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毕业论文(求论文课题名称: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1.求论文 课题名称: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这些改革举措与法治政府、简政放权、政务公开、民主治理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潮流。
这一变革,虽然没有像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影响、效果和变化的速度,完全超过了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我们回首过去的20年,可以发现:日益有限的政府职能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日益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日益民主化的政府决策、日益公开的政务信息,日益以公民和社会组织多中心自主治理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政府的治理之道即治道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
当然,这一进程依然在进行之中。明年即将启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可以说是这一进程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很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或者想把成果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学者,一直想不出一个适当的英文单词来表达中国的事业单位,因为英文世界里面没有对应的存在。
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汉语拼音。很多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发现,很难用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理论来研究中国的事业单位。
中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不仅难倒了学者,而且也难道了官员:事业单位如何在法律上界定?科研、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等事业如何发展?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西方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当然,问题再难,改革总是需要进行的。
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要迅速发展,事业单位不改革是不行的。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治道变革的基本要求,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中国事业单位的复杂问题,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思路: 从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去看。
现在的事业单位情况非常复杂,但有一个特点,在法律上都叫做“事业法人”,而且产权都是国家所有,从业人员除了临时工,往往都叫做国家干部。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应该把现在的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型: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单位。
这三个类型中,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基础保持事业法人的身份,法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营利性单位则变成企业法人。除了法定机构之外,所有单位都取消行政级别。
从财务运作的角度去看,法定机构执行政府管理和执法职能,完全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它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的用户费用,如护照的成本费或者罚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收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化的营利单位,政府不再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如果国家有科研、培训等方面的项目,这些营利性的科研单位和教学培训机构,可以参与竞争招标。
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单位,政府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改革政府的拨款方式,提高公益服务机构的竞争性。 从人员运作的角度去看,取消统一的干部身份制度,法定机构的人员转变成公务员,营利性机构的人员身份与企业单位人员相同,公益性服务单位如基础性的科研机构继续保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
所有人员,除了法定机构可以拥有适当的行政级别之外,都不再保留行政级别,不再按照千篇一律的行政级别确定其工资和福利待遇。事业单位局级单位副部级人员等令人奇怪的现象应该在这一轮改革中消失。
从运作机制的角度来看,公共事业单位的融资机制应该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和民间人员开放。这要求取消国家所有制和民间所有制的区分,废除具有所有制歧视性的法律规定,修改法律,取消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所有制的事业单位之间的身份差别,不分所有制,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的事业单位不再作为两种法人,而是统称为事业法人。
与此同时,各种限制民间资本和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民间人员举办事业单位的障碍应该陆续取消,使得民办的非企业单位具有与国家投资的事业单位一样具有同等的身份和地位,能够根据公平竞争原则,获得国家财政的补助和支持。
2.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论文
美女我来回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8.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9. 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10. 当代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11. 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的特色问题研究1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1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14. 政治理念与行政体制改革15. 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16. 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17. 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18.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19.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20.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2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22.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23.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24.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25. 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26. 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27.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28. 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29. 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30.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31.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32.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33. 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34. 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35.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36. 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37. 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8. 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39.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0.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1.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2. 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43. 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44. 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5. 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46. 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47. 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48.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49. 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50. 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51. 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52. 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53. 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54. 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55. 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56. 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57. 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58. 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59.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60. 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3.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论文
美女我来回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
9. 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10. 当代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11. 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的特色问题研究
1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
14. 政治理念与行政体制改革
15. 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16. 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17. 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18.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19.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20.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2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22.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23.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24.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25. 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26. 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27.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28. 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29. 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30.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31.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32.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33. 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34. 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35.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36. 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37. 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8. 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39.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0.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1.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2. 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43. 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44. 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5. 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46. 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47. 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48.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49. 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50. 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51. 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52. 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53. 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54. 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55. 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56. 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57. 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58. 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59.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60. 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4.求助,请问大家有没有关于事业单位事企分开改革后财务管理或者预算
事企分体运行条件下财务工作问题探讨摘要:地勘单位在推进企业化改革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以“事企分体运行”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思路,以此加快市场主体建设,在地勘单位内部形成事业、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本文就以地勘单位在事企分体运行条件下,如何理顺财务管理体制、做好财务工作作一些思考和探讨。关键词:地勘单位;分体运行;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近年来,河南省地矿局及所属地勘单位,紧跟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节拍,坚定不移地推行“事企分开”, 在保事业位子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市场主体建设,逐步形成了事业、企业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在推进事企分体运行的过程中,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和中枢,如何做好事企分体运行条件下的财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的现状 1.1 地勘单位实行分体运行的必要性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勘单位最终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生存、竞争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内部管理制度以增强活力,通过改革经营机制以增强动力,从而切实增强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目前,市场主体建设不到位已成为地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各地勘单位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还不强。2011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5年的过渡期和一些过渡政策,旨在推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
可以说,地勘单位的改革形势逼人,推进事业和地勘单位中的企业部分分体运行,并且有效统筹二者的发展,对于壮大地勘经济、增强地勘单位抵御改革风险能力意义重大。 1.2 事企分体运行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所谓“地勘单位的事企分体”是指在地勘单位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一分为二,一块为事业,一块为企业,事业部分执行现行事业单位运行体制,履行事业职能;地勘单位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经营实体组成一个大的企业(或公司),按照“资产优良、队伍精干、进入市场、高效运作”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发挥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作用。
在事企分体运行的条件下,局和局属各单位都对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部门分设、人员分开、账簿单设、分别核算”的局面。但面临新形势,如何建立适应事企分体运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核算体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是摆在地勘单位和财务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
2、事企分体下做好财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勘单位分体运行后的两个经济主体,对政府部门来说还是一个单位,一个真正的事业单位,只不过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地勘单位来讲,做好分体运行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2.1 要正确处理好事业、企业中两个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目前,大多数地勘单位内部都设置了财务科和财务部两个财务核算与管理部门,财务科负责事业项下的会计核算,财务部负责地勘单位企业项下的会计核算,二者从业务核算上市分开的,财务人员是分开的,互补兼任。但是,地勘单位下的事业部分和企业部分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特别是各地勘单位对原有企业(公司)进一步规范后,基本上都是地勘单位投资控股,虽然企业有着独立的经营权,但依然承担着对出资人负责的责任。因此,从地勘单位目前依然是“事业单位”的身份来看,地勘单位中的担负着事业部分会计核算与管理任务的财务科,在资产管理、业绩考核等方面要代表单位保证出资人的权利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科对财务部有着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督的职责,但这决不能替代财务部的职责。 2.2 正确处理好事业、企业两部的经济业务关系 地勘单位下的企业大多是由地勘单位出资组建,其从业人员的身份仍为“事业身份”,只是在企业内部按照岗位管理,执行企业的有关待遇。
地勘单位作为出资人,其投资、股本分红、资质等无形资产的使用等等,都与企业部分发生着相关的业务往来。相同的,地勘企业接受投资、使用事业部分的相关资质等无形资产等等,也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因此,要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既要分别按照《地勘单位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又要结合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的实际,科学设计财务核算的有关账务体系,既便于账务处理,有便于事业部分和企业部分的业绩考核。 2.3 正确处理好事业、企业两部的会计核算的对内对外关系 地勘单位中的事业和企业对外分别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只是履行职能不同而已。
对外来讲,企业就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向地方有关职能部门报送有关税务、工商等报表;事业部分以履行事业职能为主,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按照地勘事业财务制度和省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跨级核算和业绩考核。对内来讲,要区分事业和企业分别核算和考核,以充分发挥二者的比较优势、促进共同发展,但作为一个目前仍为事业单位的地勘单位来讲,在以“事业单位”为整体向有关部门。
5.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的论文 急
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摘要:对务管理工作是通过价值形态对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渗透并贯穿于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它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同基础,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中枢,它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种客观要求。
关键词:对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核心一、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是社会经1.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在社会经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对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经营济发展中逐步确立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活动中的资金进行筹集、预算分配和监督的全过程。
它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由财务管理自身的功能所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的。
我们知道,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它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有以教育培养人才资源为目的的人事管理;也有以研究开发(1)财务管理是遵循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结合财务新产品、新技术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管理;还有物资管理、劳活动的特点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等。
所有这些管理都离(2)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的全过程,是对资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采用统一的尺金运动的直接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可细分为筹资管理、度,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投资管理、用资管理、成本管理、收益管理。我们知道,并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成本、费用、利资金对企业来说如同血液。
资金循环和周转良性与否,一润及其分配等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其管理作用是方面取决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企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比拟的。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管业效益的高低。
理者认识到财务管理的这种作用既是认识上的飞跃,也是事(3)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业单位经济管理向科学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财务管理在利用货币、价值形式,对资金筹集和使用进行计划、调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算、分析和考核,促进事业单位用最少的投人取得最大必然。
的产出,并在收人分配过程中,根据经济责任经济权力、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事经济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原则,正确处理好各业单位管理体系方面的关系,包括处理好事业单位与国家之间,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在政府宏与其他单位之间,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事业单位与观调控下都具有自主性、开发性、公平性、竞争性和法制化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充分发挥职工的能的特性,但市场就是竞争,它潜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动作用,以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性。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立足于(4)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一般包括市场经济,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速度,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这就需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财务检查屯财务诊断等环节。
这些环节中的活动不仅与企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业管理息息相关,而且都处于“关键点”,而“关键点”是心的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确立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济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搞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当(5)财务管理区别于经济管理中的其它管理工作,具务之急。
事实上,事业单位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活度高等特点。因此,抓管理,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因为财务部门时刻把握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切人点。这样,既可以抓得实在,又牵着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脉络,贯穿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全住了“牛鼻子”。
过程,而其经营业绩最终全部体现为财务状况的变化。这一点我们既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金运动学说理论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西方理财的众多成功经验中悟出。
二、如何使财务管理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要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就必须做好财务工作,使之真正发挥核心作用。
1.需要有具有良好素质的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既是思想方法问题,又是实践活动,既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财务管理,又要在实践中尊重财务人员的劳动,全力支持财务人员从事管理活动。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是核心的新观念,使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单位职工,尤其单位领导都要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就财务人员而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不是以财务人员为核心,财务人员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任务。
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要熟悉金融保。
6.急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摘要]当我们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放在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当作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 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
为适应公共需求的变 化,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 念的科学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应对策三个方面的分析,阐述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 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为适应公共需求的变化,当经济 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成为摆在政府和学 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进入了公共部门 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尽管各国政府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都具 有一个相同的基本取向,这就是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的纲领,建立 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
那么,这一改革趋势必将也会波及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带 来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职能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一)事业单位的科学界定 社会的公共需要决定公共事业的形成,制约着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不同时期人 们对公共事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和理解是不相同的。 “事业”一词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与企业不同,一般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 目标、规模和系统,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如教育事 业、文化事业、公用事业等。
事业单位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 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 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逐步形成以教育、科研、文化、卫生 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构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多层次、多功能的庞大系统,在现代化建设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事务与公共事业 公共事务是指与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有关的各种事业和活动。
广义的公共事务是指国家 立法部门授权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如政治事 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等。狭义的公共事务是体现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活动,如国防、外 交、内政、司法、治安等事务,通常更具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公共事业是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 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社会活动。它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事业。
(三)公共事业管理 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对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的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 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
公共事业就其特性而言是公共物品或准公 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只能由政府作为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主体进行管理。 政府管理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的社会化和发展的多元化并不矛盾。
引入市场机制, 提倡社会参与,也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公共事 业管理市场化是公共事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公共事业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也不断地求新求变。针对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和相应对策。
(一)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传统的公共事业单位体制,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对于各类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及其活动所采取的各种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与管理 手段的总称。是顺应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公共事 业管理模式。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总特点是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性及其表现,根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长期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 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政事不分、职责不明。
管理僵化、缺乏活力。 结构失调、效率低下。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浮出水面。
7.事业单位改革
爱你13 团长为你解答 本团欢迎新 老手一起努力 每星期一分配基金。
2009年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国务院系统完成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事业单位达到77%,中央党群系统达到52%,全国有25个省区市启动了岗位设置工作。同时,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落实,22个省区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人员总数的80%以上。
据了解,2010年,我国将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出台,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考核、申诉等单项规定。继续推行聘用制度,争取2010年在全国全面建立聘用制度。进一步加大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力度,明年要在全部市(地)级以上机关、40%的县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工作。
公务员工资制度明年将完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明年将继续严格执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政策,加强对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力度,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能增能减的机制。研究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
尹蔚民表示,2010年将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一是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二是继续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三是进一步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工作。落实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意见。积极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
8.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新步伐 经历了30个年头后,我国改革开放没有停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又迈出了新步伐。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的改革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目标更加明确,改革更加重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四位一体”协同推进。
二是思想更加解放,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发展和改革的理念,认真分析制约本地区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三是改革的针对性更强,上半年围绕化解经济生活中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因素,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缓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应对国际经济风险,围绕完成攻坚任务,改革深入展开。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继续深化,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
“中国铁建”首次公开发行A股和H股,H股公司“中煤能源”增发A股。国家就电信行业重组作出部署,竞争性市场格局进一步形成。
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至149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垄断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预留和暂留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和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收尾工作。
组建“沪宁城际”等8家合资铁路公司,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直接投资铁路建设。 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
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有关部门发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创新企业直接融资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进一步推动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得到加强。企业债、公司债发行规模扩大,债券管理体制、市场化发行机制和发债主体自我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出让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近2/3的省份出台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实施办法。
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不失时机地理顺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同时,出台配套措施,缓解对困难群众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 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在近70个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开展财政绩效考评试点。
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
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颁布执行。提高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
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完善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优惠政策。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四家已改制银行深化内部改革,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得到提升。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取得突破,近期将挂牌成立股份公司。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半年全国又有16个地区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国共有16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
目前多数省份已基本解决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各地继续加强了防范新欠的制度建设,加快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和欠薪报告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以及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 教育体制进一步健全。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了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北京等16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惠及1702万名城市中小学生,其中天津等8个省份同时免除了教科书费。
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基本形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
6月底,31个省份全部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提前实现了今年全覆盖的目标。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顺利完成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将天津等6个省份做实个人账户比例提高到4%;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工作,目前已有18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在5个省市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目前,全国229个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城市和地区中,已有142个出台实施方案。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
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3574万人、4539万人。 农村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了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约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
国务院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作出安排,要求通过改革,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重点。
9.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论文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龙兴天下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数字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的研究Research on theFunctions of theGovernment in 学生姓名吴宇键学号1130771129学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111系管理系指导教师吴丽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2015年3月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学生签名:日期:分类号:密级:公开UDC:学校代码:13292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数字城市建设中政府职能的研究A Study on Rel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Value作者吴宇键学号1130771129申请学位管理学学士指导教师吴丽学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培养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15年3月致 谢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吴丽老师。
在本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吴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从选题到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接着到搜集论文相关中英文文献及其他资料,然后到撰写开题报告。
在这些方面,吴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指导性建议,使我。
10.求《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论文一篇
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 一、非盈利组织与企业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模式上的渗透要求其会计规范趋同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是现代会计的一大特征。
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并按其职能不同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其内容和性质可称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
我国采用的这种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和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是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原有意义上的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都是对国拨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报告,因而具有相似性,但与企业会计却有明显的差别。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事业单位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国有非盈利单位一改过去纯国拨经费收支的局面,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从只注重现金收付走上了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的轨道。这一变化使得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增大,而与企业会计的差别缩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趋同。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非盈利组织及企业兴办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非盈利组织也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结余和技术优势兴办盈利性单位或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原来能够划分得非常明确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四号《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讲到:本论的对象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以非营业性质为特征,并居统治地位。
作者的理解:只有那些具有明显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才适用于其发布的这一概念公告,言外之意:必然存在一些非盈利性不是特别明显的非盈利组织。可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各自适用的会计准则界限变得模糊了。
可以推断,我国以政府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三足鼎立”的会计准则体系格局,会逐渐被政府会计准则和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两分天下”的会计准则结构所取代。 二、我国两套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两套会计准则合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两套会计准则在内容安排上合一,减少乃至消除按原有规范而造成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别;二是统一两套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以便综合考虑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
前者是决定两套会计准则体系合一的关键,也是核心,后者是两套准则合一的保障。关于两套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一性我们已经做到了,财政部会计司是行使我国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制定权的唯一机构,这为两套准则内容的综合考虑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接下来就是其内容是否具有合一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了。要分析这一问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我国目前非盈利组织执行有关会计规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从其规范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讨论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目前我国非盈利组织现状看,有会计规范依据的仅包括国有事业单位,非国有事业单位尚无会计规范可依,但就我们掌握的情况分析,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为不久将通过《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可见,无论是国有非盈利组织还是民间非盈利组织,其会计行为都将纳入到会计规范的范围,且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在国有非盈利组织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向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过渡,届时自然会纳入企业会计规范的范畴,剩余的极小部分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企业单位兴办及私立研究机构、学校、医院等,其目的主要是盈利,至少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提供盈利资源,这部分机构自然应纳入企业范畴。
按照这一情况分析,真正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和组织已经为数不多了,但仍可依其属性分为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及私立非盈利组织两部分。在为数不多的这些非盈利组织中,其会计规范的内容和方法与企业是否具有可合性和必合性呢?对这一问题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是否具有相同或基本一致的理论指导;二是从现行的会计规范及其改革趋势看,两套会计规范的共性是否远多于个性;三是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信息使用者是否具有基本一致的信息需求。
如果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出于准则制定成本和规范性的考虑,两者合一是必要的,否则是无必要的。 (一)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是否具有相同或基本一致的理论指导 这属于如何建立我国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问题。
根据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既适用于企业又适用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论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从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规范的内容看,其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表等诸多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事业单位报名表毕业论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