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1.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论文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拟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建立的条件等方面内容加以讨论。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2.内部管理的需要。

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 3.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发情况;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来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的做法却是将其全部费用化,作为当期费用入帐。

这样的做法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投资在数额上占总投资的比重太小,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的受益期不一辨别,其受益程度更是难以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人力资源投资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势必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必然导致低估当期盈利,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

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由此可见,无论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而言,还是从维护会计核算原则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都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作了资产。所以要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涉及到人力资源投资能否予以资本化!这一点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

尽管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的多,但在其论述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仍有加以论述的必要。 所谓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下面我们根据资产的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可以资本化:首先,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者本身,而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带来未来受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我们认为,“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那么对人力资源为何就不能同等对待呢?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

这是因为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如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各项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相对客观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有关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用货币从市场上雇佣了劳动者之后,在事实上获得了对未来劳动者一段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这种权力是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非劳动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旦劳动者被资本家所雇佣,他的劳动力就已经事实上为资本家所控制(因为在劳。

2.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论文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拟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建立的条件等方面内容加以讨论。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2.内部管理的需要。

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 3.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发情况;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来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的做法却是将其全部费用化,作为当期费用入帐。

这样的做法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投资在数额上占总投资的比重太小,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的受益期不一辨别,其受益程度更是难以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人力资源投资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势必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必然导致低估当期盈利,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

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由此可见,无论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而言,还是从维护会计核算原则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都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作了资产。所以要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涉及到人力资源投资能否予以资本化!这一点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

尽管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的多,但在其论述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仍有加以论述的必要。 所谓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下面我们根据资产的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可以资本化:首先,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者本身,而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带来未来受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我们认为,“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那么对人力资源为何就不能同等对待呢?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

这是因为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如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各项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相对客观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有关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用货币从市场上雇佣了劳动者之后,在事实上获得了对未来劳动者一段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这种权力是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非劳动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旦劳动者被资本家所雇佣,他的劳动力就已经事实上为资本家所控制(因为在劳动契约解。

3.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

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196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契机,并初步在企业实践中结出硕果。 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核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更完整、更科学地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因为它承袭了传统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又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变化,构筑出一套完整的新会计体系,主要包括:一、人力资源会计对会计平衡公式产生巨大影响,传统会计平衡公式在人力资源会计引入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和劳动者权益等概念后,将变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二、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三、人力资产核算和劳动者权益核算。四、设置人力资产帐户、人力资本帐户、人力资产累计折旧帐户、人力资产成本费用帐户、人力资产损益帐户、劳动者权益分成帐户。

五、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六、人力资源的会计报告。

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学领域的深入与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将通过会计报告把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状况完整地公示给财务信息使用者,公司股东、风险投资者、政府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前景。

4.求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涉及人力投资的核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汇集分配、人力资产的摊销、人力资产损失的确认等几部分。

按照上述要求,应设立以下几个基本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总括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其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贷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现有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本账户按职工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2)“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其贷方反映按一定的摊销率计算的人力资产摊销额,借方反映因退休、离职等原因退出企业的职工之累计摊销额,余额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累计摊销额,本账户应按照对应的人力资产明细账户设立相应的明细账户。 (3)“人力资产取得成本”账户和“人力资产开发成本”账户,这两个账户是成本计算性质的过渡账户,用以分类汇集企业在人力资产上的投资,借方反映投资支出的实际数额,贷方反映转入“人力资产”账户的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对尚处于取得和培训阶段的职工的投资。

(4)“人力资本”账户,该账户用来反映当从有关方面无偿调入职工时,作为“人力资本”的对应账户,反映投资来源。当职工离开企业是,应将“人力资本”账户相应的数额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特别应指出的是,“人力资本”账户应属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可用“资本公积”账户代替。有一种看法认为该账户既非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又非负债类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这一部分权益应属职工所有,当职工离开企业时,要同时转出。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其实是股份制改革初期“企业股”的翻板,事实上,企业内部除了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之外不存在第三种权益。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就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问题,而对人力资产的计价主要有下面两种流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帐,因为这些支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籍此入帐,既客观又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成本法,成本法又分为按历史成本入账、按重置成本入账及按机会成本入账三种方法;另一种方法认为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实际价值入账,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账,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这是由于对人力资源的支出相当的一部分往往由政府以公共支出的形式负担,企业并不负担这一部分成本,所以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成本法反映的会计信息是不真实、不全面的,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实际价值入账,故该方法称为价值法,价值法按照不同的计量模式又可分为群体价值模式和个人价值模式。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两大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下面对这两大分支分别加以介绍: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投资支出是一个会计实体为了取得、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取得人力资源支出。指会计实体为了获取某一项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具体包括:招工支出,指为了网罗吸引求职人员所发生的费用,如招工广告费,中介机构手续费,因招工而发生的差旅费、接待费、材料费等;选拔支出,指从应招人员中挑选理想员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面试时支出的费用,体验费,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等;定岗支出,将录用的职工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所发生的各项一次性的支出,如搬迁费、注册费、接待费等,特别应指出的是,还应包括特定职工工作所需的特殊设备支出,这是因为这些特殊设备往往是应个人的要求,量体裁衣所定购的,一旦这一员工离开企业,其他人可能将根本不能利用该设备,故应计入人力资源取得支出。

(2)维护人力资源支出。指企业为将职工留在企业工作所发生的各种经常性支出,包括工薪及奖金支出、劳动保健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社会保险支出、人事管理部门的支出。

(3)开发人力资源支出。指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上岗前培训支出,是指为了使职工具备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适应特定工作岗位的要求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如见习费用、培训费用等;在职培训支出,是指职工达到熟练程度以前发生的各项支出;脱产培训支出,是指脱产学习,以提高员工素质,使之能适应新工作的要求而发生的支出,如教员工资,学员培训期间应发的工资,材料费、差旅费、住宿费、学费等。

上述的各项支出,并非要全部计入人力资源的成本予以资本化的,只有那些受益期超过一年以上的费用才能予以资本化。一般说来,我们通常将人力资源取得支出和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而维护支出则按照传统财务会计的做法计入当期损益,但对数额较大的一次性维护支出,也可计入待摊费用,分期计入损益。

如上所述,现行会计不问支出的性质,将人力资源支出一律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人力资源会计正是要改变这一做法,是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相关性。 尽管人力资源投资。

5.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关于人力资源会计 我想知道其发展的现状

以下内容可以做一下参考! 论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 要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成为核心经济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上还不成熟,还缺乏准确地人力资源计量手段和合理的操作方式,许多企业甚至在实务中忽略人力资源的核算,更影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并结合实际指出了人力资源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进一步完善,促使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会计理论,价值计量 目 录 1 引 言 。

.. 1 2 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

.. 1 2.1 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 。

. 1 2.2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现状 。

. 2 2.3人力资源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 2 2.3.1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和成熟实践模式 。

.. 2 2.3.2 缺乏准确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手段和合理的操作方法 。

3 2.3.3缺乏前瞻性,局限于现有人力资源的价值确认 。

3 2.3.4 人力资源会计整体素质偏低,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

4 3 解决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问题的对策 。

.. 4 3.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

4 3.2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

.. 5 3.3 大力宣传和培养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意识 。

.. 5 3.4 加大教育与培养力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会计队伍 。

. 6 3.5 选择试点,加快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步伐 。

6 4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前景展望 。

7 4.1 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成为一门完整的理论学科 。

.. 7 4.2 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逐渐增强 。

.. 7 4.3 人力资源会计更好的融入传统会计核算 。

.. 7 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 9 致谢辞。

. 10 1 引 言 会计的存在就是要把稀缺的资源纳入自己的核算范围(这个论断有些武断!自己换个说法),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呼唤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就是研究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和报告问题的会计(重要概念的采用要加脚注,每页至少要有一项标注出来。尤其是用了别人统计的数据,观点、论据等),它主要是向企业管理阶层提供关于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配置、评价等货币性信息,并积极参与企业人才的管理工作,从经济的角度管理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科学、高效。

但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尚未成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计量手段、合理的操作方法和成熟的实践模式,人们尤其是领导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般会计的层面,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着手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切入点,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实用对策,以希对于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增加一些)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现状 早在1960年,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引起了许多的学者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兴趣,196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巴厘公司首次将人力资源会计引入企业管理,该企业所采取的模式主要关注培养一名员工的成本,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资产模式,这种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衡量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与之相对应的是衡量管理人员的活动的价值,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费用模式,转而着重研究经理人员的缺勤、离职和工作绩效等因素在经济上的后果。

人力资源理论和企业实践的涌现,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探讨恰当的应用方式。 在理论研究方面,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委员、密西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最早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发表了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报告,并进行相关试点研究。

1974年,弗拉姆赫兹出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一书,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出具模型,也渐渐引起了许多企业的关注。但是从研究角度出发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本身模型较为复杂,所需要的资料收集也很难完全实现。

为此,美国海军专门出资建立了一个研究海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问题的项目。80年代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期间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近期的还有?),许多企业都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如美国银行、美国海军研究署、美国金融机构、美国航天公司等等都开始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学术研究。

6.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论文怎么写啊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问题的探讨摘要:现代产业革命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

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迅速增加,在人力资源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日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日益科学化、系统化、数量化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加以反映和计量尤为必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假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克服了古典经济学过分强调实物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的片面性,肯定了人力因素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初露端倪的行为科学,是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融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与人力资源会计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把握人的行为规律,调节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显然,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在相应经济理论发展基础之上的,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会计理论发展及实务改进的需要。 一、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概念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就某个经济组织而言,“人力资产”是人力资源的占用形式,人力资源会计自产生之初旨在揭示人力资源的信息,并对其进行估价和投资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方向和规模及应付工资的数额,从而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更有效。

它通常被划分为管理会计的范畴而与财务会计相分离。然而,实践证明,不仅企业内部管理者关注其人力资源信息,外部利益集团也十分关注其投资对象的人力资源状况。

现代企业会计迫切需要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于是会计理论界开始致力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的研究并将其纳入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项目,目前已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接受。由此看来,人力资源会计兼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重属性,可将人力资源会计界定为: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并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的一种活动。

此外,人力资源会计涉及的“人力资本”的内涵与人力资本理论中所使用的“人力资本”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前者的内涵更为广泛。它不但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教育投资使劳动者获取知识和技能后而具有的更高质量的生产能力,也包括在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使劳动者体质增强而产生的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能力,还包括纯粹的自然人力以及纯粹的自然人力在掌握简单的操作方法后与一定的物质资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定的生产能力。

也就是说,前者在内涵上相当于人力资源会计中的“人力资源”概念。第二,前者强调对剩余索取权的要求,后者没有牵涉到这个问题,只是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来进行讨论。

同时两者都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可的提法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能力,人力资本则是指人们通过投资所获得的能力。

二、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可以看作企业的一项资产。

和其他资产一样,企业应对其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有关人力资产的取得、开发、使用以及所有者参与收益分配的信息。也就是说,企业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主体,应当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向企业内外有关方面提供各种人力资源的信息。

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以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为对象,自然也应围绕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开展,某一特定主体的人力资源信息应与其他特定主体的信息区别开来。同传统会计一样,人力资源会计的主体假设为会计核算工作界定了空间范畴。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使人力资源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人力资产所固有的主动性,使得企业对这一资产的使用效率有赖于人力资源载体一一劳动者的能动性的发挥。

劳动者的体力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劳动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也会由于知识的更新而过时。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开发才能保持其有用性,从而防止人力资源由于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老化或贬值而失去价值。

而只有确立了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长期持续开发才有意义。同时,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持久性或者说耐用性,在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其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

人力资源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应考虑到如何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适应长期经营的需要。因为企业如果缺乏维持持续经营必要的人力资源,有再多的物质资源也是无济于事。

因此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核算和管理。在合同期内,员工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增加收益;企业通过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但弥补了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上的成本和人力资源投资,而且使企业的物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变得具体。

7.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论文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拟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建立的条件等方面内容加以讨论。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2.内部管理的需要。

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3.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发情况;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来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的做法却是将其全部费用化,作为当期费用入帐。

这样的做法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投资在数额上占总投资的比重太小,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的受益期不一辨别,其受益程度更是难以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人力资源投资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势必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必然导致低估当期盈利,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

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由此可见,无论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而言,还是从维护会计核算原则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都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作了资产。所以要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涉及到人力资源投资能否予以资本化!这一点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

尽管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的多,但在其论述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仍有加以论述的必要。所谓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下面我们根据资产的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可以资本化:首先,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者本身,而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带来未来受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我们认为,“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那么对人力资源为何就不能同等对待呢?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

这是因为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如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各项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相对客观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有关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用货币从市场上雇佣了劳动者之后,在事实上获得了对未来劳动者一段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这种权力是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非劳动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一旦劳动者被资本家所雇佣,他的劳动力就已经事实上为资本家所控制(因为在劳动契约。

8.财会硕士论文对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困难及发展问题的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案例分析一、案例资料江科环境工程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废水、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的公司,它是在*大学的一家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已初具规模,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信誉,业务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的设计工作,其资产的规模并不大,约为5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27名,其中包括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一名,两人分别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是废水废气治理方面的专家;财务人员2人,实验员4人,其余19人均为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他们的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拥有相应专业中、高级技术职称。 应该说江科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

2003年4月,企业招聘一名自动控制专业的工程师,其间发生了招聘费用500元,企业为这名员工支付给原企业违约赔偿金20000元;2003年9月,公司选派两名设计师到上海交大在职进修为期一年支付学费共计3万元;2003年的工资总额分配情况: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采用年薪制,年薪分别为4万元、3万元;财务人员、实验员、设计人员实行月薪制,月基本工资分别为1200元、1500元、2000元;企业员工均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 企业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为5%。

2003年资产负债表(简式)和利润表价值如下:资 产 负 债 表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元项目 流动资产 3383601长期投资 541370固定资产净值 1325809资产总额 5250780流动负债 430250长期负债 1250000负债总额 1680250实收资本 2000000盈余公积 675328留存收益 895202所有者权益 3570530利 润 表项 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2576914减:主营业务成本 57606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60767二、主营业务利润 1640082减:管理费用 452386财务费用 100818三、营业利润 1086878加:投资收益 37895四、利润总额 1124773减:所得税 371175五、净利润 753598二、案例分析1。 公司人力资源的确认江科公司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销售收入上来看都只能算一家小公司,但公司却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智慧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手段。

运用本文所研究设计的人力资源会计确认系统,首先将公司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确认为企业的“人力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核算和计量;同时将作为企业人力资产的所有者的员工应享有的固定补偿的权益和剩余索取权分别确认为一项“长期应付款”和“人力资本”,并将其纳入企业原有的核算体系中。 对于企业为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所支出的费用则应确认为企业一项长期待摊费用。

在“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待摊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帐户中进行核算和摊销。2。

公司人力资源的计量从企业介绍可以知道,江科公司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依据本文设计的应用系统,首先对企业全体员工拥有的群体价值进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计算过程如下:由于江科公司是由清一色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企业,他们在完成公司的业务工作的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差异不大,因此在计量时,就不区分员工类型对全体员工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进行计算。 ⑴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4万+3万+(1200*2+1500*4+2000*19)*12]*PVIFA(10%,5)=626800*3。

791=2376198。8元注:人力资源补偿价值是以员工获得的工资报酬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⑵人力资源剩余价值=(753598-2000000*5%)**PVIFA(10%,5)=653697*3。791=2478169。

118元,注:在人力资源剩余价值时,将公司当年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项目的数值乘以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的乘积作为企业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补偿价值对企业净利润进行扣减后的余额作为属于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 ⑶人力资源的全面价值=人力资源补偿价值+人力资源剩余价值=Y*PVIFA(r,n)+(L-W•R)*PVIFA(r,n)=626800*PVIFA(10%,5)+(753598-2000000*5%)*PVIFA(10%,5)=626800*3。

791+653698*3。791=4854367。

918元⑷人力资源参与的利润分配实收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比例=2000000:2478169。118=0。

8人力资源盈余公积=675328*(0。 8/1。

8)=300168。89物质资本盈余公积=375159。

11人力资源未分配利润=895202*(0。8/1。

8)=397867。56物质资本未分配利润=497334。

443。 账务处理首先,2003年4月,企业招聘一名自动控制专业的工程师,其间发生了招聘费用500元,企业为这名员工支付给原企业违约赔偿金20000元。

借: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20000管理费用 500贷:银行存款 205002003年5月开始每月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按劳动合同规定的5年期限采用直线法计算各月的摊销额。 每月的摊销额=20000/5*12=333。

33借:管理费用 333。33贷: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333。

33第二, 2003年9月,公司选派两名设计师到上海交大在职进修为期一年支付学费共计3万元。 借:待摊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2003年10月开始每月摊销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方法同上借:管理费用 500贷:待摊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500第三, 企业按月向员工支付工资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56400 贷:应付工资 56400借:长期应付款——人力资源固定补偿权益 56400 贷:人。

9.谁能帮我找找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研究的论文和大纲

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也谈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会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过渡性人力资源会计制度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要加分的呦~。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资讯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毕业论文

阅读(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请帮我找篇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求《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论文提纲,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 http://www.tabobo.cn/soft/20/23

资讯

淘宝网店营销毕业论文

阅读(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淘宝网店营销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有关淘宝网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论文,跪求网店营销的成功案例,要基于信息流的,论文用,最好具体点的,,电子商务的毕业论文。原发布者:liliangzhen90淘宝网营销策略探析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

资讯

江南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南大学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求助江南大学毕业论文的排版是什么样啊,江南大学毕业设计答辩的老师是自己的导师吗,请问江南大学历届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哪里能找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要求毕业论

资讯

印刷学院毕业论文

阅读(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印刷学院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关于印刷专业的论文,北京市印刷学院毕业论文怎么写,大家帮帮忙,印刷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 印刷系统具有打印筒一个提出印刷表面形成原位最好的“快速原型”或“熔融沉积模型”机操作系统的

资讯

茶品牌毕业论文

阅读(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茶品牌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找一篇关于茶的小论文,我需要写一篇茶叶类包装设计论文,茶文化结业论文。茶与中国文化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

资讯

专套本毕业论文

阅读(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专套本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自学专升本的毕业论文要怎样考谢谢,自学专升本的毕业论文要怎样考谢谢,专套本毕业后还能不能再考学士学位。肯定要。明如下: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必需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高校学籍管理规定,专升本学

资讯

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阅读(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包括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审计方面的哪些题目的比较好写,审计专业的选什么论文题目,会计与审计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应考虑的因素。具体说,选题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尽

资讯

冷凝器的毕业论文

阅读(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冷凝器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粗笨冷却器的毕业设计啊,汽车空调制冷系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求制冷专业方面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最好冷库方面的.。1 10L真空搅拌机设计2 8英寸钢管热浸镀锌自动生产线设计3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

资讯

毕业论文中的谢辞

阅读(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中的谢辞,内容包括求一篇毕业论文谢辞,正式论文中的谢辞是怎么写啊,求普通论文谢辞。谢辞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本论文设计在李

资讯

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

阅读(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内容包括研究生毕业一定要发表论文吗,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吗,是不是研究生毕业必须要发表一片论文。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资讯

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阅读(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论文一千字),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怎样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做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2007-11-01 15:45 作为一个即将告别大学生活的人,此刻心里更多的是留恋。尽管以前就听那些

资讯

甲醇毕业设计论文

阅读(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甲醇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包括甲醇的制取工艺方法及流程图毕业论文,要写毕业论文了,关于甲醇合成的愁啊帮帮忙,求助一篇甲醇合成的论文,谢谢。甲醇的生产,主要是合成法,尚有少量从木材干馏作为副产回收。合成的化学反应式为:H2 +

资讯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阅读(1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毕业论文都包括什么内容格式。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组成和撰写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组成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论文题目、摘要

资讯

电路原理毕业论文

阅读(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电路原理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设计,有关电路方面的毕业设计可以做什么啊,直流稳压电源的毕业设计怎么做。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绪论(一)引言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资讯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毕业论文

阅读(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请帮我找篇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求《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论文提纲,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毕业论文。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 http://www.tabobo.cn/soft/20/23

资讯

淘宝网店营销毕业论文

阅读(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淘宝网店营销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有关淘宝网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论文,跪求网店营销的成功案例,要基于信息流的,论文用,最好具体点的,,电子商务的毕业论文。原发布者:liliangzhen90淘宝网营销策略探析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

资讯

江南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南大学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求助江南大学毕业论文的排版是什么样啊,江南大学毕业设计答辩的老师是自己的导师吗,请问江南大学历届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哪里能找到。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要求毕业论

资讯

印刷学院毕业论文

阅读(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印刷学院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关于印刷专业的论文,北京市印刷学院毕业论文怎么写,大家帮帮忙,印刷专业的毕业论文。摘要 印刷系统具有打印筒一个提出印刷表面形成原位最好的“快速原型”或“熔融沉积模型”机操作系统的

资讯

茶品牌毕业论文

阅读(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茶品牌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找一篇关于茶的小论文,我需要写一篇茶叶类包装设计论文,茶文化结业论文。茶与中国文化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

资讯

专套本毕业论文

阅读(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专套本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自学专升本的毕业论文要怎样考谢谢,自学专升本的毕业论文要怎样考谢谢,专套本毕业后还能不能再考学士学位。肯定要。明如下: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必需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高校学籍管理规定,专升本学

资讯

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阅读(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包括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审计方面的哪些题目的比较好写,审计专业的选什么论文题目,会计与审计的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应考虑的因素。具体说,选题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尽

资讯

基于超声波的汽车防撞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阅读(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防撞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基于单片机超声波测距汽车防撞设计论文的刚要怎么写,基于单片机超声波测距汽车防撞设计论文的刚要怎么写,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本论文在介绍了8051单片机及超声波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