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13 英美文学 On the image of Hamlet and his Delay let and HisDelay
14 英美文学 On the Themes of Whitman's Poetry
15 英美文学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Jane Eyre
16 英美文学 Between Love and Hatred
------On the Theme of Wuthering Heights
17 英美文学 The Features of Mark Twain's Language
18 英美文学 On Hemingway's "Code Hero"
19 英美文学 Personal Tragedy As Well As Social Tragedy
------On Theodore Dreiser's An American Tragedy
20 英美文学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helley and Byron
21 英美文学 The Influence of Eugene O'Neil on Cao Yu
22 英美文学 On the Imagery i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23 英美文学 On the Imagery i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24 英美文学 On the Imagery in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25 英美文学 Mirror of the Age
2.如何评价BBC纪录片《the story of China》
对于节目本身我一口气全看完了,确实很感谢Michael Woods的“用心”,但是既然是评价BBC的节目就不能不提观众的反应。 中国的观众就不用说了,非华人观众则褒贬不一。
1、Michael Woods在节目里“过分”的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哈”性,导致很多批评,西方人最喜欢唱反调(if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guardian的一篇文章甚至用" an scratching on an old bone"来形容Michael Woods的工作。
2、英国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中国的历史(我猜他们也没兴趣,我的英国朋友都没听过这部剧),但是英国的报纸倒是很关注一个点就是,"Did Chinese invent football?", 他们觉得中国人跟“大韩”一样,喜欢copy everything.
3、一个英国的老师在youtube上留言一开始说Michael Woods就是为了让人掏钱去iTUNE买这部剧,到后面(一个英文不大好的中国人没理解他的讽刺回复了他谢谢)他才开始说自己早就知道中国的大部分历史(因为他班级里有太多中国人了),除了鸦片战争他没听过。 可见英国人其实多arrogant, 不可能承认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他们的文明好。
4、看过一些美国网友的回复,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因为剧里的中国美景而travel中国你就会后悔了,"horrible traffic and terrible driver, that is to the least",还有人说自己在中国需要随身带厕所纸。
5、最后是一些我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评论,大概是I love Chinese culture, I just hated Chinese Governor之类的。
总的来说还是别太兴奋,一部剧改变不了hatrism 也改变不了arrogant,我倒是觉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BBC" 用西方人的批判思维来提高我们的文化觉悟,比如在东亚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到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着人家给我们做节目。
3.如何看待 BBC 纪录片《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首先,批评下BBC是标题党。
这个题目,其实很扯,片子本身要中肯一些。片子里面也承认,如果中国不采取投资拉动的措施,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中国沿海制造业倒了的后果是再没有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欧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大大下降。本已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将久久不能复苏。
什么叫fool,中国工人在生产线上一天工作16小时,做出来精良的产品白菜价卖给你们第一世界的群众,you call this ”fool“?中国建筑工人在工地上三班倒,赶进度,流的血汗都是自己的,用的资金也是自己的,你们大价钱卖点”关键技术“我们,然后吭哧数钞票,还说被fool了,逗呢?谁来fool一下中国人民!跪求。再谈片子细节,并补充一些背景和看法。
我09年到帝都读大学,5年中,每年回家,就觉得回到了一个大工地,一座城市有一万个工地,不忍直视。最近的一次堵车经历,一个半小时开了400米。
其实片子里老说唐市长powerful,其实不然,阮成发(满城挖)才是真正的boss,他08年当市长到2011年,而后更是升任书记,我国,书记才是一把手,大家懂的。唐良智从襄阳书记调任武汉市长,只能延续前任的“大建设”政策,没有别的选择。
大建设,伴随而来的是大堵车,大噪声,大污染,大矛盾,大麻烦。试想,你在五十多的年纪,做到了副部级,给你一个选择题,A是选择“不出事就好”的心态,轻松过日子,B是天天跟这些大麻烦打交道,承担巨大压力和风险,你真的很轻易会选后者么?即便选了B,完全是出于政治野心?愚见是,阮成发是老武汉,他真心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是抓住了机会搞建设的,一句“我们作为不够,对不住武汉这座城市”确实是能感动很多人的。
大四寒假回家,武汉地铁通车了,确实有点自豪感,坐着坐着,想想这线路居然是贯穿长江的,还真是有点小激动。当然,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躲开了“修建时的噪音和拥堵,却享受到建成后的通畅和方便,很感恩。
再深入说说投资拉动经济这件事情,以及背后的收益和危机。这事儿要从四万亿说起。
不得不承认,经济下行过快,会造成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中国,现在不能乱,乱了只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我不认为四万亿计划的推出全然是出于经济考虑,其中,政治考虑占比很大。此外,学过信息经济学的人知道,”信号传递“是很重要的,推出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也是为了给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给投资人和群众们都打一管鸡血。
罗斯福应对大萧条也要修水坝呢,政府是有一双看得见的手的,而且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为什么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因为产业链特别长,拉动效果好,未来收益巨大。
为什么有家电下乡,也是为了一定程度拉动内需,提供经济增长的其他动力。BBC在谈论问题时是客观,但也冷血。
他说,发展给我P的执政带来了合法性,所以好像中国大搞发展,不是为了别的,就是领导为了坐稳位子。我国有句俗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发展缓慢了,首先受到影响的绝不是”既得利益者“,而是草根阶层。
谁对失业最敏感?是最贫穷的人们,不是大官巨贾。可是,这个四万亿不是中央一口气给齐的,中央只管了一万多,以下是百度百科来的,也可以去查原始消息源。”
2009年5月21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了4万亿元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情况。在4万亿元投资中,新增中央投资共118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9.5%,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其他公共投资,以及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其他投资282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0.5%,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企业(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以及吸引民间投资等。
“你看,大头还是地方出了。可是,分税制以来,地方没钱啊。
只能借!背后也就带来了风险。地方债务过高这个问题确实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
政府不能破产,但是银行可以,可是国有的四大行早就 too big to fail 了,更不能破产。这个问题我还缺乏更详细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暂不多说。
愚见是,今年推出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也是中央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之一。而今,推动官员离任审计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从这个片子谈起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这帮外国人扛个摄像机来吭哧一拍就搞起来的,而是若干农民工背井离乡不分昼夜干出来的,若干工程师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干出来的,若干基层干部操卖白粉心赚卖白菜钱干出来的。
我们三十年走别人两百年的路,不靠吹牛,靠流血流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bbc纪录片英语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