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小论文1200字
这在中国是一个普遍认可的既成事实的道德价值观,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并把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观念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但是面临社会形态的商业化,类似这样被我们称之为优良美德的精神品质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出于好心帮人却吃亏的现象,因而总会暴露出一些负面舆论,所以可能这类高贵的东西在某些人看来越来越不值钱。
但即使是这样,学校就能因此找借口讨论说老人摔倒了就不用扶了?讨论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如果要扶一把那还有讨论的必要性吗? 我们要知道助人为乐这是我们倡导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了这种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既成事实的道理,作为学校而言教给学生的,传播给学生的当然是我们国家几千来优良的思想观念,教育给孩子的当然是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书育人固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难道今天在社会存在这么一种负面现象就不需要传播学习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之类的优良传统?按照这样逻辑是不是还要讨论一下我们该不该接受那种思想道德教育?我不容否认,当今的社会内确实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但也只是少部分的个案,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个案就不接受那些好的思想,就不去帮助别人,否认我们优良的道德价值观,老人摔倒扶不扶只不过是被社会化了,但学校不应该被这种社会化而影响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所以这样的话题只适合在社会中讨论,在大学讨论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基本常识性问题还能在大学去大做文章搞讨论的话,那么难道“坐公交车要不要给老人让座”也要辨论?在公共场所该不该乱扔垃圾也要辨论?在公共场所该不该随地吐痰也要辨论?同学之间该不该讲脏话也要辩论?……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那在大学讨论的东西太多了,那么以前所学的思想品德观念有多大意义呢?这种对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本身就是对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一种蔑视和颠覆,实质上就是在怀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否出了问题,就算别人扶了老人最后自己赔偿损失,虽然于私心理是很不平衡的,但他帮助老人的初衷是好的,并没有违背我们的道德价值观,还是能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相反我们还更能认清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更进一步的去了解社会,因此这就是社会的真实性,但不能因此否认这种帮助的意义,更不能认为这种帮助是错误的,可能在目前这种很不成熟的社会阶段里,这只能说明我们国人的综合素养相比国外还是有所差距的,不容否认这种现象在当下的社会阶段可能还会反应出来,因为国民素质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但我相信随着这种思想教育的深刻认识,人们的思想觉悟会不断提高,以后可能也就不会存在类似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讨论了。
按照理论上来讲,这样的话题是没有必要讨论的,但在社会当中吃哑巴亏的问题频繁发生,越发突出,就变成了一种社会病态,以至于让现在的大学也感冒,并且走火入魔失去了自己基本的事实判别能力和认知能力,一下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可见这种病毒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和传播力的。 说起“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话题突然让我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能我们同学在学校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假如你在一个同学后面排队打开水,当时就你们两个人,前面那个同学在打开水的过程中突然内急中途离开,但杯子仍然放在那水管下接水,他也没有跟你说,也有可能他忘记说了;但是你看到他杯子就快要装满了,这时候你是会眼睁睁看到他杯子的水溢出来视而不见还是帮他把杯子移走? 正常人的回答都是把杯子移走,这时候把杯子移走就是没有理由的,虽然没有人告诉你需要帮助,但是杯子里的水对你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暗示需要你的帮助,这种暗示不需要声音,不需要语言,只需要大脑的潜意识行为,因为我们知道水溢出来会浪费更多的水资源,所以把杯子移走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每个同学遇到这样情况基本上都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的。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当作公众话题来辩论来讨论了,那样在外人看来只是一种笑话,成为别人的一个笑柄。
2.关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 的论文
一、“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背景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社会文化、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思想发生急剧的转变。有的人认为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得到宣传发扬,而有的人认为人们应该自觉靠拢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迁。“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存在本身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我们悠久的文化传递给我们就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品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在,有很多人会怀疑这些优良品德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所以才会有这种本来无必要的大讨论。
(二)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古代,舆论的力量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影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即使相隔甚远,但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会将发生在远隔千里的事情呈现在大众视阈中。南京“彭宇”案存在一定的争议,彭宇案存在证据不足问题,法院判决彭宇赔款给老人,仅仅是证据不足,大家都不知道真相,但民众舆论倾向于彭宇是被冤枉的。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彭宇案成对民众产生了心理上约束力,让人们觉得,做好事有风险,扶人前需谨慎,它模糊了一个基本价值观―――好人有好报。而这里的问题是彭宇案的真相,实际上谁真的确定彭宇没有撞到老人呢?或者彭宇是受冤枉的,我们就应该因小失大,从这一个单独的小案例来撼动我们一直的优良品质?
二、“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原因
(一)网络等媒体影响舆论导向。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彭宇
案,网络上出现各个版本的老人摔倒不能扶的“恶搞”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有些甚至以漫画“扶不起”的形式表现“好人没好报”等失真负面思想。这些炒作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人为地对老人摔倒“讹钱事件”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同时为迎合公众的某些阴暗心理而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和炒作,刻意地扩大了事件的不利效应,舆论的力量使大家产生只要是老人摔倒都有被讹的可能的印象,给老人贴上坏人的标签。
(二)道德滑坡,缺乏正义感。像彭宇案例只是个别现象,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那些助人为乐,感动人们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意外人们就丧失跌倒老人“要扶”信心?我更觉得是因为人们内心存在道德懒惰心理。这种心理,致使人们不愿于做好事,但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懒惰,于是把责任推向环境,因为外在的做好事容易受诬陷,所以不敢做好事。
(三)现行社会保障不完善。或许有一部分老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侥幸心理,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扶不起”在一定程度上是空穴来风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主,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的7月1日才进行试点,于是老人没有单位,那么他就可能面临老无所依情形;医疗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高额的医疗费也是少数老人反诬帮助自己的人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老人对未来的预期存在不稳定的恐惧,所以才会寻求有安全保障的“机会”。
三、“跌倒老人扶不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信息收集素质,掌握更多社会动态,具备良好搜集、处理信息,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掌握流行趋势的条件。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社会发展动态,适应来自社会各方面声音,能够迅速及时对社会思想漏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抢占网络阵地。重视榜样力量,利用网络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来潜移默化人们行为,在网络活动中大力渗透优秀思想、品质,使网络融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媒介文化氛围。利用网络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民众观点,从而找出其潜在心理特征,更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使网民大胆、直言不讳地倾吐心里话,针对网民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其解除心理难题,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健全网民人格和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发挥好“桥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思想素质,传于人们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之所以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因为存在相应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自己功能的同时,要不断地发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源头。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作为党和国家“生命线”角色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人们对国家的思想心理要求的“电话线”角色,例如人们觉得社会保障不完善,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这一讯息传给党和国家,也给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3.老人跌倒该不该扶
近期,媒体报道了多地发生老年人摔倒,好心人扶起反被诬陷的事件,有的甚至诉至法庭,从而引发民众热议和担忧。一时间,人们的敬老助老公德意识也因不信任和恐惧症而止步慢行。热议当下,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在“老年人跌倒的现场处理”部分提出“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的要求,此举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此话题,记者近期采访了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曾小明,了解我区老人跌倒入院求治的相关情况。
“在我区,老人跌倒一般以年龄60岁以上的居多,特别是患有脑萎缩、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等老年性疾病的老人。这些老人易出现头晕,跌倒后易导致裂伤、颅内出血及四肢骨折等情况,而且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室外,主要原因是一些老人使用交通出行工具,如电动车、摩托车,易致车祸及自行跌倒等交通事故。”曾主任还指出,“室内老人跌倒受伤也是一个较严重的情况,他们大部分为独居一室的老人,老人半夜上厕所时跌倒在床边或厕所无人知道,经常耽误几个小时后才被发现。”
民众热议
据了解,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如果遇到老人跌倒,该怎么办?扶还是不扶?其实,遇到跌倒的老人,是否该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情,还是医学领域的技术问题。对待老人跌倒,不是简单的“一扶了之”。
扶!但要找路人作证
记者采访了路边的店铺老板娘陈阿姨,她常年驻守在店铺,偶尔也看到一些老人家跌倒,对此她的看法是:“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要扶,但是要巧妙处理,会请路人作证,证明我与老人摔倒的事故无关,最好是请旁人用手机拍下过程,作为证据保护自己。”
不扶!避免纠纷,少惹麻烦
网友“如风”表示,“现在有些老年人,倚老卖老,你一番好意,最后反而敲你一笔。你试想,老人跌倒了,万一因为自己不专业的搬动,导致老人有个三长两短,责任由谁来负?所以,如果是我,我最多帮忙拨打120,自己是绝不会动手的,免得到时有纠纷,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对于见死不救要不要负责这个问题,受访的相关法律专家表示:现行法律中,要求有特殊法定义务的人员,如医生;有约定义务的人员,如两人约定去爬山,其中一人掉下悬崖,另外一人需要施救;还有先行为导致他人生命危险的人员,比如,两个人去游泳,其中一个人先把另外一个人带到深水区,导致另外一个人溺水,这时候,之前带人到深水区的人就要承担施救义务,因为是他之前的行为导致另外一人的生命危险。除了这三种情况外,其它情况不需承担责任。
医生建议
看清楚再专业地扶
针对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的说法,曾医生作出了解释:“老人跌倒外伤后,在救护人员未到场的情况下,如果受伤严重最好不要自行搬动。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老人受伤易致骨折及脑出血,如并发骨折,随意搬动易导致二次损伤,使骨折情况加重。如受伤昏迷的老人,在救护人员未到场的情况下,家属及旁人应注意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情况,清理口鼻污物及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通畅,头偏一侧。”
记者手记
卫生部已从技术层面对搀扶跌倒老人提出了规范和要求。为了更好地褒奖和张扬社会的公德意识,接下来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从道德与法律层面提出一些规范和要求,以消除公众在行善过程中的“风险”压力。一个真正文明、健康、有正义感的社会,还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氛围做基础。一方面,被行善者要有认“善”的素质,不能善恶颠倒;另一方面,其他人对别人的行善行为,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在遇到不道德行为时,能够毅然地站出来,帮助行善者摆脱可能出现的“不公正”困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伸出善手。
参考一下
4.以拐杖为主题的作文怎么写
有一种拐杖叫做坚强,它让我们走出困境,战胜挫折. 有一种拐杖叫做执着,它让我们追求梦想,赢取辉煌. 有一种拐杖叫做真爱,它让我们忘记疼痛,充满信心. 坚强的拐杖 我们一直都拼搏在充满坎坷的小径,为了平稳,为了安全,我们需要一把坚强的拐杖.它不需要多么华丽多姿,只需要在我们迷茫的时候能引领我们前进.正如“竹杖芒鞋”的苏轼,他并不在乎雨的瓢泼,只因为他手中有把拐杖.在苏轼的精神世界亦有一把坚强的拐杖,正是这把拐杖的存在才能使他走完这命途多舛的人生. 一把坚强的拐杖,使得我们的拼搏之路不再坎坷,让我们到达胜利的终点. 执着的拐杖 我们也一直奋斗在险境重重的野途,为了赢得胜利的果实,我们需要一把执着的拐杖.从小抱有足球梦想的刘伟,他快乐的奔跑在绿茵场,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一场意外的触电事故,不仅夺取了他的双臂,更夺取了他的梦想.可是他是执着的,不懂什么是放弃,他有一把执着的拐杖在无形中帮助他前进.他改行练习游泳,因为没有双臂,他比别人更难掌握平衡,但经过百倍于人的努力后,他在游泳界小有成就.他梦想参加北京奥运会,正当他全力备战奥运时,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过敏性紫癜,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他依然没有放弃,他拼命的练习音乐,最后他终于在音乐上取得了迟来的成功. 一把执着的拐杖,让刘伟如愿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执着的追求最终赢得成功的青睐. 真爱的拐杖 我们都行进在自己平凡但是不平庸的路途中,为了忘记疲惫和疼痛,我们需要一把真爱的拐杖.它能让我们时刻内心温暖,充满斗志.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努力的拼搏,想想每次自己路途不顺时,给我们最多关爱的是父母.他们给我们一把真爱的拐杖,让我们忘却疼痛,一步步迈向成功的殿堂. 一把真爱的拐杖,让我们不再孤单,有真爱陪伴我们一起叩开辉煌明天的大门. 拥有拐杖,我们的拼搏之路不再困难万千,不管它是坚强的还是执着的还是充满真爱的,它都能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力量去战胜困难,踏实行走. 这个世界需要你,拐杖。
5.拐杖作文800字 z.sanwen.net
拐杖
有一种拐杖叫做坚强,它让我们走出困境,战胜挫折。
有一种拐杖叫做执着,它让我们追求梦想,赢取辉煌。
有一种拐杖叫做真爱,它让我们忘记疼痛,充满信心。
坚强的拐杖
我们一直都拼搏在充满坎坷的小径,为了平稳,为了安全,我们需要一把坚强的拐杖。它不需要多么华丽多姿,只需要在我们迷茫的时候能引领我们前进。正如“竹杖芒鞋”的苏轼,他并不在乎雨的瓢泼,只因为他手中有把拐杖。在苏轼的精神世界亦有一把坚强的拐杖,正是这把拐杖的存在才能使他走完这命途多舛的人生。
一把坚强的拐杖,使得我们的拼搏之路不再坎坷,让我们到达胜利的终点。
执着的拐杖
我们也一直奋斗在险境重重的野途,为了赢得胜利的果实,我们需要一把执着的拐杖。从小抱有足球梦想的刘伟,他快乐的奔跑在绿茵场,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一场意外的触电事故,不仅夺取了他的双臂,更夺取了他的梦想。可是他是执着的,不懂什么是放弃,他有一把执着的拐杖在无形中帮助他前进。他改行练习游泳,因为没有双臂,他比别人更难掌握平衡,但经过百倍于人的努力后,他在游泳界小有成就。他梦想参加北京奥运会,正当他全力备战奥运时,却不幸被诊断出患有过敏性紫癜,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他依然没有放弃,他拼命的练习音乐,最后他终于在音乐上取得了迟来的成功。
一把执着的拐杖,让刘伟如愿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执着的追求最终赢得成功的青睐。
真爱的拐杖
我们都行进在自己平凡但是不平庸的路途中,为了忘记疲惫和疼痛,我们需要一把真爱的拐杖。它能让我们时刻内心温暖,充满斗志。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努力的拼搏,想想每次自己路途不顺时,给我们最多关爱的是父母。他们给我们一把真爱的拐杖,让我们忘却疼痛,一步步迈向成功的殿堂。
一把真爱的拐杖,让我们不再孤单,有真爱陪伴我们一起叩开辉煌明天的大门。
拥有拐杖,我们的拼搏之路不再困难万千,不管它是坚强的还是执着的还是充满真爱的,它都能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力量去战胜困难,踏实行走。
这个世界需要你,拐杖。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老人助力拐杖毕业设计论文(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小论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