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永的毕业论文(哪个给我一篇关于柳咏婉约词的艺术风格的论文,2000字左右)

1.哪个给我一篇关于柳咏婉约词的艺术风格的论文,2000字左右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2.求:柳永与秦观词比较的论文

秦观的文学创作活动离柳永已有数十年时间,但他深受柳永词风影响,沿着柳永开辟的创作道路前进,其慢词创作也成绩斐然。

秦观贬谪之后依然在写离别的愁苦,但此时与“艳情”的联系更加疏远,“身世之感”被凸现出来,词中更多反映的是谪宦中的生活和心态,词人也因此走向痛苦的深渊。秦观不仅接受了柳永词的影响,还比较全面地继承了唐、五代词的成就,特别是接受了李煜和晏、欧、张先、宋祁等人的影响。

从内容方面看,秦观词沿袭了花间以来婉约词的传统,以描写恋情相思、离愁别恨和迁愁谪怨为主,但他的词已不再是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对酒应歌玩弄词藻,而是富有个人的真情实感。不仅如此,他笔下的恋情与别情往往与个人的不幸身世交织在一起,终于形成了一种秦观所特有的那种深沉浓重的哀愁。

就这方面讲,他又很象李煜,他在自己的词里较多地化用李煜的词句,并不是偶然的。他学习柳永,在慢词创作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他对柳永并不亦步亦趋,而是有所继承,又有所摒弃。他继承了柳永的铺叙手法,在铺叙中发展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同时还特别注意织进身世畸零的憾恨,并有意避免柳永部分词中出现的粗露与俚俗。

这就使秦观的词形成了一种典雅凝重与流丽婉转的风格。后人对秦观词赞不绝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博采众长,自成一格。

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刘熙载说:“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

(《艺概·词曲概》)况周颐说:“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濡染之外。

……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蕙风词话》卷二)周济说:“少游最和婉纯正。”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淮海词〉提要》说:秦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情兼师友,关系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们牵连在一起,秦观因此而终生不幸。但是苏轼、秦观两人的性格与词风却截然不同。

苏轼面对挫折,乐天知命,旷达不羁,对生活、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虽也产生过消极思想,但并未颓唐不振。秦观则有所不同。

他年轻时虽然也曾一度“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但是从他所写作的诗与词来看,性格偏于柔弱。如其诗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春雨》)格调与婉约词接近。

敖陶孙《臞翁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后山诗话》引流传的“世语”也说:“秦少游诗如词。”

他在屡遭打击之后,由于缺少苏轼那样广阔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念,深重的哀愁长期包围着他而难以解脱。其歌词中也时常流露出一种绝望的哀伤。

因此,在词的创作上,他走着与苏轼不同的道路。他更多地接受了晏殊、欧阳修和柳永的影响,创作忧伤哀怨、缠绵悱恻的言情词他格外得心应手,并擅长写出一种纤细幽微的情感境界。

在委婉隐约之词境开拓方面,他的创作艺术技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由此而成为婉约派集大成的词人。秦观有《淮海集》三卷,存词72首,近人又从清人王敬之翻刻本和《花草粹编》中补辑得28首。

所存词中,依然以小令居多数,而且篇篇美奂美仑,精致动人。秦观留存的慢词的数量虽然远远不能与柳永相比,但是,在委婉言情、铺叙展衍方面还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讨论秦观的词,就需要将其慢词与小令的成就综合起来。 由于身世的影响与性格的软弱,秦观既不可能象苏轼那样对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大胆的革新,也没有象柳永那样在词的形式或艺术技巧方面进行大胆的探讨和新的尝试。

这就使秦观只能在婉约词的传统影响之下,在比较狭窄的生活范围里向反映内心生活这一方面进行开掘。所以,秦观词虽有自己的特色,艺术上也有所前进,但在那新旧交替与名家辈出的时代,他只能成为有特色与有影响的词人,却不能成为第一供筏垛禾艹鼓讹态番卡流的大家。

对于词的创作,秦观首先有两方面值得注意之特色。其一,感情的真挚投入。

秦观是一个感情丰富且愿意付出情感的词人,无论是突出恋情相思还是凸现“身世之感”,他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他自己首先是被感动了的,当这些情感艺术地表现出来以后因之也能打动读者。

冯煦称秦观为“古之伤心人也”(《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就是被秦观深深地所打动。这与柳永对待歌妓多数时候只是戏谑、玩耍的态度不一样,柳永词容易流于肤浅、流于色情,秦观类似题材的作品就显得纯净、专情、深挚了许多。

“欲将幽事寄青楼,争耐无情江水不西流”(《虞美人》)、“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虞美人》)、“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南歌子》)、“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临江仙》)等等,都是沉挚感人的“天生好语言”,是词人情感真实含蓄的流露。所以,秦观虽然承继了柳永词风,在题材、形式、作风上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柳永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位“纯情”词人,秦观要。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摘 要:柳永,宋代词坛上的特殊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文人,但是他身上却表露出同时代文人少有的浓烈的市井文化色彩。传统文化与世俗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贯穿于柳永一生,在其词创作与生活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本文集中关注宋代市井文化对柳永词创作的影响。 【分 类】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关键词】 柳永 市井文化 精英文化 慢词 【出 处】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年 第1期 40-40页 共1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柳永词中的意像论文

词是音乐文学,它既具有文学的特征,又有音乐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词的传播不仅可以通过歌妓们“传之歌喉,播之管弦”进行动态的传播,也同样可以像诗文那样以刻本和抄本为媒介进行静态传播。到了宋代,由于印刷业发达,各地官府、书院都刻印书籍,民间刊刻的坊本尤多。

因而出现了许多词籍版本。北宋已有总集、别集之刻,如《花间集》、《尊前集》、《乐章集》等,但多数词集刻于南宋。

它们之中,无论是总集还是别集,都为词的流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柳词是当行本色的音乐文学,歌唱传播是它流行久远的重要途径,因此柳词借助于歌妓的歌唱传播风行于一时,《乐章集》在不同朝代的大量编刻是柳词以文本的形式广泛传播的另一种方式。

别集的编辑既是衡量一个作家创作成就的指标之一,也是在传媒手段不够发达的的时代作家作品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柳永不仅有自己词专集的编辑刻印,而且在历代有多种版本流行和传世。

王兆鹏在《唐宋词史论》一书的《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一章中统计,柳永以现存14种词集版本的数量而名列两宋词集版本排行榜的第14位。

5.比较苏轼与柳永的词作风格 论文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故称苏门四学士。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

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也才子,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云入画,游刃有余。

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 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边幅的小丑,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想起柳永,自然会想起那流传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仿佛看到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

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云树绕堤沙,有兰舟催发。斜阳里,寒蝉凄切。

满腔离愁的柳永正对着前来送行的两三个姑娘惜惜话别。泪眼看着泪眼,柳永低吟长诉:“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6.写一篇柳永《八声甘州》的小论文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仄⊙平⊙仄仄平平(句) 一番洗清秋。 ⊙⊙仄平平(韵) 渐霜风凄紧, 仄⊙平⊙仄(句) 关河冷落, ⊙平⊙仄(句) 残照当楼。

⊙仄平平(韵) 是处红衰退翠减, ⊙仄⊙平⊙仄(句) 苒苒物华休。 ⊙仄仄平平(韵) 惟有长江水, ⊙仄⊙平仄(句) 无语东流。

⊙仄平平(韵) 不忍登高临远, ⊙仄⊙平⊙仄(句) 望故乡渺邈, 仄⊙平⊙仄(句) 归思难收。 ⊙仄平平(韵) 叹年来踪迹, 仄⊙平⊙仄(句) 何事苦淹留! ⊙仄仄平平(韵) 想佳人、仄平平(豆) 妆楼颙望, ⊙平⊙仄(句) 误几回, 仄⊙平(豆) 天际识归舟。

⊙仄仄平平(韵) 争知我、平平仄(豆) 倚阑干处, ⊙平⊙仄(句) 正恁凝愁! ⊙仄平平(韵) 赏析 这是柳永的雅词。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

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由此可见它在词史上的地位。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7.写一篇柳永《八声甘州》的小论文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仄⊙平⊙仄仄平平(句) 一番洗清秋。 ⊙⊙仄平平(韵) 渐霜风凄紧, 仄⊙平⊙仄(句) 关河冷落, ⊙平⊙仄(句) 残照当楼。

⊙仄平平(韵) 是处红衰退翠减, ⊙仄⊙平⊙仄(句) 苒苒物华休。 ⊙仄仄平平(韵) 惟有长江水, ⊙仄⊙平仄(句) 无语东流。

⊙仄平平(韵) 不忍登高临远, ⊙仄⊙平⊙仄(句) 望故乡渺邈, 仄⊙平⊙仄(句) 归思难收。 ⊙仄平平(韵) 叹年来踪迹, 仄⊙平⊙仄(句) 何事苦淹留! ⊙仄仄平平(韵) 想佳人、仄平平(豆) 妆楼颙望, ⊙平⊙仄(句) 误几回, 仄⊙平(豆) 天际识归舟。

⊙仄仄平平(韵) 争知我、平平仄(豆) 倚阑干处, ⊙平⊙仄(句) 正恁凝愁! ⊙仄平平(韵) 赏析 这是柳永的雅词。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

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由此可见它在词史上的地位。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关于柳永的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柳永的毕业论文(哪个给我一篇关于柳咏婉约词的艺术风格的论文,2000字左右)

资讯

毕业论文答辩80分(自考论文答辩,如何拿到80分以上)

阅读(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答辩80分,内容包括自考论文答辩,如何拿到80分以上,自考学位答辩80分有几个,毕业设计是80分以上才能过吗。据学术堂了解,只要在答辩前准备好以下四点,那么拿80分以上就不是问题:熟悉论文参加论文答辩,首先必须对自己所

资讯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凭证(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

阅读(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凭证,内容包括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会计类专科毕业论文怎么写,急求大专毕业论文,关于会计的(选题、摘要、目录等等),5000字以。【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

资讯

2018本科会计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阅读(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8本科会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金融财会毕业论文题目什么比较好,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

资讯

为什么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什么一定要写毕业论文)

阅读(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为什么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研究生毕业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有什么意义啊真能学,为什么本科研究生博士在毕业的时候都要写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必须写原因分析嘛。最近忙于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遇到的所有老

资讯

毕业论文全是老师给的(本科毕业论文老师会指导吗)

阅读(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全是老师给的,内容包括写毕业论文确定论文题目时一般是老师给定还是自拟好老师给定的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是给自己带过课的老师吗,毕业论文老师给的题目直接用还是参考的老师给拉几个题目,是照。根据多年的经验,我

资讯

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毕业论文总结怎么写)

阅读(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论文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总结怎么写,毕业论文的个人总结,关于我的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怎么写。原发布者:lidajian9781.结论写作的内容结论既然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就必须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结论的内容应着

资讯

工程系毕业论文万能结尾(建筑工程论文结束语怎么写啊)

阅读(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工程系毕业论文万能结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论文结束语怎么写啊,毕业论文结束语,毕业设计结束语。建筑工程论文结束语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结论的任务是精炼表达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

资讯

河北地质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河北地质大学的学术研究)

阅读(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河北地质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河北地质大学的学术研究,河北地质大学的学术研究,谁能帮我写一篇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啊。学术刊物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原为《河北地质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1月,《学报》被中国人文科学

资讯

毕业论文答辩80分(自考论文答辩,如何拿到80分以上)

阅读(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答辩80分,内容包括自考论文答辩,如何拿到80分以上,自考学位答辩80分有几个,毕业设计是80分以上才能过吗。据学术堂了解,只要在答辩前准备好以下四点,那么拿80分以上就不是问题:熟悉论文参加论文答辩,首先必须对自己所

资讯

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凭证(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

阅读(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凭证,内容包括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有没有会计专业的大专毕业论文,,会计类专科毕业论文怎么写,急求大专毕业论文,关于会计的(选题、摘要、目录等等),5000字以。【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

资讯

2018本科会计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阅读(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8本科会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金融财会毕业论文题目什么比较好,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

资讯

毕业论文是优秀(毕业论文评价为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阅读(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是优秀,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算是优秀论文呢,毕业论文优秀意味着什么,优秀毕业论文有什么用。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