008.27(9):51-53. 26.张兰英; 刘峰; 刘娜*等,预处理/复合水解酸化/复合好氧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制药废水,吉林大学学报,2008.38(6):1020-1026. 27.刘娜,杜连柱,郑松志, 改性铝土矿处理高质量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2008,29(9):45-47. 28.曾玉超,戴韵,刘娜, 基于指标分类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世界地质,2008,27(3):279-283. 29.刘娜,赵勇胜,张兰英,中国环境科学.Zn0降解地下水中阿特拉津的研究,2006,26(1):116-119. 30.刘娜; 张兰英; 杜连柱; 张玉玲; 刘瑞; 陈登云,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汞的3种形态 ,分析化学,2005.33(8)1116-1118.(SCI) 31.刘娜,张兰英,低温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阿特拉津降解能力研究,第十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11. (二)参与发表文章 4.任何军; 刘娜; 高松; 张兰英等,假单胞菌DN2对多氯联苯的降解及bphA1核心序列测定,吉林大学学报,2009.39(3):312-316. (EI) 5.任何军; 高松; 张玉玲; 刘娜等,多氯联苯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N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环境科学,2009,30(3):857-863. 6.张兰英, 仲建强, 刘娜. 低温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水资源护,2008.24(1):52-55. 7.王晓晖; 张玉玲; 刘娜; 王琳.微波消解-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光谱实验室,2008,25(6):1183-1187. 8.刘虹; 张兰英; 刘娜等,低温下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效果,吉林大学学报,2008.11. 9.仲建强, 张兰英, 孙立波, 高 松, 刘 娜,模拟地下水原位修复高浓度硝基苯污染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3):920- 924. 10.刘鹏,张兰英,刘娜.低温下降解阿特拉津的细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1):306- 309. 11.马会强, 张兰英,刘娜.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转化乙醇初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5):993-997. 12.秦传玉,赵勇胜,刘娜,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3):164-167. 13.杜连柱,张兰英,刘娜,可渗透反应墙对地下水中多氯联苯的处理,环境化学,2007,26(4):499-503. 14.刘虹、张兰英、刘娜.低温降解六六六优势菌种的选育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165-168. 15.张玉玲,张兰英,刘娜霉菌吸附水体中 C r(Ⅵ)C d(Ⅱ)离子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21-23. 16.陈登云; 刘娜; 张兰英,应用HPLC-ICP-MS联用技术进行Hg的形态分析研究,环境化学,2005.24(1):110-113. 17.袁晓玲. 张兰英. 刘娜.煤渣吸附水中BHC(六氯环己烷)的条件实验研究,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004,34(2):264-267. 18.汪玉花,张兰英,刘娜, 有机固体废物快速发酵剂的制备及其效果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2):252-254. 19.李慧芳. 张兰英. 刘娜,强化反硝化条件下地下水中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研究,重庆环境科学,2003.25。

7.环境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论文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 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与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阻碍也将日趋明显[ 1~3 ]。

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新的重点和难点[ 4~7 ] , 如果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能顺利进行。 1 农村环境保护概念及意义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

由于农村环境是农业环境的中心,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类型 2.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 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 乡镇企业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 7~14 ] , 造成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浑浊恶臭, 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 且易传染疾病, 影响居民健康。

2.1.1 畜禽养殖污染面广且量大, 污染严重 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 且数量较多, 大量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 现已成为农村一大新的污染源[ 8, 12 ]。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 畜禽粪便对地表水造成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 对大气造成恶臭污染, 甚至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2.1.2 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 流失量大 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 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农药残留, 重金属超标, 已制约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8~14 ]。

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已居世界之首。化肥施用量为4 637万t / a, 按播种面积计算, 化肥施用量达40 t /km2 ,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5 t /km2 的安全上限。

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现象。化肥利用率低, 流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 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目前, 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使用量约130 万t / a, 只有约1 /3 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我国已有913万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002 年, 对16 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结果表明, 农药总检出率为20% ~60% ,总超标率为20% ~45% , 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因此, 化肥和农药这2类污染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2.1.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亟待完善 由于缺乏基本的排水和拉圾清运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大多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村边沟渠和村庄地面, 最终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60%以上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 成为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4 000 km2 增至2003年的30 000 km2 , 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 300 km2。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每年产生的约为1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产生的超过2 500 万t / a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2.1.4 塑料农膜使用增加, 污染加剧 近20 a来,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日趋严重。

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t, 在发达地区尤甚。

据浙江省环保局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178 t /km2 , 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 /5左右。 2.1.5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 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1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 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污染与危害[ 1~4 ]。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 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 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目前, 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仍呈增加的趋势。

满意请采纳。

土壤环境化学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土壤环境化学毕业论文(关于环境的化学小论文?谁能帮帮忙啊!)

资讯

浙大2018博士生张倩毕业论文(浙大的自然地理学怎么样?)

阅读(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浙大2018博士生张倩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浙江大学张传溪牛逼吗,浙大的自然地理学怎么样?,浙大教授是如何回应骚扰女博士致其跳楼的?。浙大的地理专业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构造地质学、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

资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课题申报模板(毕业论文格式)

阅读(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课题申报模板,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格式,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怎么写?从哪些方面入手。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论文目录字体多大(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

阅读(14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目录字体多大,内容包括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论文目录章标题是几号字体‘。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毕业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各具体章节、结论这四部分

资讯

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机械手毕业设计)

阅读(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包括机械手毕业设计,搬运机械手及控制设计的毕业设计,那位朋友可以给我几篇机械类毕业论文?。引 言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

资讯

毕业论文公式定理怎么降重(怎样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阅读(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公式定理怎么降重,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中固定的公式该如何修该或者使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查重率,怎样降低论文的重复率?,论文降重的话,有什么直接有效的方法吗?。降低论文的重复率有两种,分别是人工降重方法和机器人降

资讯

2017老人养老护理毕业论文(护理论文范文)

阅读(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7老人养老护理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护理论文范文,毛概关于养老的600字论文,护理论文体会关于护理老年病人的论文形式的自我感受<br/>急~爱问知。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

资讯

浙大2018博士生张倩毕业论文(浙大的自然地理学怎么样?)

阅读(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浙大2018博士生张倩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浙江大学张传溪牛逼吗,浙大的自然地理学怎么样?,浙大教授是如何回应骚扰女博士致其跳楼的?。浙大的地理专业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构造地质学、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

资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课题申报模板(毕业论文格式)

阅读(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课题申报模板,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格式,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怎么写?从哪些方面入手。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论文目录字体多大(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

阅读(14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目录字体多大,内容包括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论文目录字体有什么要求,论文目录章标题是几号字体‘。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毕业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各具体章节、结论这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