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lc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

关于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化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3000字论文帮忙啊)

1.化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3000字论文 帮忙啊

绿色化学在石油化工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2003 年5 月国际工程学会在美国Sandestin 主办了“绿色工程: 定义原则”( Green Engineering :Defining the Principle) 的会议,目的是确定一套绿色工程的原则以指导工程师在设计产品和工艺时,使其符合企业、政府和社会的需要,这包括了成本、安全、使用性能和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发表了“工程师工作框架的Sandestin 原则”,提出了在工程项目中为全面实现绿色工程,工程师要遵循的9 条原则. 这9 条原则是: (1) 整体考虑工艺过程和产品,使用系统分析与集成的方法来评估对环境的影响; (2) 保障并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活安宁; (3) 在工程活动中考虑整个生态循环; (4) 尽可能保障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安全并良性地输入和输出; (5)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6) 努力减少废物产生; (7) 在对当地地理和人文认知的基础上,开发和实施工程解决方案; (8) 革新、创造和发明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和主流工艺之上,创造性地提出工程解决方案; (9) 让股东和社会共同积极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开发[2 ] . 20 世纪的化学工业是建立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质资源基础上的, 尤其是到了60 年代前后, 石油化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

1990年以来, 绿色化学的理念迅速崛起, 并成为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石油化工领域, 一批绿色化工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甚至逐渐成为一些新兴产业。

本文作者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石油化工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1 以过氧化氢作氧化剂的烃类“原子经济”氧化反应 反应的“原子经济”性是衡量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产品之中, 这一标准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原料资源, 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在石化工业中烃类的氧化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过程, 由于具有含氧官能团的产物分子比原料烃类要活泼得多, 此类反应的选择性通常较低, 还有一些反应需要经多步骤才能完成, 过程往往产生很多废物。过氧化氢作为一种温和的氧化剂, 在某些材料的催化作用下, 可进行选择性很 高的定向氧化反应, 而且其本身无毒并在反应后转化为无害的水, 使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大大提高, 因而被看作是绿色的氧化剂[1 ] 。

1.1 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制备环己酮肟实现工业应用 环己酮肟的制备作为目前化纤单体ε- 己内酰胺主流生产技术的核心工艺, 需经环己酮与羟胺的盐进行反应而得, 而羟胺盐制备过程的“原子经济”性较差, 腐蚀和污染严重。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意大利EniChem 公司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环己酮氨肟化工艺, 即在钛硅分子筛的催化作用下, 环己酮与氨、过氧化氢一步“原子经济”反应直接合成环己酮肟。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也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己酮氨肟化新工艺, 并与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合作, 于2003 年8 月率先完成了70 kt/ a 的工业试验, 环己酮转化率和环己酮肟选择性均超过99.5 % , 氨的利用率达97 %以上。而传统的磷酸羟铵肟化法工艺(HPO) 氨的利用率不足60 %; 同时, 新工艺避免了NOx 、SOx(HPO) 等的生成和使用, 使环己酮肟的制备成为清洁生产过程。

传统的以苯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过程流程长、工艺复杂、投资大、成本高, 国外Du Pont 、BASF 和DSM 等公司已分别研究开发了以丁二烯为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新技术[2 , 3 ] , 可简化工艺流程和降低生产成本, 但由于新建装置巨大的投资和技术风险等原因, 至今尚未工业化。环己酮氨肟化新工艺适宜对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 将使由苯生产己内酰胺的工艺路线更具竞争性。

1.2 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新技术取得新进展 自从钛硅分子筛( TS - 1) 诞生以来, 低温下利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的液相氧化反应工艺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开发, 另一类取得突出进展的是烯烃与过氧化氢进行环氧化反应制取环氧化物, 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以TS - 1 为催化剂, 用过氧化氢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 产物环氧丙烷的收率达97 %以上(以丙烯计) ,以过氧化氢计其收率为87 %[4 ] , 副产物主要为水和氧气。

该过程原子的有效利用率达76 %。而传统的二步氯醇法生产工艺原子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1 % , 需要消耗大量的氯气和石灰, 并且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

针对TS - 1 分子筛价格较高、与产物分离难度较大, 丙烯环氧化的其他催化剂体系也在不断研究之中,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新型氧化催化材料正在研究的有负载锡的β- 沸石[5 ] 、有机氮络合Fe2 系催化剂[6 , 7 ] 和含钨的金属簇相转移催化剂[8 ]等。 最近, BASF 和Dow 化学公司合作, 在丙烯的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工艺(HPPO) 的开发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完成各自的详细评估。

据称, HPPO工艺由于不联产其他产品, 流程短, 投资低, 占地少, 尤其对较小规模生产装置投资回报率大幅度提高。双方计划近期完成中试放大, 开始建设第一套300 kt/ a 规模生产装置, 预计2007 。

关于plc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2.找一篇石油化工类的论文

石油化工的范畴 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

石油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

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见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作用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 石油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

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2.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

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4.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 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

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

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 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5.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的支持 石油化工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轻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有一定比例关系。

如要求年产30万吨乙烯,粗略计算,约需裂解原料120万吨, 对应炼油厂加工能力约250万吨,可配套生产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机原料80 ~ 90万吨。由此可见, 建设石化工业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厂区选址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

各生产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 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

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

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 如从国外引进,要支付专利或技术诀窍使用费。

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再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

石油炼制起 石油炼制源于19 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

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

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 简称裂解)。

油田,应用技术,毕业论文,化学

3.谁有好一点的论文,是关于石油化工的!!!

摘要 :介绍了新型靶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选择方法,并对现场校验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作了简单介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1.引言 靶式流量计是60年代为解决介质黏度高、雷诺数低的流量测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流量计。它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不易阻塞等优点。

传统的靶式流量计测量原理是杠杆平衡原理,直接采用差压变送器的力平衡机构而设计的仪表,它的缺点是精度低,量程比小,并有力平衡机构本身造成的缺陷,如零点易漂移,杠杆机构可靠性差等。 新型靶式流量计的力转换器采用应变式力转换器,它消除了上述缺点,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高、压损低、校验方便易维护等特点,并且新型靶式流量计还把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号转换器和显示部分,大大提高了流量计的性能。

我厂2002年对装置进行了改造,新增许多测量回路,引进一批新型靶式流量计,投入运行后,运行良好,现将这一新型靶表以及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2.新型靶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新式的靶式流量计利用压敏电阻(是一种对所受压力非常敏感的电阻)构成的惠斯登电桥平衡技术,克服了传统靶式流量计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

其结构如图一、图二所示。靶板的受力经不锈钢靶杆传递给压敏电阻应变片,再经应变片电阻构成的惠斯登电桥把力转换成与流速平方成正比的电信号。

在应变片桥路中应变片A2,A4朝向介质流动的方向;A1,A3背向介质流动的方向。受力后A2,A4受挤压,电阻减小;A1,A3受拉伸,电阻增大。

此时电桥平衡被打破。产生与流速平方成正比的电信号。

3.参数的计算 当流体冲击靶板时,靶板受力为:F=Cd*ρ*V2*A/2,………………① 式中,F—靶板受力,N; Cd-阻力系数; ρ—流体密度kg/cm3; V—流体速度,m/s; A—靶片受力面积,cm3; 受力F后,靶杆产生弯曲变形,应变片产生应变ε,有: ¢= { 6L / (b*h2)}*F = E*ε………………② 式中,¢—平均应力,N; L—力F到应变片中心距离,cm; b、h—靶杆横截面宽度、厚度,cm; E—弹性模量; ε—平均应变 受力F后,应变电阻变化率与应变量关系:K=(△R/R)/ε………③ 式中,K—应变片灵敏系数; R—应变片电阻,Ω; △R—应变片电阻变化,△Ω; 电桥电源电压为U,电桥输出电压信号为△U: △U = {(R1+△R1)(R3+△R3)-(R2+△R2)(R4+△R4)} *U {(R1+R2+△R1+△R2)(R3+R4+△R3+△R4)} 若R1=R2=R3=R4,△R1/R1、△R2/R2、△R3/R3、△R4/R4较小,则可简化为: △U =U/4*K *(ε1-ε2+ε3-ε4)……………………④ 可见输出电压与各个桥臂的电阻变化的代数和近似为线形关系,△U与F成正比,与V2成正比,所以,通过将传感器输出电压△U进行处理,可计算出流量。 4.在流量计选择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了解被测对象的参数,包括介质组分,流量范围(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正常流量),工作压力,温度,黏度,管道内径,允许压力损失量;然后通过辅助计算把被测流体流量换算为标况下标准介质流量,再计算最大流量靶板受力Fmax及最小流量靶板受力Fmin,Fmax超过最大允许值会损坏仪表,Fmin小于最小允许值会造成分辨率不足;最后根据辅助计算得到的流量范围,管道雷诺数,初选口径及β值,从产品说明书中技术参数表查得流量系数a值,要求最小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

5.流量计的现场校验方法: 靶式流量计定期校验可采用干式校验也就是俗称的挂重法校验,具体方法如图三所示: 图三 靶式流量计挂重校验方法 注意:砝码盘重心要始终位于靶板中心轴 线上,重力方向垂直于靶平面。 校验步骤: ⑴零位及量程调整:接通电源,预热,未加法码时,电流表指示下限(4mA);向砝码盘加靶受力上限Fmax,使电流表指示上限(20mA)。

⑵示值校验:把Fmax值分为五个校点,算出各点F值及对应电流值,向砝码盘中依次加入各点力值砝码,读出电流实际值I,正反行程各校一次。 说明:流体作用于靶板力与挂重作用力有区别,要想得到更高精确度,须实流校验,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了。

6. 维护 在应用过程中靶表会出现应变电桥零点漂移、靶杆变型、传感器零点误差、二次仪表误差等现象,对这些情况,可以按以下方法处理:由于电阻值的误差及粘贴不对称,或传感器温度变化,会造成零点的漂移,可以。

4.求 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

石油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

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见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作用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 石油 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

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

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2.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

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4.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 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

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

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 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5.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的支持 石油化工 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轻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有一定比例关系。

如要求年产30万吨乙烯,粗略计算,约需裂解原料120万吨, 对应炼油厂加工能力约250万吨,可配套生产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机原料80 ~ 90万吨。由此可见, 建设石化工业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厂区选址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

各生产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 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

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

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 如从国外引进,要支付专利或技术诀窍使用费。

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再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

石油炼制起 石油炼制 源于19 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

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

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 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

5.想发表石油化工类的论文,想问下那个期刊发表比较快

下面这几家期刊都在征稿的,刊登的几率应该比较大一些~

《特种油气藏》

《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

《石油钻探技术》

全国知名的化工石油类期刊如下:楼主都可以试试,每家都投一下~多投几个,总有回音的,加油!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石油化工

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石油钻采工艺

油田化学

新疆石油地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石油机械

钻采工艺

石油炼制与化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储运

石油天然气学报

中国海上油气

石油钻探技术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石油物探

油气田地面工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测井技术

断块油气田

6.谁有采油论文

简述微生物采油技术[论文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技术发展 机理 [论文摘要]: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引起了微生物学界、石油工业界、石油地质界和地球化学界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详细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明确分析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机理,并探讨其发展方向。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anced oil recovery,MEOR) 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并对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

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注入的微生物菌种能否在地层条件下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质及液固界面性质。与其它提高采收率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地层和环境等优点。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 1926年,美国科学家Mr.Beckman提出了细菌采油的设想。1946年Zobeu研究了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从砂体中释放原油的机理,获得微生物采油第一专利。

I.D.shtum(前苏联)及其它国家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奠定了微生物采油的基础。美国的Coty等人首次进行了微生物采油的矿物试验。

马来西亚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Bokor油田做先导性矿物试验,采油量增加了47%。2002年至2003年,我国张卫艳等在文明寨油田进行了微生物矿场应用,累计增产原油1695t,累计少产水1943t,有效期达10个月。

美国和俄罗斯在微生物驱油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有1000多口井正在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增加油田产量,微生物采油项目在降低产水量和增加采油量方面取得了成功。

1985年至1994年,俄罗斯在鞑靼、西西伯利亚、阿塞拜疆油田激活本源微生物,共增产原油13.49x10t,产量增加了10~46%。1988年至1996年,俄罗斯在11个油田44 个注水井组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共增产21x10t。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对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研究,但发展缓慢。80年代末,大庆油田率先进行了两口井的微生物地下发酵试验(30℃)。

大港、胜利、长庆、辽河、新疆等油田与美国Micro~Bac公司合作,分别进行了单井吞吐试验。1994年开始,大港油田与南开大学合作,成功培育了一系列采油微生物,该微生物以原油和无机盐为营养,具有降低蜡质和胶质含量功能,并在菌种选育与评价、菌剂产品的生产、矿场应用设计施工与检测等诸方面取得了成绩。

1996年以来,吉林油田与13本石油公司合作,探究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扶余油田东189站的29口井进行的吞吐试验,21口井见效,见效率达70%。2000年底,大庆油田采油厂引进了美国NPC公司的耐高温菌种,在Y一16井组进行了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收率达43.41%,增加可采储量1.81*10t,施工后当年增油615.5t。

胜利油田罗801区块外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2.66%。 二、微生物采油技术机理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与油田化学剂 在大庆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使用不同性质的化学剂,现以大庆油田为例。

当大量化学剂进入油藏后,将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微生物采油过程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化学剂既可引起微生物生存环境(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pH值)的改变,又可直接改变生物的生理(呼吸作用、蛋白质、核酸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以及影响微生物细胞壁的功能,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降低采收率。

(二)微生物驱油机理 因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除了具有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外,微生物生命活动本身也具有提高采收率机理。虽然目前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然无法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各个细节进行量化描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油乳化机理。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其它有机溶剂,能降低岩石一油一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形成油一水乳状液(水包油),并可以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原油相对渗透率和粘度,使不可动原油随注入水一起流动[1引。有机酸能溶解岩石基质,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并与钙质岩石产生二氧化碳,提高渗透率。

其它溶剂能溶解孔隙中的原油,降低原油粘度。 2.微生物调剖增油机理。

微生物代谢生成的生物聚合物与菌体一起形成微生物堵塞,堵塞高渗透层,调整吸水剖面,增大水驱扫油效率,降低水油比,起到宏观和微观的调剖作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封堵,改变水的流向,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在较大多孔隙中,微生物易增殖,生长繁殖的菌体和代谢物与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具有高效堵塞作用。

3.生物气增油机理。代谢产生的CO、CO2、Nz、H、CH和C3H等气体,可以提高地层压力,并有效地融入原油中,形成气泡膜,降低原油粘度,并使原油膨胀,带动原油流动,还可以溶解岩石,挤出原油,提高渗透率。

4.中间代谢产物的作用。微生物及中间代谢产物如酶等,可以将石油中长链饱和烃分解为短链烃,降低原油的粘度,并可裂解石蜡,减少石蜡沉积,增加原油。

关于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

plc应用的毕业论文题目(求PLC毕业设计选题?)

1.求PLC毕业设计选题?

PLC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222 中文摘要: 该毕业设计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PLC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术指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知识及PLC控制系统等相关知识。

采用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的PLC,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全自动洗衣机通过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实现洗涤过程,省时省力。

英文摘要: pany, design an in brief control system of full-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The full-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passes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to carry out the wash process, save time labor-saving.前言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的功能强、可靠性极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记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该设计采用三菱公司的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F1系列有被已在国内广泛使用的FX系列代替的趋势。

我们在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三菱的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硬件组成和指令。 PLC的学习比一般编程学习困难在于,要完成一个控制系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PLC型号,然后进行资源配置,设计控制系统。

该设计为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主要介绍了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PLC的选型和资源的配置,控制系统程序设计与调试,控制系统PLC程序。 最后,在该设计过程中给予极大鼓励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希望老师同学指正。 目录摘要 …………………………………………………………………1目录 …………………………………………………………………3 第一章 绪论……………………………………………………………4 1.1概论 ……………………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onews.asp?id=3500。

关于plc的毕业论文题目,关于plc的毕业论文题目简单,关于plc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

2.求机电一体化关于PLC论文的题目

1.光轴生产线专用气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2.四自由度多用途气动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控制实现 3.井下胶带输送集成控制 4.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5.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6.机械毕业设计:冲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7.机械毕业设计: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8.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9.矸石制浆材料工业生产线系统设计 10.船舶辅助机械PLC控制系统设计 11.工业机械手模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12.专用榫齿铣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14.超厚玻璃掰边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15.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16.机械电子毕业设计: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论文含cad图纸下载 17.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 18.PLC电梯控制 19.PLC对C650普通车床的电气改造设计 20.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S7-200) 21.五层五站电梯PLC控制 (三菱PLC) 22.电梯PLC控制设计 23.锅炉辅助系统的PLC设计 (plc毕业论文) 24.PLC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 25.S7-200PLC在水厂虹吸刮泥机系统中的应用 26.PLC在景杆和灯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7.大型商厦观光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8.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 29.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0.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31.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2.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33.洗衣粉生产线的包装系统设计 34.抽水泵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5.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36.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 37.饮料灌装机的PLC程序设计 38.无模压力成形机电机PLC控制设计 39.霓虹灯广告屏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40.啤酒桶清洗机设计 41.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 42.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 43.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 44.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

毕业论文,题目,plc

3.毕业设计选题 想选PLC方面课题,下面这些课题哪些比较好,应用比

这些题目都不错。但与系统相关的东西,你没有实物是没有办法调试。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你能找到实物的东西来做。PLC上手比较容易。单片机的汇编语言与PLC语言基本上差不多。能搞定一个,另一个就快了。

PLC实现百日倒计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音乐喷泉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机测速系统设计

这些题目相对可以找到一些实物。如果说你手头有PLC的话,当然好处理。如果没有PLC的话,我倒是觉得单片机是你的一个选择。PLC最便宜的也要好几百块。单片机就便宜了。去淘宝上买一个销量最好的产品。那种产品一般用的人比较多。卖家也有一些技术支持。还可以加入一些QQ群之类的。多上一些这些学习的网站看看。不要什么都看,什么都下载。找几家有现成东西的。多动手。看一万次不如动手一次。有电脑。有信心。下决心就行学会!

4.求一篇毕业论文,题目是PLC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别的题

数控机床的PLC设计摘要:随着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功能日趋完善,数控机床取代普通机床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因其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编程方法简单易学等显著特点,已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数控机床的PLC设计思路。本文描述了如今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并且对数控机床中的PLC做了详细的介绍,把PLC在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设计流程做了具体分析。然后以立式车床C5112B为例,描述了它的PLC设计过程,最后再介绍了PLC在数控机床上故障维修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控机床;可编程控制器;C5112B立式车床;三菱FX2N。

plc应用的毕业论文题目

太阳能电池及应用技术毕业论文(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及前景怎么写论文目录)

1.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及前景怎么写论文目录

参考《2016-202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光伏发电相对比较成熟,近几年光伏市场装机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光伏发电以太阳能电池技术为核心,目前太阳能电池从技术上主要分为3类:以晶硅电池为代表的第1代太阳能电池,以硅基薄膜、CdTe、CIGS电池等为代表的第2代薄膜电池和以GaAs叠层电池为代表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光伏市场主要是以第1代和第2代电池为主。

然而,晶硅电池成本较高,且由于硅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其光电转换效率很难再有提高。薄膜电池本身效率偏低、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光伏市场在稳定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总结了其中3种主流技术的指标及特点。从技术优点和环境利用优势来看,CPV技术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规模化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等特点,是未来大规模建造大型高效光伏电站的理想技术。而晶硅和薄膜电池更适用于较小型的家用、商用发电系统和BIPV等。长远来看,CPV、晶硅、薄膜电池技术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成本的比拼,它们将扬长避短,应用于不同方向并长期共存。

2.光伏发电技术论文1000字

总体设计思路:拟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保障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式安装朝向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阵列间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根据客户初步提供用电32度根据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计算初步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16块总装机容量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59.189平米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面设计32度安装式,32度倾角实现单位装机容量全发电量尽量利用屋顶效使用面积获较屋顶发电效率预计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电网接入案:屋面光伏组件经定数量串联升压通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光伏所发直流电逆变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交流电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路(原配电柜增加光伏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交流配电线路给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太阳能利用概况太阳能各种再能源重要基本能源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自太阳能广义说太阳能包含各种再能源太阳能作再能源种则指太阳能直接转化利用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利用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称太阳能热发电属于技术领域;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图:(二)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发电技术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利用半导体器件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指光照使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同部位间产电位差现象(三)光伏系统发电特点- 没转部件产噪音;- 没空气污染、排放废水;- 没燃烧程需要燃料;-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运行靠性、稳定性;- 根据需要容易扩发电规模。

3.谁能给我篇太阳能电池板的毕业论文

水热法生长二氧化钛纳晶及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 1 引言 1991 年瑞士学者Gratzel 等在Nature 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晶薄膜为光阳极的太阳能电池,其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可以达到11%以上,因此成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要归功于其独特的纳晶多孔薄膜电极,其可以使电子在薄膜中有较快的传输速度,且具有足够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大量的染料,并且与染料的能级相匹配。所以因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复杂的作用,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制备功能和性能良好的TiO2 纳晶多孔薄膜电极[5, 6]。

在纳晶TiO2 的三种晶型中,锐钛矿相的光电活性最好,最实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所以在制备纳晶TiO2 时,金红石相和板钛矿相纳晶应该尽量避免。 对TiO2 纳晶的生长,许多研究者开始在水热法中采用有机碱做胶溶剂来制备TiO2 纳晶[7-9]。

Yang 用三种有机碱做胶溶剂制备了粒经和形貌不相同的TiO2 纳晶,其结果证明了有机碱的加入对纳晶粒子大小、形貌及表面积等有一定影响[10]。但是,如何制备晶型和形貌都能满足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要求却很少讨论。

在本章中,采用水热法基础上,分别使用三种有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做胶溶剂来制TiO2 备纳晶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并研究了制备条件的不同对纳晶形貌、粒径大小及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2 实验主要药品和仪器 钛酸四正丁酯、异丙醇、聚乙二醇20,000、碘、碘化锂、4-叔丁基吡啶(TBP)、OP乳化剂(Triton X-100)(AR,均购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敏化染料(cis-[(dcbH2)2Ru(SCN)2],SOLARONIX SA.);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25 %)、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20 %)、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10 %) (均购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可控温磁力搅拌器(C-MAG HS4,德国IKA);马弗炉(上海实验电炉厂);100 W 氙灯(XQ-100 W,上海电光器件有限公司);导电玻璃基片(FTO,15 Ω/cm2,北京建筑材料研究院);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D8-advance(Bruker 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3500N(日本日立公司);透射电镜(TEM)JEM-2010(日本);红外光谱分析仪Nicolet Impact 410 spectromete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3100 (Shimadzu corporation, Japan)。

3 实验部分 3.1 纳晶TiO2 的制备 根据文献的制备方法[6-11],把钛酸四正丁酯与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合均匀并逐滴加入到蒸馏水中并不断的搅拌30分钟([H2O]/[Ti(OBu)4] = 150),过滤并用水和乙醇溶液洗剂2-3次。 在强烈搅拌下,把所得到的沉淀加入到pH=13.6的含有有机碱的溶液中,在100 °C搅拌24小时,得到半透明的胶体。

将得到胶体装入高压釜(填充度小于80%)。在200 oC水热处理12小时。

水热处理后,得乳白色混合物并伴有鱼腥味,这表明有机碱分解为了胺类化合物。将高压釜处理后的TiO2胶体连同沉淀一起倒入烧杯,经50 oC浓缩至原来的1/5,加入相当于TiO2量20%-30%的聚乙二醇20,000及几滴Triton X-100,搅拌至均匀,得稳定的TiO2纳晶浆体。

3.2 纳晶薄膜电极的制备 将洗净的导电玻璃四边用透明胶带覆盖,通过控制胶带的厚度和胶体的浓度来控制膜的厚度[12],中间留出约1*1 cm2空隙,将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小粒径的纳晶TiO2胶体用玻片均匀的平铺在空隙中。空气中自然晾干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50 ?C热处理30分钟,使TiO2固化并烧去聚乙二醇等有机物,冷却至80 ?C,经过仪器测量,薄膜的平均厚度在6微米左右。

将获得的纳晶多孔薄膜浸泡于N3染料溶液中24小时,使染料充分地吸附在TiO2上,取出后用乙醇浸泡3-5分钟,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染料,在暗处自然晾干,即得到染料敏化的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首先按上文所述制备纳晶多孔薄膜,制备的薄膜平均厚度在4.5微米左右,将其重新用透明胶带覆盖,把用TMAOH做胶溶剂的条件下制备的大粒径的纳晶TiO2浆体用玻片均匀的平铺在空隙中。

空气中自然晾干后,重新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50 ?C热处理30分钟,反射层的纳晶薄膜的平均厚度控制在1.5微米左右,热处理后即得双层纳晶薄膜。浸泡染料后即得双层纳晶薄膜电极。

3.3 DSSC 的组装 以染料敏化纳晶多孔TiO2薄膜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镀铂电极为对阴极[13],将染料敏化电极与对阴极用夹子固定,在其间隙中滴入以乙腈为溶剂、以0.5 mol/L LiI+0.05 mol/L I2+0.2mol/L TBP为溶质的液态电解质,封装后即得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4 光电性能测量 采用100 W氙灯作为太阳光模拟器,其入射光强Pin为100 mW/cm2。

在室温下进行测量,记录其短路电流ISC和开路电压VOC,并应用公式计算其填充因子ff和光电转换效率η。 3.5 表征与分析 采用 D8-advance 型X 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TiO2 的晶体结构,测试条件为:Cu Kα(λ=1.5405 ?),电压:40 KV,电流:40 mA。

扫描速度:6?/min,扫描范围:10?-80?。

4.有关光伏技术的应用领域的3000字论文

总体设计思路:拟在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为保障最大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方式安装,朝向正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阵列之间的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

根据客户初步提供年用电为32度,根据最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和计算,初步可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为16块,总装机容量为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为59.189平方米。

在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方面,设计了32度安装方式,32度倾角可实现单位装机容量的全年最大发电量,尽量大的利用屋顶有效使用面积,从而获得较大的屋顶发电效率。

预计年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日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

电网接入方案:屋面光伏组件经一定数量的串联升压后通过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分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将光伏所发的直流电逆变为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后,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回路(在原配电柜中增加光伏回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不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

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

(一)太阳能利用概况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则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如下图:

(二)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光发电技术是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三)光伏系统发电的特点

- 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音;

- 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

- 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

-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 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

- 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

5.关于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的论文急用

太阳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可单独地作为光探测元件,例如在照像机中使用,主要是经过串联和并联,以获得所需的电压及电流来作为供电电源使用。太阳电池的外观就如一张薄的卡片或一片薄的玻璃片一样,与普通电池外观不同,它自身也不能储存电能,即没以有光时就不发电,如果晚上要用它,就要与蓄电池配合使用。

太阳电池的面积每100㎝2在强阳光下约产生1瓦的电,我们常说的1度电是1千瓦小时,也就是1千瓦这样的电池工作1小时才能产生1度电。 太阳电池发展概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视为迄今为止最美妙、最长寿和最可靠的发电技术。

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它另涉及半导体器件,既无运动部件,又无流动工质,因此,避免了机械维修和工质腐蚀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能源。 硅太阳电池的发展,始于1954年在,美国贝尔研究所试制成功,次年便被用做电信装置的电源,1958年又被美国首次应用和于“先锋1号”人造卫星。

宇宙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开发。与此同时,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特别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又大大加速了地面太阳电池的发展。

许多国家为开发、利用太阳能电池,为阳光发电的研究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迄今为止翱翔于太空的成千个飞行器中,大多数都配备了太阳能电池系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光伏技术开发利用的起点,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一门新的光伏科学与光伏工程。无论是在宇宙飞行中的应用,还是作为地面发电系统的应用,从开发速度、技术成熟性和应用领域来看,光伏技术都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

太阳电池作为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地面上逐渐得到推广。 太阳电池的成本及售价也在逐年下降,多年来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10-25%的增长率在增加。

199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70MW(兆瓦),我国为1。2MW,主要是用在太阳光照好的边远地区。

到2001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50MW,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实际产量已达到4。 5MW,累计安装量已超过20MW。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有许多边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7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

这些地区在短期内不可能靠常规电力解决用电问题,光伏发电则是解决分散农、牧民用电的理想途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光伏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须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须架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目前国际上大量使用的电池为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三种,这三种电池约各占1/3的市场,我国目前有7个太阳电池生产线,主要是生产单晶硅及非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也有少量生产。我国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在12-13%,多晶硅太阳电池在10%,非晶硅太阳电池在5-6%。

晶体硅太阳电池在研究上是朝着高效率化、薄片化、大面积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我国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参考价格为45元/瓦,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为25元/瓦,仍为常规能源的几倍,但在无电地区及拉线不方便的地方,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太阳能电池材料这方面的论文2500字以上word谢谢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

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中;大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为此,人们研制和开发了太阳能电池。

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于转换反应,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1、硅太阳能电池;2、以无机盐如砷化镓III-V化合物、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大阳能电池;4、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 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1、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②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3、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4、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这也是太阳能电池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 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其它村料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也愈来愈显示出诱人的前景。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趋势。 1 硅系太阳能电池 1。

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硅系列太阳能电池中,单晶硅大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 高性能单晶硅电池是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硅材料和相关的成热的加工处理工艺基础上的。

现在单晶硅的电地工艺己近成熟,在电池制作中,一般都采用表面织构化、发射区钝化、分区掺杂等技术,开发的电池主要有平面单晶硅电池和刻槽埋栅电极单晶硅电池。提高转化效率主要是靠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处理和分区掺杂工艺。

在此方面,德国夫朗霍费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该研究所采用光刻照相技术将电池表面织构化,制成倒金字塔结构。

并在表面把一13nm。厚的氧化物钝化层与两层减反射涂层相结合.通过改进了的电镀过程增加栅极的宽度和高度的比率:通过以上制得的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3%,是大值可达23.3%。

Kyocera公司制备的大面积(225cm2)单电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9.44%,国内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也积极进行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研制的平面高效单晶硅电池(2cm X 2cm)转换效率达到19。79%,刻槽埋栅电极晶体硅电池(5cm X 5cm)转换效率达8。

6%。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受单晶硅材料价格及相应的繁琐的电池工艺影响,致使单晶硅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要想大幅度降低其成本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节省高质量材料,寻找单晶硅电池的替代产品,现在发展了薄膜太阳能电 池,其中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典型代表。 1.2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厚度350~450μm的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锭上锯割而成。

因此实际消耗的硅材料更多。为了节省材料,人们从7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廉价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但由于生长的硅膜晶粒大小,未能制成有价值的太阳能电池。

为了获得大尺寸晶粒的薄膜,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

此外,液相外延法(LPPE)和溅射沉积法也可用来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 化学气相沉积主要是以SiH2Cl2、SiHCl3、Sicl4或SiH4,为反应气体,在一定的保护气氛下反应生成硅原子并沉积在加热的衬底上,衬底材料一般选用Si、SiO2、Si3N4等。

但研究发现,在非硅衬底上很难形成较大的晶粒,并且容易在晶粒间形成空隙。 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是先用 LPCVD在衬底上沉炽一层较薄的非晶硅层,再将这层非晶硅层退火,得到较大的晶粒,然后再在这层籽晶上沉积厚的多晶硅薄膜,因此,再结晶技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固相结晶法和中区熔再结晶法。

多晶硅薄膜电池除采用了再结晶工艺外,另外采用了几乎所有制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技 术,这样制得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德国费莱堡太阳能研究所采用区馆再结晶技术在FZ Si衬底上制得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为19%,日本三菱公司用该法制备电池,效率达16。

42%。 液相外延(LPE)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硅熔融在母体里,降低温度析出硅膜。

美国Astropower公司采用LPE制备的电池效率达12.2%。 中国光电发展技术中心的陈哲良采用液相外延法在冶金级硅片上生长出硅晶粒,并设计了一种类似于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称之为“硅粒”太阳能电池,但有关性能方面的报道还未见到。

多晶硅薄膜电池由于所使用的硅远较单晶硅少,又无效率衰退问题,并且有可能在廉价衬底材料上制备,其成本远低于单晶硅电池,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1。

3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开发太阳能电池的两个关键问题就是:提高转换效率和 降低成本。由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

7.光电池的发展及应用论文

光电池是采用激光光源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再通过光纤传输送到光电转换器,由光电转换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从而给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供电。

光电池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激光驱动电路。 2. 自动温度控制电路。

3. 激光器。 4. 光电转换器。

5. 监测反馈回路。 特点: 1、激光驱动电路:由于激光器是低压工作器件,容易受到静电或电流变化的影响而损坏,为了保护激光器,电路中采用了限流、防止浪涌冲击的恒流驱动。

2、自动温度控制电路:激光器的发光波长和输出功率都随温度而变化,因此为了系统的稳定工作,采用了半导体制冷技术,使光功率及波长稳定,同时延长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3、监测反馈回路:通过监测远程单元的工作电流来自动调节激光器的功率以获得适当的输出光能,比如:在冬季低温时,可以自动调低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以延长激光器的工作寿命。

4、本地单元的供电和用电端的输出功率依用户的要求设计。 5、光电池具有良好的抗电磁辐射干扰性能,可靠性高,可为高压输变电、医疗、航空以及需严格防爆的场合提供安全、洁净的电能。

我公司与日本合作开发的光电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

8.太阳能的利用论文

太阳能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

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

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

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

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

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计划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

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40%—50%。

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

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采暖。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 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

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

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计划,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计划”的协助下,在全国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计划,整个计划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计划。

太阳能发电计划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97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 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

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

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

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

9.本人要写一篇论文,关于太阳能光伏的,有谁能提供一些资料,将万分

什么是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太阳能电池发电历史 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太阳光伏发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比计算机和光纤通讯的发展要慢得多。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特别强烈,而常规能源还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90年代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促进了太阳光伏发电的发展。其发展过程简列如下: 1839年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即“光伏效应”。

1876年 亚当斯等在金属和硒片上发现固态光伏效应。 1883年 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用作敏感器件。

1930年 肖特基提出Cu2O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同年,朗格首次提 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1年 布鲁诺将铜化合物和硒银电极浸入电解液,在阳光下启动了一个电动机。 1932年 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电池。

1941年 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 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效率为6%。

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 1955年 吉尼和罗非斯基进行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优化设计。

同年,第一个光电航标灯问世。美国RCA研究砷化镓太阳电池。

1957年 硅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58年 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

1959年 第一个多晶硅太阳电池问世,效率达5%。 1960年 硅太阳电池首次实现并网运行。

1962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3%。 1969年 薄膜硫化镉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72年 罗非斯基研制出紫光电池,效率达16%。 1972年 美国宇航公司背场电池问世。

1973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15%。 1974年 COMSAT研究所提出无反射绒面电池,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8%。

1975年 非晶硅太阳电池问世。同年,带硅电池效率达6%~%。

1976年 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0%。 1978年 美国建成100kWp太阳地面光伏电站。

1980年 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 1983年 美国建成1MWp光伏电站;冶金硅(外延)电池效率达11.8%。

1986年 美国建成6.5MWp光伏电站。 1990年 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

1995年 高效聚光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32%。 1997年 美国提出“克林顿总统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2010年以前为100万户,每户安装3~5kWp。

光伏电池。有太阳时光伏屋顶向电网供电,电表反转;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电表正转。

家庭只需交“净电费”。 1997年 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池。

1997年 欧洲联盟计划到2010年生产37亿Wp光伏电池。 1998年 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

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的产量继续提高,达到了200万千瓦。近5年来,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年增长速度为1-3倍,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2年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5%。

商业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也从3年前的13%-14%提高到16%-17%。 因美国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迅速向全球蔓延,致使部分金融机构轰然倒塌,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石油价格大幅下滑。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近年发展迅速,成为政府重视、股市活跃、风投青睐、各行各业蜂涌相聚的世界太阳谷。由于设备、原料和市场三头在外,它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际市场存在很大依存度。

随着这场金融危机特别是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对中国光伏发电业的投资资金、出口订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但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的巨大影响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得到消化。长远来看,世界光伏市场的政策推动力依然存在,光伏产业的市场成长依然强劲。

注:更多资料,请参考光电新闻网,里面有太阳能光伏频道专讲的。

太阳能电池及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PLC应用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求机电一体化PLC方面毕业论文一篇)

1.求机电一体化PLC方面毕业论文一篇

机械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PLC实现方法研究-硬件部分(完整一套设计,有说明书:论文,图纸) 演示(更新).ppt 开题报告.doc 论文A(更新).doc 大学毕业论文-选题指南.doc 文献综述1.doc 中期报告[1].doc 目 录 1 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5 1.1 系统的硬件组成概述………………………………………………………5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5 1.3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驱动……………………………………………6 1.4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8 2 系统硬件的选择及使用…………………………………………………9 2.1 系统硬件配置…………………………………………………………… 9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及应用…………………………………………… 11 2.3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使用……………………………………………… 13 2.4直流电机的驱动………………………………………………………… 15 3 系统基本参数测试……………………………………………………… 15 3.1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参数测试……………………………………………15 3.2可编程控制器输出端参数测试……………………………………………15 3.3步进驱动器端口参数测试…………………………………………………16 4 系统模块测试………………………………………………………………16 4.1 横轴、竖轴步进电机驱动测试……………………………………………16 4.2 底座、手爪直流电机驱动测试……………………………………………17 4.3 接近开关、旋转码盘功能测试……………………………………………18 4.4 微动开关功能测试…………………………………………………………19 5 系统联机测试………………………………………………………………20 6 结束语……………………………………………………………………… 21 7参考文献…………………………………………………………………… 21 8附录………………………………………………………………………… 22 8.1 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参数…………………………………………22 8.2 DS2Y-S-DC24V继电器技术参数………………………………………… 23 9谢辞……………………………………………………………………………24 摘 要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危害,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及生命。

自从机械手问世以来,相应的各种难题迎刃而解。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搬运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自动线。

机械手一般由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制成,以适应现场恶劣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情况下它就可以称为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所用机械部件有滚珠丝杠、滑轨、气控机械抓手等。电气方面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编程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直流电机、光电传感器、开关电源、电磁阀、旋转码盘、操作台等部件。

可编程控制器发出两路脉冲到步进电机驱动器,分别驱动横轴、竖轴的步进电机运转;直流电机拖动底座和手爪的旋转;接近开关、微动开关、旋转码盘将位置信号反馈给主机,由主机发出指令来实现对手臂的伸缩、上下、转动位置的控制;主机发信号到气动电磁阀,以控制手爪的张合来抓放物体。本设计可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机械手;步进电机;步进驱动器;脉冲;传感器;直流电机。

2.跪求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题目Plc在楼宇智能化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

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

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

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 O P技术和智能化。

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

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 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

3.求机电一体化关于PLC论文的题目

1.光轴生产线专用气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2.四自由度多用途气动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控制实现 3.井下胶带输送集成控制 4.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5.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6.机械毕业设计:冲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7.机械毕业设计: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8.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9.矸石制浆材料工业生产线系统设计 10.船舶辅助机械PLC控制系统设计 11.工业机械手模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12.专用榫齿铣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14.超厚玻璃掰边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15.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16.机械电子毕业设计: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论文含cad图纸下载 17.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 18.PLC电梯控制 19.PLC对C650普通车床的电气改造设计 20.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S7-200) 21.五层五站电梯PLC控制 (三菱PLC) 22.电梯PLC控制设计 23.锅炉辅助系统的PLC设计 (plc毕业论文) 24.PLC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 25.S7-200PLC在水厂虹吸刮泥机系统中的应用 26.PLC在景杆和灯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7.大型商厦观光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8.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 29.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0.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31.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2.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33.洗衣粉生产线的包装系统设计 34.抽水泵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5.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36.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 37.饮料灌装机的PLC程序设计 38.无模压力成形机电机PLC控制设计 39.霓虹灯广告屏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40.啤酒桶清洗机设计 41.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 42.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 43.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 44.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

4.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6000字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

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3.1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

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3.2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

5.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论文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文章概述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分析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出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的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发展进程;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面向应用的跨学科技术,是机械、微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

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飞速,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日新月异。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

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 6.伺服传动技术: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1.数控机床问世: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已50个年头。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1999年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2.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经过3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包括设计、制造、包装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3.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于工业: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制造业开发一种Modular DigitalController(MODICON)取代继电控制盘。

MODICON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商业生产的PLC.70年代是PLC崛起,并首先在汽车工业获得大量应用。80年代是它走向成熟,全面采用微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

90年代又开始了PLC的第三个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进入了第四阶段。

其特征是:在保留PLC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面向现场总线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的通信接口,如以太网、高速串口;采用各种相关的国际工业标准和一系列的事实上的标准;从而使PLC和DCS这些原来处于不同硬件平台的系统,正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程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建立同一硬件平台,运用同一个操作系统、同一个编程系统,执行不同的DCS和PLC功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EIC三电一体化。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以激光技术为首的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它集中了固体物理、波导光学、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和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科研成就,成为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自然结合与扩展、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1.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2.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

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

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4.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

6.求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论文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文章概述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分析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出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的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发展进程;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面向应用的跨学科技术,是机械、微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

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飞速,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日新月异。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

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 6.伺服传动技术: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1.数控机床问世: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已50个年头。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1999年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2.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1965年,经过30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包括设计、制造、包装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3.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于工业: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制造业开发一种Modular DigitalController(MODICON)取代继电控制盘。

MODICON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商业生产的PLC.70年代是PLC崛起,并首先在汽车工业获得大量应用。80年代是它走向成熟,全面采用微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

90年代又开始了PLC的第三个发展时期。90年代后期进入了第四阶段。

其特征是:在保留PLC功能的前提下,采用面向现场总线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开放的通信接口,如以太网、高速串口;采用各种相关的国际工业标准和一系列的事实上的标准;从而使PLC和DCS这些原来处于不同硬件平台的系统,正随着计算技术、通信技术和编程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建立同一硬件平台,运用同一个操作系统、同一个编程系统,执行不同的DCS和PLC功能。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EIC三电一体化。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以激光技术为首的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它集中了固体物理、波导光学、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和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科研成就,成为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自然结合与扩展、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1.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2.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

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

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4.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

7.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

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北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1.北京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重点 (1)大力采用模糊技术,工业炉窑改造应上新台阶 国内外成功的范例表明,应用模糊技术改造工业炉窑比单纯用计算机和PID技术好的多。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北京在改造工业炉窑时要大力推广应用模糊技术,到2000年,对应该进行改造但尚未改造的近250座工业炉窑要用模糊 技术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改造完毕,其中采用模糊技术改造要在80%。

(2)积极采用数控技术,机床高备改造要达新水平 对机床设备的改造重点应放在经济型数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上。根据需要和可能,到1995年,北京应该改造的机床设备(8420台)的改造率要达80%以上,到本世纪末要改造完毕。

(3)努力推广变频调速技术,风机电泵改造要攀新高度 风机、电泵采用变频调速后一般可节电2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几乎,北京要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

到1995年,应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的风机、电泵要改造完60%;到本世纪末,北京的风机、电泵和其它调速电机要普遍;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 (4)优先应用CAD/CAM技术,工业设计水平提高要有新目标 北京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慢,设计工作跟不上需求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北京工业系统CAD的应用率为17%,CAD的覆盖率为11%,到1995年应分别达到20%和15%,本世纪末,要力争分别达到55%和45%。 2.北京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到1995年全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应不少于800种,2000年,应不少于2000种,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率分别达到25%和60%。

(2)单项目标: ·机床数控化率:1995年,产量数控化率达5%,产值数控化率达16%;2000年,分别达12%和40%。 ·汽车电子化程度:1995年,平均每辆汽车上装用和电子产品的费用不少于1000元,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到2000年分别不少于3000元,不低于8%。

·PLC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开发能力要稳居全国首位;“九五”北京要成为全国主要的PLC生产基地之一。 ·“电力电子”开发生产能力:“八五”期间掌握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批量生产技术和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技术。

“九五”期间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生产要形成经济批量。在电力电子产品应用方面,“八五”期间,开关电源、高频电源、逆变电源要成为拳头产品;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要达到批量生产程度;高频电子镇流器要能出口创汇;“九五”,北京要形成一个具有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装置研制、生产、开发、推广综合配套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模糊控制器的开发生产能力:“八五”要把北京建成全国模糊技术控制器的开发生产基地,开发出用于工业炉窑改造,压力、温度、流量控制的模糊技术控制系统典型产品来;交逐步将模糊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1995年,空调器、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产品模糊控制器的普及率要分别达到15、20%、5%、15%、8%左右。

到本世纪末,北京家用电器模糊技术普及率要达到50%以上。 ·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微机控制多色印刷机要稳居全国第一;电子医疗仪器的开发、生产争取在“八五”有较大突破,“九五”在品种和产量上全国领先;在“八五”期间,以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为代表的发电设备要形成综合配套能力,打出规模效益来;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要上品种、上批量……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北京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

如果北京完成好上面所建议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两方面的目标,那么,到本世纪末,北京就会形成一个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其中,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印刷系统、新型电子医疗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机电一体化装备销售额可超过150亿元;“电力电子”的销售额可超过20亿元;PLC模糊控制器等销售额可超过15亿元;汽车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轻工民用电器产品销售额可超过25亿元。

机电一体化产业不仅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

8.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主题词:机电一体化、对策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

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

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

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

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

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四、北京发展“机电一体化”而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前者是面上的工作,普及工作;后者是提高工作,深层次工作。

(一)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北京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1)在700余家北京市属工业系统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用微电子技术改造机床设备、工业窑炉、风机电泵、生产过程的任务还未完成需要量的一半。 (2)北京工业系统还有2000余台机床设备亟需用微电子技术进行改造;在已改造的近6500台机床设备中,大约有15%需进一步改造。

(3)北京工业系统尚有近250座工业炉窑亟需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且610座已改造过的工业炉窑也很有进一步应用模糊技术进行二次改造的必要。 (4)北京工业系统CAD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北京工业品设计,CAD应用率仅17%(而美、日等国已超过85%;国内先进地区也超过了30%);CAD的覆盖率才达到11%(而全国CAD应用工程领导小组指出,“八五”期间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5%,中小型骨干企业要达到15%—20%;到“九五”时,按国务委员宋健的要求,基本上要甩掉绘图板)。 (5)北京工业系统共有改造价值的各种风机电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尚49万多千瓦用变调速技术进行改造的任务,占总任务量的99.5%左右。

PLC应用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光伏技术及应用毕业论文(有关光伏技术的应用领域的3000字论文)

1.有关光伏技术的应用领域的3000字论文

总体设计思路:拟在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为保障最大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方式安装,朝向正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阵列之间的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

根据客户初步提供年用电为32度,根据最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和计算,初步可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为16块,总装机容量为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为59.189平方米。

在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方面,设计了32度安装方式,32度倾角可实现单位装机容量的全年最大发电量,尽量大的利用屋顶有效使用面积,从而获得较大的屋顶发电效率。

预计年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日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

电网接入方案:屋面光伏组件经一定数量的串联升压后通过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分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将光伏所发的直流电逆变为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后,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回路(在原配电柜中增加光伏回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不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

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

(一)太阳能利用概况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则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如下图:

(二)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光发电技术是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三)光伏系统发电的特点

- 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音;

- 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

- 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

-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 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

- 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

2.光伏发电技术论文1000字

总体设计思路:拟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保障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式安装朝向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阵列间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根据客户初步提供用电32度根据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计算初步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16块总装机容量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59.189平米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面设计32度安装式,32度倾角实现单位装机容量全发电量尽量利用屋顶效使用面积获较屋顶发电效率预计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电网接入案:屋面光伏组件经定数量串联升压通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光伏所发直流电逆变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交流电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路(原配电柜增加光伏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交流配电线路给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太阳能利用概况太阳能各种再能源重要基本能源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自太阳能广义说太阳能包含各种再能源太阳能作再能源种则指太阳能直接转化利用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利用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称太阳能热发电属于技术领域;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图:(二)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发电技术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利用半导体器件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指光照使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同部位间产电位差现象(三)光伏系统发电特点- 没转部件产噪音;- 没空气污染、排放废水;- 没燃烧程需要燃料;-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运行靠性、稳定性;- 根据需要容易扩发电规模。

3.求关于太阳能光伏的论文

太阳能电池工艺简介及厂房建设总结 我公司从02年开始,先后承接过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行业主流公司的一系列项目(从硅片制造到组件生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二次配,我公司无疑已成为业内承接太阳能电池生产厂房的最专业公司。

我自己还见证了以上某项目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甚至停产改造的所有过程,也曾去过兄弟太阳能项目,通过现场的亲历和对这些公司施工图的研读,对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及厂房及建设略知一二,愿在此与大家探讨。 一、工艺简介 在上一次《太阳能电池的一些资讯》中,对于生产原理,我已经做过叙述,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一般分为:扩散前清洗、扩散、扩散后清洗、刻蚀、PECVD,丝网印刷,烧结,分类检测和封装。

扩散前清洗的目的在于制绒,就是把相对光滑的原材料硅片的表面通过强酸和强碱腐蚀,使其凸凹不平,变得粗糙,形成漫反射,减少直射到硅片表面的太阳能的损失。相关设备有无锡瑞宝,德国RENA,深圳捷佳创,这些设备中最好的是RENA,因为他不光卖设备,还卖制绒工艺的专利。

所使用的介质有HF,HCL,HNO3,NaOH,Na2SiO3和乙醇等。动力源有自来水,纯水,压缩空气,氮气,工艺冷却水,废水,热排风和酸排风。

扩散的目的在于形成PN结。硅片含硼,是P型结物质,需要往里面掺杂磷,使电子发生移动,形成PN结空穴。

所使用的介质有POCL3,N2,O2。动力源有压缩空气,氮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和有机排风。

使用的设备是高温扩散炉,厂商有SVCS,TEMPRESS,长沙48所等。该道工艺有洁净要求,需要在洁净室内运行。

因为扩散炉内的石英管需要清洗,所以需要增加一种石英管清洗机。 扩散后清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扩散时形成的磷硅玻璃,即SiO2和 P2O5的混合物,所以扩散后清洗机又叫做去磷硅玻璃清洗机。

动力源有氮气,压缩空气,纯水,HF,热排风,酸排风,废水等。设备有深圳捷佳创。

刻蚀的目的在于把硅片的边缘PN结断开,防止短路。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设备几乎都是长沙48所的。

动力源有CF4,N2,NH3,热排风,有机排风。 PECVD的目的在于镀氮化硅薄膜,增加折射率,同时掺杂H元素,使缺陷减少,还可以保护硅片。

所用设备有德国的ROTH&RAW平板式PECVD设备,还有CENTROTHERMO的管式PECVD设备。动力源有SiH4,NH3,氮气,压缩空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硅烷排风等。

丝网印刷的目的在于印刷导电电极。先印背面,再印正面。

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设备是意大利的BACCINI印刷线。动力源有真空,压缩空气,热排风,有机排风等。

烧结的目的是把电极烧结在PN结上。高温烧结可以使电极穿透氮化硅膜,形成合金。

所用设备有美国DESPACH等。动力源有压缩空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有机排风等。

分类检测的目的在于把电池片按照效率进行分类。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设备是意大利的BACCINI检测仪。

动力源有真空,压缩空气。 最后一道工艺就是热塑包装。

二、厂房建设经验总结 一条年产量25MW的生产线,设备占地至少需要1100平方米,而国内厂商一般很少有只计划一条线的公司,所以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净面积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按照16小时甚至24小时生产来计算,工艺人员不下于百人,所以相应的办公室,更衣间,食堂,宿舍,卫生间等设施都不能太小。

外线动力站(制冷,供热,纯水,空压,真空,空调,工艺冷却水,消防,变配电,自控,通讯等)房总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厂房和动力站房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建筑的,也有钢结构加金属复合板单层建筑的,但布置工艺和动力设备的楼层,因管线众多,层高都较大,至少是7米。

以下经验总结均以50MW生产线为例。 电源是整个工厂的首要条件,仅工艺和动力设备用电功率就在1800KW左右,必须有可靠的电能供应。

PECVD设备,制冷机,空压机,空调风机和循环水泵是用电功率较大的设备。 工艺纯水的用量在15吨/小时左右,水质标准都要达到中国电子级水的技术指标GB/T11446.1-1997中EW-1级。

工艺冷却水用量也在15吨/小时左右,水质中微粒粒径不宜大于10微米,供水温度宜在15-20℃,供水压力5巴左右,应有可靠的温度,供水压力控制,最好采用变频泵。 压缩空气用量在400NM3/H左右,如果空气品质要求较高,如需要达到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的1级甚至更高要求,建议使用无油空压机。

如果露点温度要求苛刻,干燥机建议使用组合式。真空排气量在300M3/H左右,水环式真空泵虽然便宜,但是效率下降的也快,不推荐使用。

氮气和氧气如果靠近大的气体供应站,一般采用液体储罐供应的方式,初投资低,氮气储罐20立方米左右,氧气10立方米足够。特殊气体如硅烷等,考虑安全因素,单独设置一个特气间还是很有必要的。

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则视具体土建情况而言,可以采取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集中处理,也可以采用干盘管进行分散处理。生产车间出扩散区外,温湿度均只要满足人体舒适性即可,建议冬夏能有一定变化,这样既可节能,又让人能适应室内外温度变化,不易感冒。

扩散区由于对洁净度要求较高,需要设计独立。

4.关于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的论文急用

太阳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可单独地作为光探测元件,例如在照像机中使用,主要是经过串联和并联,以获得所需的电压及电流来作为供电电源使用。太阳电池的外观就如一张薄的卡片或一片薄的玻璃片一样,与普通电池外观不同,它自身也不能储存电能,即没以有光时就不发电,如果晚上要用它,就要与蓄电池配合使用。

太阳电池的面积每100㎝2在强阳光下约产生1瓦的电,我们常说的1度电是1千瓦小时,也就是1千瓦这样的电池工作1小时才能产生1度电。 太阳电池发展概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视为迄今为止最美妙、最长寿和最可靠的发电技术。

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它另涉及半导体器件,既无运动部件,又无流动工质,因此,避免了机械维修和工质腐蚀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能源。 硅太阳电池的发展,始于1954年在,美国贝尔研究所试制成功,次年便被用做电信装置的电源,1958年又被美国首次应用和于“先锋1号”人造卫星。

宇宙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开发。与此同时,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特别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又大大加速了地面太阳电池的发展。

许多国家为开发、利用太阳能电池,为阳光发电的研究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迄今为止翱翔于太空的成千个飞行器中,大多数都配备了太阳能电池系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光伏技术开发利用的起点,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一门新的光伏科学与光伏工程。无论是在宇宙飞行中的应用,还是作为地面发电系统的应用,从开发速度、技术成熟性和应用领域来看,光伏技术都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

太阳电池作为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地面上逐渐得到推广。 太阳电池的成本及售价也在逐年下降,多年来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10-25%的增长率在增加。

199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70MW(兆瓦),我国为1。2MW,主要是用在太阳光照好的边远地区。

到2001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50MW,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实际产量已达到4。 5MW,累计安装量已超过20MW。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有许多边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7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

这些地区在短期内不可能靠常规电力解决用电问题,光伏发电则是解决分散农、牧民用电的理想途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光伏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须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须架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目前国际上大量使用的电池为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三种,这三种电池约各占1/3的市场,我国目前有7个太阳电池生产线,主要是生产单晶硅及非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也有少量生产。我国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在12-13%,多晶硅太阳电池在10%,非晶硅太阳电池在5-6%。

晶体硅太阳电池在研究上是朝着高效率化、薄片化、大面积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我国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参考价格为45元/瓦,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为25元/瓦,仍为常规能源的几倍,但在无电地区及拉线不方便的地方,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光伏发电毕业论文怎么写

具体如下: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着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6.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及前景怎么写论文目录

参考《2016-202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光伏发电相对比较成熟,近几年光伏市场装机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光伏发电以太阳能电池技术为核心,目前太阳能电池从技术上主要分为3类:以晶硅电池为代表的第1代太阳能电池,以硅基薄膜、CdTe、CIGS电池等为代表的第2代薄膜电池和以GaAs叠层电池为代表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光伏市场主要是以第1代和第2代电池为主。

然而,晶硅电池成本较高,且由于硅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其光电转换效率很难再有提高。薄膜电池本身效率偏低、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光伏市场在稳定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总结了其中3种主流技术的指标及特点。从技术优点和环境利用优势来看,CPV技术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规模化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等特点,是未来大规模建造大型高效光伏电站的理想技术。而晶硅和薄膜电池更适用于较小型的家用、商用发电系统和BIPV等。长远来看,CPV、晶硅、薄膜电池技术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成本的比拼,它们将扬长避短,应用于不同方向并长期共存。

7.新能源技术论文

嗯。。..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核能技术。核能有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裂变能是指重元素(如铀、钍)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叫原子能。核聚变能是指轻元素(如氘、氚)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核能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发电,也可以供热。核能的最大优点是无大气污染,集中生产量大,可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料。①核裂变技术,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建成以后,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建成400多个核电站,发电量占全世界16%。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引进技术建成的是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80万千瓦。核电站同常规火电站的区别是核反应堆代替锅炉,核反应堆按引起裂变的中子不同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由于热中子堆比较容易控制,所以采用较多。热中子堆按慢化剂、冷却剂和核燃料的不同,有轻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石墨水冷堆,这些堆型各有优点,目前一般采用轻水堆较多。快中子反应堆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铀资源,热中子堆只能利用天然铀中2%的左右的铀,而快中子增值堆可以利用60%以上。②核聚变技术,这是在极高温度下把两个以上轻原子核聚合,故叫热核反应。由于聚变核燃料氘在海水中储量丰富,几乎人类可用之不尽。可以说,世界人类永恒发展的能源保证是核聚变能。

(2)太阳能技术。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比较成熟,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锅炉烧蒸汽发电、太阳能制冷、太阳能聚焦高温加工、太阳灶等,在工业和民用中应用较多;②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通过太阳能光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直流电),主要是光电池制造技术,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硫化镉和砷化锌电池许多种。这种发电技术利用最方便,但大功率发电成本太高。③光化学转换技术,利用太阳能光化学电池把水电解分离产生氢气,氢气是很干净的燃料。

(3)风能技术。风能是一种机械能,风力发电是常用技术,目前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机为3200千瓦,风机直径97.5米,安装在美国夏威夷。我国风力发电装机总共20万千瓦,最大风力发电机为120千瓦。

(4)生物质能技术。这是利用动植物有机废弃物(如木材、柴草、粪便等)的技术。①热化学转换技术,把木材等废料通过气化炉加热转换成煤气,或者通过干馏将生物质变成煤气、焦油和木炭;②生物化学转换技术,主要把粪便等生物质通过沼气池厌气发酵生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技术在我国农村得到较好应用,工业沼气技术也开始应用。③生物质压块成型技术,把烘干粉碎的生物质挤压成型,变成高密度的固体燃料。

(5)氢能技术。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6)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地热蒸汽有较高压力和温度,可直接通过蒸汽轮机发电;地热热水最好是梯级利用,先将高温地热水用于高温用途,再将用过的中温地热水用于中温用途,然后再将用过的低热水再利用,最后用于养鱼、游泳池等。

(7)潮汐能技术。潮汐发电技术是低水头水力发电技术,容量小,造价高。我国海岸线长达14000公里,有丰富潮汐能。据估算,全国可开发利用潮汐发电装机容量为2800万千瓦,年发电700亿千瓦时。

8.太阳能的利用论文

太阳能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

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

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

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

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

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计划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

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40%—50%。

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

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采暖。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 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

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

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计划,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计划”的协助下,在全国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计划,整个计划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计划。

太阳能发电计划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97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 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

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

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

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

9.写一篇关于新能源的论文有摘要,题目,参考文献什么的3000字到4?

未来广泛应用的新能源 ---生物质能与核能 能源是人类藉以克服困难,维持生存的原动力,譬如太阳给我们光热,风吹动风车可以发电,燃烧汽油可用以推动汽车,使用瓦斯可以烹调、取暖,凡此种种如太阳、风、汽油、瓦斯等都是能源。

近年来,无论核分裂、核融合和太阳能的研究发展,均呈现出一片蓬勃景象,但今日能源供应市场燃料其蕴藏量有限且日益枯竭、分布不均,使用时又污染严重,鉴於目前已经投置的生产设备和应用技术,预计主能源维持在能源主流的地位直至本世纪之末,因此人类当务之急便是寻求更好用的燃料,并加紧改良现有能源的利用技术。 下面是未来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新能源。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而所谓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 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 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 而来的。

1、生物质能的特点 1) 可再生性生物质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2) 低污染性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 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3) 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4) 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 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十倍。

2、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 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 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 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3、生物质能的利用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 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垃圾及藻类等,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 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 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 源,现代生物质能的利用是通过生物质的厌氧发酵制取甲烷,生物油和生物炭,用生物质制造乙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能源植物,发展能源农场。

4、生物质能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21 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 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中国 80%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

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1998 年农村生活用能总量 3。

65 亿吨标煤,其中秸秆和薪柴为 2。07 亿吨标煤,占 56。

7%。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新能源之核能 核能是核裂变能的简称。多年以前50科学家在的一次试验中发现铀-235 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能分裂,在放出 2—3 个中子的同时伴随着一种 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比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大的多,这就是我们今天 所说的核能。

核能的获得途径主要有两种,即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核聚 变要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例如相同数量的氘和铀-235 分别进行聚 变和裂变,前者所释放的能量约为后者的三倍多。被人们所熟悉的原子弹、核电站、核反应堆等等都利用了核裂变的原理。

只是实现核聚变的条件要 求的较高,即需要使氢核处于几千万度以上的高温才能使相当的核具有动 能实现聚合反应。 1、核能利用— 核电站 目前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绝对优势,但此种能源 不仅燃烧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它燃烧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容易造成 "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年升高,造成气候异常,加速土地沙漠化过程,给社会经济的可。

10.详细介绍光伏材料制作与应用专业

专业名称: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专业代码:550110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电池所需的材料基础知识和相关测试技术基础。

掌握光伏材料性能、结构与制备处理技术及运用能力,掌握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了解相关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知识,了解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应用技术。侧重培养在光伏材料、光伏电池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技术管理、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方面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太阳能光伏材料、半导体物理器件,硅材料制备与加工,太阳能电池生产和质量检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光伏工程应用等光伏产业方面的工作。三、专业培养要求(一)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较为系统的掌握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等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太阳能光伏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表面科学,硅材料科学与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等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包括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发电技术,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二)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和基本加工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2、具有光伏材料制备工艺、材料产品分析检测、材料产品质量控制等基本技术;掌握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基本工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测试,太阳能电池封装以及光伏系统的发电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3、具有光伏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光伏材料行业发展的现状、动态和前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沟通、筹划能力。

(三)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1、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素养、诚实肯干、严谨细致;2、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3、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四、专业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太阳能电池材料、薄膜物理与技术、硅材料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表面科学、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晶圆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与军训、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光伏材料性能的测试、太阳能电池封装实习、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社会实践、汽车驾驶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六、职业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太阳能电池封装操作证、汽车驾驶证等。七、学制全日制三年。

光伏技术及应用毕业论文

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毕业论文(光伏发电技术论文1000字)

1.光伏发电技术论文1000字

总体设计思路:拟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保障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式安装朝向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阵列间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根据客户初步提供用电32度根据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计算初步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16块总装机容量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59.189平米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面设计32度安装式,32度倾角实现单位装机容量全发电量尽量利用屋顶效使用面积获较屋顶发电效率预计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电网接入案:屋面光伏组件经定数量串联升压通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光伏所发直流电逆变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交流电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路(原配电柜增加光伏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交流配电线路给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太阳能利用概况太阳能各种再能源重要基本能源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自太阳能广义说太阳能包含各种再能源太阳能作再能源种则指太阳能直接转化利用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利用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称太阳能热发电属于技术领域;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图:(二)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发电技术通转换装置太阳辐射能转换电能利用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利用半导体器件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指光照使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同部位间产电位差现象(三)光伏系统发电特点- 没转部件产噪音;- 没空气污染、排放废水;- 没燃烧程需要燃料;-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运行靠性、稳定性;- 根据需要容易扩发电规模。

2.有关光伏技术的应用领域的3000字论文

总体设计思路:拟在屋顶建设低压配电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接入内供电网络,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实现光伏新能源电力示范应用。为保障最大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光伏电池板采用固定倾角支架方式安装,朝向正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阵列之间的遮挡,并预留维护通道。

根据客户初步提供年用电为32度,根据最佳角度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和计算,初步可铺设太阳能电池组件205W(1580x808x50mm)为16块,总装机容量为3.28kwp,初步设计需要安装面积为59.189平方米。

在设计光伏组件安装倾角方面,设计了32度安装方式,32度倾角可实现单位装机容量的全年最大发电量,尽量大的利用屋顶有效使用面积,从而获得较大的屋顶发电效率。

预计年发电量: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日平均发电量按32度倾角设计11.066KWh。

电网接入方案:屋面光伏组件经一定数量的串联升压后通过直流防雷汇流装置分别接至1台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将光伏所发的直流电逆变为与区域内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后,经交流配电柜(含防 雷保护、发电量计量等)接入配电间光伏发电回路(在原配电柜中增加光伏回路)两相220V低压配电网,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实现光伏发电并入商场内部电网,北京市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设计概算包括光伏组件、光伏支架(不含基础钢架)、逆变设备、直流配电、交流配电、电缆、工程施工等。

二、光伏发电原理简介及特点

(一)太阳能利用概况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则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原理如下图:

(二)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光发电技术是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三)光伏系统发电的特点

- 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音;

- 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

- 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

-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 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

- 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

3.求关于太阳能光伏的论文

太阳能电池工艺简介及厂房建设总结 我公司从02年开始,先后承接过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行业主流公司的一系列项目(从硅片制造到组件生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二次配,我公司无疑已成为业内承接太阳能电池生产厂房的最专业公司。

我自己还见证了以上某项目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投产,甚至停产改造的所有过程,也曾去过兄弟太阳能项目,通过现场的亲历和对这些公司施工图的研读,对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及厂房及建设略知一二,愿在此与大家探讨。 一、工艺简介 在上一次《太阳能电池的一些资讯》中,对于生产原理,我已经做过叙述,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一般分为:扩散前清洗、扩散、扩散后清洗、刻蚀、PECVD,丝网印刷,烧结,分类检测和封装。

扩散前清洗的目的在于制绒,就是把相对光滑的原材料硅片的表面通过强酸和强碱腐蚀,使其凸凹不平,变得粗糙,形成漫反射,减少直射到硅片表面的太阳能的损失。相关设备有无锡瑞宝,德国RENA,深圳捷佳创,这些设备中最好的是RENA,因为他不光卖设备,还卖制绒工艺的专利。

所使用的介质有HF,HCL,HNO3,NaOH,Na2SiO3和乙醇等。动力源有自来水,纯水,压缩空气,氮气,工艺冷却水,废水,热排风和酸排风。

扩散的目的在于形成PN结。硅片含硼,是P型结物质,需要往里面掺杂磷,使电子发生移动,形成PN结空穴。

所使用的介质有POCL3,N2,O2。动力源有压缩空气,氮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和有机排风。

使用的设备是高温扩散炉,厂商有SVCS,TEMPRESS,长沙48所等。该道工艺有洁净要求,需要在洁净室内运行。

因为扩散炉内的石英管需要清洗,所以需要增加一种石英管清洗机。 扩散后清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扩散时形成的磷硅玻璃,即SiO2和 P2O5的混合物,所以扩散后清洗机又叫做去磷硅玻璃清洗机。

动力源有氮气,压缩空气,纯水,HF,热排风,酸排风,废水等。设备有深圳捷佳创。

刻蚀的目的在于把硅片的边缘PN结断开,防止短路。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设备几乎都是长沙48所的。

动力源有CF4,N2,NH3,热排风,有机排风。 PECVD的目的在于镀氮化硅薄膜,增加折射率,同时掺杂H元素,使缺陷减少,还可以保护硅片。

所用设备有德国的ROTH&RAW平板式PECVD设备,还有CENTROTHERMO的管式PECVD设备。动力源有SiH4,NH3,氮气,压缩空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硅烷排风等。

丝网印刷的目的在于印刷导电电极。先印背面,再印正面。

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设备是意大利的BACCINI印刷线。动力源有真空,压缩空气,热排风,有机排风等。

烧结的目的是把电极烧结在PN结上。高温烧结可以使电极穿透氮化硅膜,形成合金。

所用设备有美国DESPACH等。动力源有压缩空气,工艺冷却水,热排风,有机排风等。

分类检测的目的在于把电池片按照效率进行分类。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使用设备是意大利的BACCINI检测仪。

动力源有真空,压缩空气。 最后一道工艺就是热塑包装。

二、厂房建设经验总结 一条年产量25MW的生产线,设备占地至少需要1100平方米,而国内厂商一般很少有只计划一条线的公司,所以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净面积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按照16小时甚至24小时生产来计算,工艺人员不下于百人,所以相应的办公室,更衣间,食堂,宿舍,卫生间等设施都不能太小。

外线动力站(制冷,供热,纯水,空压,真空,空调,工艺冷却水,消防,变配电,自控,通讯等)房总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厂房和动力站房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建筑的,也有钢结构加金属复合板单层建筑的,但布置工艺和动力设备的楼层,因管线众多,层高都较大,至少是7米。

以下经验总结均以50MW生产线为例。 电源是整个工厂的首要条件,仅工艺和动力设备用电功率就在1800KW左右,必须有可靠的电能供应。

PECVD设备,制冷机,空压机,空调风机和循环水泵是用电功率较大的设备。 工艺纯水的用量在15吨/小时左右,水质标准都要达到中国电子级水的技术指标GB/T11446.1-1997中EW-1级。

工艺冷却水用量也在15吨/小时左右,水质中微粒粒径不宜大于10微米,供水温度宜在15-20℃,供水压力5巴左右,应有可靠的温度,供水压力控制,最好采用变频泵。 压缩空气用量在400NM3/H左右,如果空气品质要求较高,如需要达到压缩空气质量等级的1级甚至更高要求,建议使用无油空压机。

如果露点温度要求苛刻,干燥机建议使用组合式。真空排气量在300M3/H左右,水环式真空泵虽然便宜,但是效率下降的也快,不推荐使用。

氮气和氧气如果靠近大的气体供应站,一般采用液体储罐供应的方式,初投资低,氮气储罐20立方米左右,氧气10立方米足够。特殊气体如硅烷等,考虑安全因素,单独设置一个特气间还是很有必要的。

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则视具体土建情况而言,可以采取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集中处理,也可以采用干盘管进行分散处理。生产车间出扩散区外,温湿度均只要满足人体舒适性即可,建议冬夏能有一定变化,这样既可节能,又让人能适应室内外温度变化,不易感冒。

扩散区由于对洁净度要求较高,需要设计独立。

4.本人要写一篇论文,关于太阳能光伏的,有谁能提供一些资料,将万分

什么是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太阳能电池发电历史 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太阳光伏发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比计算机和光纤通讯的发展要慢得多。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特别强烈,而常规能源还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90年代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促进了太阳光伏发电的发展。其发展过程简列如下: 1839年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即“光伏效应”。

1876年 亚当斯等在金属和硒片上发现固态光伏效应。 1883年 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用作敏感器件。

1930年 肖特基提出Cu2O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同年,朗格首次提 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1年 布鲁诺将铜化合物和硒银电极浸入电解液,在阳光下启动了一个电动机。 1932年 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电池。

1941年 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 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效率为6%。

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 1955年 吉尼和罗非斯基进行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优化设计。

同年,第一个光电航标灯问世。美国RCA研究砷化镓太阳电池。

1957年 硅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58年 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

1959年 第一个多晶硅太阳电池问世,效率达5%。 1960年 硅太阳电池首次实现并网运行。

1962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3%。 1969年 薄膜硫化镉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72年 罗非斯基研制出紫光电池,效率达16%。 1972年 美国宇航公司背场电池问世。

1973年 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15%。 1974年 COMSAT研究所提出无反射绒面电池,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8%。

1975年 非晶硅太阳电池问世。同年,带硅电池效率达6%~%。

1976年 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0%。 1978年 美国建成100kWp太阳地面光伏电站。

1980年 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 1983年 美国建成1MWp光伏电站;冶金硅(外延)电池效率达11.8%。

1986年 美国建成6.5MWp光伏电站。 1990年 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

1995年 高效聚光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32%。 1997年 美国提出“克林顿总统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2010年以前为100万户,每户安装3~5kWp。

光伏电池。有太阳时光伏屋顶向电网供电,电表反转;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电表正转。

家庭只需交“净电费”。 1997年 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池。

1997年 欧洲联盟计划到2010年生产37亿Wp光伏电池。 1998年 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

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的产量继续提高,达到了200万千瓦。近5年来,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年增长速度为1-3倍,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2年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5%。

商业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也从3年前的13%-14%提高到16%-17%。 因美国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迅速向全球蔓延,致使部分金融机构轰然倒塌,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石油价格大幅下滑。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近年发展迅速,成为政府重视、股市活跃、风投青睐、各行各业蜂涌相聚的世界太阳谷。由于设备、原料和市场三头在外,它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际市场存在很大依存度。

随着这场金融危机特别是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对中国光伏发电业的投资资金、出口订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但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的巨大影响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得到消化。长远来看,世界光伏市场的政策推动力依然存在,光伏产业的市场成长依然强劲。

注:更多资料,请参考光电新闻网,里面有太阳能光伏频道专讲的。

5.光伏发电毕业论文怎么写

具体如下: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着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6.求太阳能光伏论文的材料内容

这个请参考:新能源影响的研究表明太阳能发电非常理想 一项根据能源使用的影响为未来能源排序的研究发现生物燃料是最糟糕的选项。

根据这项分析,使用乙醇导致了最多的气候破坏、空气污染、陆地和野生生物的破坏,以及化学废物。该研究称这是“首次对已经提出的全球变暖、空气污染和能源保障的大规模解决方案的全面比较性评估”,它考虑了利用11种不同的能源为3种新技术汽车提供能量的影响。

这些汽车使用电池、氢燃料电池或者乙醇燃料。 它权衡了它们对于全球变暖、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热污染(例如电厂把冷却液中的热传递给水)。

它还考虑了它们对于水资源供应、陆地使用、野生生物和资源可用性的影响。研究还考虑了对能源保障、核扩散、死亡率以及营养不良的间接影响。

该研究发现为电池汽车提供能量的风力发电的表现最佳。这一组合在7个问题上都表现最好,“包括最重要的问题——降低死亡率和气候破坏,”该研究的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气/能量项目的负责人Mark Jacobson说。

风电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能量的组合稍逊于前者。 居于第二层次的是利用太阳光伏发电或聚光太阳能发电(把大片太阳光聚集成高能量的光束)以及地热、潮汐和波浪发电的电力的电池汽车。

第三层次包括利用氢能源、核能、使用碳捕获和贮存技术的煤电厂提供电力的电池汽车。 两个液体燃料选项——玉米-E85和纤维素-E85乙醇——排在最后。

但是约旦原子能委员会的燃料循环委员Ned Xoubi说:“发展中国家急需能源。能获得的可持续的、廉价的、清洁的能源的最佳选择是核能。”

“它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能源之一,比风电成本更低,需要的土地更少。” 埃及开罗的国立研究中心的生物技术专家Magdi Tawfik Abdelhamid说:“没有科学理由把生物燃料放在最糟糕的能源选项的清单上。

发展中国家利用海藻生产生物燃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廉价、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它不会危及粮食安全。” 该研究发表在上月(12月1日)出版的《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中国太阳能发电遭遇现实困惑 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使之成为能源体系中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说是人类能源战略上的终极理想,而现实中,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市场化的利用,让阳光的照射成为现实可用的能源,却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未来的供电将从集中电源发展为分散又相互联系的电力系统,就像现在的互联网。

每家都利用太阳能独立发电,同时又通过线路与大型电网相连。当太阳能出现短缺的时候,可以通过电网获得补充;当自家电能过剩时还可以向电网传送电力。”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给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能源使用的理想画面。“那时,火电等常规能源将充当替补角色,人类面临的化石能源枯竭和环保问题将得到解决。

这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方向。” 对抗30亿吨年耗煤量的终极希望 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大院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院内的路灯都是太阳能照明,这样的路灯清洁、宁静,没有污染。

像这样的路灯,在发改委院内共有100千瓦。 “中国要解决自身发展的能源和环境矛盾问题,太阳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能源,它不仅是中国的未来能源,也是世界的未来能源。”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说:“目前,中国年消耗煤已经达到25亿吨,而我们必须把年耗煤量控制在30亿吨以内,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目前,国家在大力开发风能、水电等能源,按照科学测算,如果把风能和水电全部的潜能开发出来,依然难以满足未来能源需要。

因此,太阳能以其洁净持久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史立山说,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利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边远地区的人口用电,2002年至2003年通过政府投资50亿元建设太阳能发电,解决了1000个乡近200万人口用电问题;二是在城市中结合大型建筑建设一批分散并网的小型太阳能发电厂;三是利用西部比较丰富的沙漠、戈壁资源,建设一批太阳能发电站。

“伸手可得的温暖”在成本面前裹足 太阳是一个巨大无尽的能源之源,只要伸出手就能触碰到阳光的温暖,太阳能仿佛离我们很近。开发利用太阳能,使之成为能源体系中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说是人类能源战略上的终极理想,而现实中,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市场化的利用,让阳光的照射成为现实可用的能源,却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使用量很少,2007年年底发电装机只有10万千瓦。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光伏发展报告》预计,如能得到稳定的政策支持,到203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大型火电厂,不仅节约大量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最大的现实难题是成本,中国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是常规能源发电的十倍。”史立山说。

史立山分析说,太阳能发电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能源价格体系,最关键的是硅原料的价格。硅原料的价格占太阳能发电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近二分之一,它的。

7.关于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的论文急用

太阳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可单独地作为光探测元件,例如在照像机中使用,主要是经过串联和并联,以获得所需的电压及电流来作为供电电源使用。太阳电池的外观就如一张薄的卡片或一片薄的玻璃片一样,与普通电池外观不同,它自身也不能储存电能,即没以有光时就不发电,如果晚上要用它,就要与蓄电池配合使用。

太阳电池的面积每100㎝2在强阳光下约产生1瓦的电,我们常说的1度电是1千瓦小时,也就是1千瓦这样的电池工作1小时才能产生1度电。 太阳电池发展概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视为迄今为止最美妙、最长寿和最可靠的发电技术。

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它另涉及半导体器件,既无运动部件,又无流动工质,因此,避免了机械维修和工质腐蚀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能源。 硅太阳电池的发展,始于1954年在,美国贝尔研究所试制成功,次年便被用做电信装置的电源,1958年又被美国首次应用和于“先锋1号”人造卫星。

宇宙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开发。与此同时,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特别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又大大加速了地面太阳电池的发展。

许多国家为开发、利用太阳能电池,为阳光发电的研究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迄今为止翱翔于太空的成千个飞行器中,大多数都配备了太阳能电池系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光伏技术开发利用的起点,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一门新的光伏科学与光伏工程。无论是在宇宙飞行中的应用,还是作为地面发电系统的应用,从开发速度、技术成熟性和应用领域来看,光伏技术都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

太阳电池作为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地面上逐渐得到推广。 太阳电池的成本及售价也在逐年下降,多年来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10-25%的增长率在增加。

199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70MW(兆瓦),我国为1。2MW,主要是用在太阳光照好的边远地区。

到2001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50MW,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实际产量已达到4。 5MW,累计安装量已超过20MW。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有许多边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7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

这些地区在短期内不可能靠常规电力解决用电问题,光伏发电则是解决分散农、牧民用电的理想途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光伏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须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须架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目前国际上大量使用的电池为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三种,这三种电池约各占1/3的市场,我国目前有7个太阳电池生产线,主要是生产单晶硅及非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也有少量生产。我国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在12-13%,多晶硅太阳电池在10%,非晶硅太阳电池在5-6%。

晶体硅太阳电池在研究上是朝着高效率化、薄片化、大面积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我国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参考价格为45元/瓦,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为25元/瓦,仍为常规能源的几倍,但在无电地区及拉线不方便的地方,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8.太阳能的利用论文

太阳能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

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

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

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

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

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计划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

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40%—50%。

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

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采暖。

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1.2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 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

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

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计划,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计划”的协助下,在全国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计划,整个计划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计划。

太阳能发电计划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97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 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

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

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将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

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

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

9.有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10.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及前景怎么写论文目录

参考《2016-202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光伏发电相对比较成熟,近几年光伏市场装机量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光伏发电以太阳能电池技术为核心,目前太阳能电池从技术上主要分为3类:以晶硅电池为代表的第1代太阳能电池,以硅基薄膜、CdTe、CIGS电池等为代表的第2代薄膜电池和以GaAs叠层电池为代表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

光伏市场主要是以第1代和第2代电池为主。 然而,晶硅电池成本较高,且由于硅材料本身性质的限制,其光电转换效率很难再有提高。

薄膜电池本身效率偏低、投资成本较高,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第3代太阳能电池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光伏市场在稳定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总结了其中3种主流技术的指标及特点。

从技术优点和环境利用优势来看,CPV技术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规模化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等特点,是未来大规模建造大型高效光伏电站的理想技术。而晶硅和薄膜电池更适用于较小型的家用、商用发电系统和BIPV等。

长远来看,CPV、晶硅、薄膜电池技术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成本的比拼,它们将扬长避短,应用于不同方向并长期共存。

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plc应用灌装机毕业论文(PLC应用的论文)

1.PLC应用的论文

PLC在行车电气控制回路改造中的应用 作 者 :李林静,江月新,胡杰嘉,关键词: 电力拖动 变频调速 可编程控制器1 引言 某厂抓矿行车采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接频敏电阻器进行启动和调速,这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 行车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任务繁重,电动机所串频敏电阻器烧损、断裂和接地故障时有发生,造成电动机频繁烧损;(2) 由于机体震动及导电性粉尘环境,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检修工人疲于维护;(3) 转子串频敏电阻器调速,机械特性软,负载变化时,运行不平稳,且运行中频敏电阻器长期发热,电能浪费严重;(4) 各接触器在大电流状态下频繁分断、吸合,造成电网高次谐波污染严重,电网功率因数低。

于是该厂采用了PLC代替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将变频器代替电动机转子串频敏电阻器的调速方式,改造后,运行效果显著,解决了以上问题。2 PLC控制的行车变频拖动系统组成2.1 系统组成 行车的大车、小车、抓斗提升、抓斗开闭电机都需独立运行,大车有两台电机同时驱动,小车、抓斗提升、抓斗开闭各为一台电机驱动,整个系统有5台电机。

为了保证各部分安全运行互不影响,采用了4台变频器拖动,并用4台PLC分别加以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图1 PLC控制变频拖动系统组成 PLC接收主令控制器的速度控制信号,该信号为数字量控制信号,信号电平为AC220V。这些信号包括:主令控制器发出的正、反转信号、电机过热保护信号、安全限位信号及启动、急停、复位、零锁等信号,全部信号采用汇点式输入。

PLC针对这些信号完成系统的逻辑控制功能,并向变频器发出起、停、正、反转及调速等控制信号,使电动机处于所需的工作状态。 变频器接收PLC提供的控制信号,并按设定向电机输出可变频、变压的电源,从而实现电机的调速。

操作人员按实际需要通过主令控制器向PLC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提升电机在下放重物时,电机反转,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原因,电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拖动系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压型变频器的滤波电容器的两端,使直流电压不断上升,甚至能够击穿电器绝缘,当电压上升到设定值时,接入泄能电阻来消耗直流电路的这部分能量,保证变频器安全运行。

2.2 变频器与PLC通信 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方式代替传统的模拟量或开关量方式控制变频器。系统中,小车及提升变频器通过选件模块连接至Profibus-DP总线上,综合考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稳定性,系统选用PPC-3作为数据传输格式,波特率选择387.5kbps。

采用总线结构后,系统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如下:(1) 布线简单 只需1根两芯的屏蔽双绞线,而采用别的方式至少要4根电缆,从而减少了维护工作。(2) 给定稳定 避免了因信号的漂移、电磁干扰等诸多因素而引起模拟量给定抖动,因此系统速度给定更加可靠。

(3) 速度连续 相对于采用开关量作为速度给定的系统,速度给定由离散量变成了连续量,使得变频器可以接受来自PLC的速度微调指令,以实现抬吊作业平衡。2.3 备用应急系统 当总线干缆或总线上某点出现损坏时,有可能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系统中设有一套备用的系统,以防止紧急情况下总线不能正常使用,但又不能停止作业的工况。变频器设有两套控制方式,一套采用总线通信,用于正常控制;一套采用开关量控制,用于应急状况。

通过PLC切换两套参数,两套参数在手柄档位的速度给定上完全一致,因此从使用角度感觉不出两套参数的切换。2.4 同步与纠偏 行车在抓斗提升抬吊作业时,系统进入自动纠偏模式,以保证吊钩在抬吊时钢丝位置同步。

由于机械安装时磨擦阻转矩,机械抱闸的调整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系统不采用动态实时纠偏,而采用一种折衷方案,其工作原理为:首先,系统在PLC中设置2个阈值,阈值1用于启动吊钩的自动纠偏,阈值2用于结束自动纠偏;其次,PLC读入安装在起升卷筒上编码器的数据并实时计算起升高度;再次,PLC比较所读入的2个起升高度,当2个高度之差大于阈值1时,PLC将一个微小的速度偏差量叠加在由手柄确定的基准速度上,当两个高度之差小于阈值2时,取消该偏差量,通过惯性进一步减少起升高差;最后,PLC将计算合成后的速度值能过Profibus-DP下载至变频器中,作为抓斗提升电机的速度给定。3 PLC软硬件设计及应用3.1 PLC的硬件设计 行车大车、小车、抓斗提升、抓斗开闭电机分别由不同的PLC控制,大车、小车、提升、开闭电机都运行在电动工作状态,变频器及PLC的控制结构及软、硬件实现基本相同。

提升电机运行状态有电动、反接制动、再生制动等状态,变频器及PLC之间的控制结构较大车、小车复杂。以提升电机为例,其PLC的I/O接线如图2所示,变频器接线图如图3所示。

3.2 车的工作过程 图2 PLC系统的I/O接线图 图3 变频器接线图 当行车的驾驶室及横梁拦杆的门关好后,1#、2#安全开关的常闭接点打开,急停开关断开,主令控制器置于零位,此时才能按下启动按钮,接通电源。当主令控制器置于上升档位,电机正转,通过调节速度档位,。

2.关于PLC的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之家 plc 毕业论文,plc,毕业论文 某大型水压机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C618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CA6140杠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KP预粉磨设计(总体及壳体) 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的设计 L-108空气压缩机曲轴零件 LED显示屏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的实现 N10000-OSEPA选粉机 PE10自行车无级变速器设计 PLC-Z30130X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PLC-三菱FX2N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PLC-基于DS1820的室温监测装置的设计 PLC-彩瓦成型机的PLC设计 PLC-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PLC控制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程序 TH5940型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设计 USB接口设计 ZH3100组合式选粉机 Z形件弯曲 Φ1000 立 轴 锤 击 式 破 碎 机 φ2600筒辊磨压辊及加压、卸料装置设计 φ2600筒辊磨液压系统及料流控制装置设计 Ф2.6*13m管磨机(总体、回转部件)的设计 Ф3.2x10m机立窑(总体、窑体、卸料部件)设计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 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A272F系列高速并条机车头箱设计44.A272F系列高速并条机车尾箱设计。

45.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6.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直齿圆锥齿轮减速器47.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48.环面蜗轮蜗杆减速器49.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50.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51.轧钢机减速器的设计52.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53.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54.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55.普通钻床改造为多轴钻床56.钻床的自动化改造及进给系统设计57.铣床夹具设计58.粗镗活塞销孔专用机床及夹具设计59.车床改装成车削平面体的专用机床设计。60.去毛刺专用机床电气系统控制设计(plc)61.轴向柱塞泵设计62.四轴头多工位同步钻床设计63.钻孔组合机床设计64.攻丝组合机床设计及夹具设计65.全液压升降机设计66.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67.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68.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69.掩护式液压支架70.刮板式流量计设计。

71.封闭式液压阻尼器设计。72.YZ90机油冷却器气密性能自动测试台的设计。

73.液压上料机械手74.液压卷花机的设计75.多层次金属密封蝶阀76.茶树重修剪机的开发研究77.燃油喷射装置78.药品包装机79.旋转门的设计80.钢筋弯曲机设计及其运动过程虚拟81.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82.管套压装专机设计83.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PLC)84.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85.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86.搅拌器的设计87.精密播种机88.马铃薯收获机89.马铃薯播种机90.插秧机系统设计91.ZL15型轮式装载机92.十二孔钻削组合机床93.运载机器人的设计制作94.凸轮轴加工自动线机械手95.弧齿圆锥齿轮结构设计96.给喷油泵下体零件设计组合机床97.中直缝焊接机设计98.步进梁式再加热炉设计。99.立轴的工艺系统设计。

100.法兰盘加工的回转工作台设计。101.SFY-B-2锤片粉碎机设计。

102.HFJ6351D型汽车工具箱盖103.CG2-150型仿型切割机104.矿车轮对拆卸机设计105.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106.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107.多功能传动试验台的设计与CAD108.单片机控制的两坐标工作台的结构和插补程序设计109.钢珠式减振器在铣床模型机上的减振实验研究110.卧式铣床主轴悬臂梁系统振动减振问题的模拟实验研究111.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112.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113.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114.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总体及分级部分设计115.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116.五轴激光三维化测量系统设计117.谐波齿轮机构的设计118.高剪切均质机119.高压均质机传动端的设计及运动仿真120.WE67K-5004000液压板料折弯机(所有权:毕业设计论文之家 ) 你可以联系我,我有成品307613893。

3.求机电一体化关于PLC论文的题目

1.光轴生产线专用气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2.四自由度多用途气动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及控制实现 3.井下胶带输送集成控制 4.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5.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6.机械毕业设计:冲压搬运机械手设计 7.机械毕业设计: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8.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9.矸石制浆材料工业生产线系统设计 10.船舶辅助机械PLC控制系统设计 11.工业机械手模型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12.专用榫齿铣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3.基于S7-300 PLC的带传动实验台远程控制系统的研究 14.超厚玻璃掰边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15.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16.机械电子毕业设计: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PLC设计论文含cad图纸下载 17.物料传输分拣系统设计 18.PLC电梯控制 19.PLC对C650普通车床的电气改造设计 20.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西门子S7-200) 21.五层五站电梯PLC控制 (三菱PLC) 22.电梯PLC控制设计 23.锅炉辅助系统的PLC设计 (plc毕业论文) 24.PLC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应用 25.S7-200PLC在水厂虹吸刮泥机系统中的应用 26.PLC在景杆和灯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7.大型商厦观光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8.PLC控制直列式加工自动线 29.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0.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31.基于TVT-99A电梯模型的组态软件开发 32.PLC在电梯中的应用 33.洗衣粉生产线的包装系统设计 34.抽水泵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5.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 36.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 37.饮料灌装机的PLC程序设计 38.无模压力成形机电机PLC控制设计 39.霓虹灯广告屏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40.啤酒桶清洗机设计 41.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 42.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 43.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 44.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

4.要设计一份关于PLC自动售货机的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

1 自动售货机的简介

2 自动售货机的系统结构

3 中央控制元件设计

4 货币识别系统

5 货物选择系统

6 出货及显示花钱数系统

7 找钱及显示找钱数系统

8 出错报警系统

第二部分:

1.完成系统组态或硬件配置.

2.进行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

3.画输入/输出接线图及相关的图纸.

4.设计梯形图的控制程序.

5.编制系统的操作说明.

6.自动售货机系统的注意事项

具体的你去学校图书馆的维谱咨询里去查,那离有很多,我就是在那做的.

5.洗瓶机的毕业设计(机械部分)

题目11 洗瓶机

11.1 设计题目

图17 洗瓶机工作示意图

设计洗瓶机。如图17 所示,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当推头M把瓶子推向前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见表17。

表17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

方案号 瓶子尺寸

(长*直径)

mm,mm 工作行程

mm 生产率

个/s 急回系数k 电动机转速

r/min

A φ100*200 600 15 3 1440

B φ80*180 500 16 3.2 1440

C φ60*150 420 18 3.5 960

11.2设计任务

1.洗瓶机应包括齿轮、平面连杆机构等常用机构或组合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画出机器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设计组合机构实现运动要求,并对从动杆进行运动分析。也可以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以实现运动轨迹,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5.其他机构的设计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洗瓶机推瓶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等。

11.3设计提示

分析设计要求可知: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设计的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根据设计要求,推头M可走图18 所示轨迹,而且推头M在工作行程中应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工作段前后可有变速运动,回程时有急回。

图18 推头M运动轨迹

对这种运动要求,若用单一的常用机构是不容易实现的,通常要把若干个基本机构组合,起来,设计组合机构。

在设计组合机构时,一般可首先考虑选择满足轨迹要求的机构(基础机构),而沿轨迹运动时的速度要求,则通过改变基础机构主动件的运动速度来满足,也就是让它与一个输出变速度的附加机构组合。

实现本题要求的机构方案有很多,可用多种机构组合来实现。如:

1.凸轮-铰链四杆机构方案

如图19 所示,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2上点M走近似于所要求的轨迹,M点的速度由等速转动的凸轮通过构件3的变速转动来控制。由于此方案的曲柄1是从动件,所以要注意度过死点的措施。

图19 凸轮-铰链四杆机构的方案

2.五杆组合机构方案

确定一条平面曲线需要两个独立变量。因此具有两自由度的连杆机构都具有精确再现给定平面轨迹的特征。点M的速度和机构的急回特征,可通过控制该机构的两个输入构件间的运动关系来得到,如用凸轮机构、齿轮或四连杆机构来控制等等。图20 所示为两个自由度五杆低副机构,1、4为它们的两个输入构件,这两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用凸轮、齿轮或四连杆机构来实现,从而将原来两自由度机构系统封闭成单自由度系统。

a) b)

c) d)

图20 五杆组合机构的方案

3.凸轮-全移动副四杆机构

图21 所示全移动副四杆机构是两自由度机构,构件2上的M点可精确再现给定的轨迹,构件2的运动速度和急回特征由凸轮控制。这个机构方案的缺点是因水平方向轨迹太长,造成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行程过大,而使相应凸轮尺寸过大。

图21 凸轮-全移动副四连杆机构的方案

4.优化方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可用数值方法或优化方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以实现预期的运动轨迹(图18 )运动轨迹的具体数值由设计者画图确定,一般不要超过9个点的给定坐标值

6.关于PLC技术的论文

PLC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

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PLC是在继电器控制逻辑基础上,与3C(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技术相结合,不断发展完善的。

目前已从小规模单机顺序控制,发展到包括过程控制、位置控制等场合的所有控制领域。自动化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PLC,有的是集中安装在控制室,有的是分散安装在生产现场的各单机设备上,虽然它们大多处在强电电路和强电设备所形成的恶劣电磁环境中,但PLC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控制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多层次抗干扰和精选元件措施,故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运行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使用。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与dcs和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同时,plc也承受着来自其它技术产品的冲击,尤其是工业pc所带来的冲击。

目前,全世界plc生产厂家约200家,生产300多种产品。国内plc市场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如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的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plc生产厂家约有三十家,但都没有形成颇具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名牌产品,可以说plc在我国尚未形成制造产业化。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应用的行业也很广。

专家估计,2000年plc的国内市场销量为15(20万套(其中进口占90%左右),约25(3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约为12%。预计到2005年全国plc需求量将达到25万套左右,约35(45亿元人民币。

plc市场也反映了全世界制造业的状况,2000后大幅度下滑。但是,按照automation research corp的预测,尽管全球经济下滑,plc市场将会复苏,估计全球plc市场在2000年为76亿美元,到2005年底将回到76亿美元,并继续略微增长。

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是plc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基于plc自动化的早期,plc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

但在最近几年,微型plc(小于32 i/o)已经出现,价格只有几百欧元。随着软plc(soft plc)控制组态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安装有软plc组态软件和pc-based控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得到增长。

当前,过程控制领域最大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ethernet技术的扩展,plc也不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plc供应商开始提供ethernet接口。

可以相信,plc将继续向开放式控制系统方向转移,尤其是基于工业pc的控制系统。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

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

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

7.PLC在组合机床控制中的应用论文

PLC在组合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二.PLC的特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

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3 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 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三.在组合机床自动线中,一般根据不同的加工精度要求设置三种滑台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2 模拟量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3 运动控制 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4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

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 数据处理 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

plc应用灌装机毕业论文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1.机械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

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

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

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 O P技术和智能化。

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

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 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

2.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后都干什么 做什么工作

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规划与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机械化农业生产体系等; (2)农业机械理论与设计,包括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及其工作部件的性能研究、分析与测试,农机可靠性及安全性研究,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与开发等; (3)土壤-机器系统力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评价,水田土壤流变性质及本构关系,土壤力学性质及结构的分形特性,土壤(地面)与行走装置及耕作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耕作部件和车辆性能的预测等; (4)计算机模拟与控制技术,包括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施环境计算机模拟与控制等; (5)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农业机械工作状况的监测、控制及变量作业机械等; (6)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研究车辆和机器人的视觉导航系统,计算机图象处理方法和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应用; (7)精确农业理论与技术,包括精确农业的基本技术体系和装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应用等; (8)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决策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开发等; (9)车辆电子控制技术。

农业机械化工程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东北农业大学A+4中国农业大学A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2浙江大学A5江苏大学A3吉林大学A6南京农业大学AB+等(12个):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B等(11个):广西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太原科技大学C等(8个):名单略。

3.谁有农业技术的毕业论文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论述 了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农作物秸秆未来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基本途径 近几年来,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全国各 地大力推广联合收获、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加工颗 粒饲料、秸秆养殖蚯蚓等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特别是通过实施秸秆还田与禁止焚烧,开展 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真正 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不多,大部分农作物秸秆(全国约有 5亿t)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仅靠单一技术和小规模生产 加工方式,不能把秸秆全部充分利用起来,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都很低,秸秆综合利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

1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1.1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虽然所含营养成分低,粗纤维含量高 (31%~45%),蛋白质含量少(3%~6%),但是,经过 适当的加工处理,补充适量的粗饲料和其他必须营养物 质,仍能满足牲畜的各种营养需要。我国具有利用农作 物秸秆饲养畜禽的传统,并由此培育出了具有高繁、耐 粗饲的诸多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的秸秆饲 料化技术。

因此,利用秸秆养殖,仍是发展畜牧业的一条 重要途径[2]。 1.1.1物理处理技术方法利用人工、机械、热、水和压 力等作用,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使秸秆破碎、软 化、降解,从而便于家畜咀嚼和消化的一种加工方法。

实 践证明,秸秆未经切短,家畜只能采食40%~60%,而 经过切短或粉碎后的秸秆,可以几乎全部被家畜采食。 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切断与切碎处理、揉搓处理、软 化处理、热喷处理、膨化处理、颗粒处理及碾青处理等方 法。

1.1.2化学处理方法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秸秆, 在打破秸秆营养物质障碍的同时,提高家畜对秸秆的利 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氨化后可提高消化率约10%。

秸秆氨-碱复合处理后,麦秸的消化率可提高到66.5%, 稻草的消化率提高到71%。同时,动物的采食量大幅度 增加。

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碱化处理、氨化处理、酸化 处理、氧化剂处理、氨-碱复合处理和碱-酸复合处理等 方法。 1.1.3生物处理方法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 畜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一种方法。

据实验测定,麦 秸微贮处理后,干物质体内消化率可提高24.14%,粗 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77%,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 29.4%。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微生物发 酵法、酶解技术等。

1.2秸秆养殖蚯蚓技术 将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作为蚯蚓饵料饲养蚯 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不仅可用来 补充畜禽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还可入药。

实践证明,25~ 30 kg秸秆饵料可以生产1 kg鲜蚯蚓,并可获得70% 蚯蚓粪。蚯蚓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很高的有机 质、腐植酸、氮、磷、钾,并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氮基酸,是 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3~4]。

1.3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不仅来源丰 富,价格低廉,而且,可以缓解诸如棉籽壳等其他基料日 渐紧缺且价高而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 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种 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 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1.4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镁、硫 和微量元素,将其通过机械或生物性处理后直接还田, 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 品的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 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压扁还田和堆沤还田 等形式。

1.5其他 1.5.1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纤维中的碳 约占40%以上(如小麦、玉米等),是很好的能源物质。 该项技术主要有秸秆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秸秆焚烧发电 技术和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等。

另外,还利用秸秆原料经 烘干或晒干、粉碎,隔绝空气下加热得到固体木炭,加工 成多种型炭。 1.5.2秸秆工业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工业 制品的原料,除了作造纸原料外,还可以秸秆中的纤维 作为原料加工纤维密度板、植物地膜等产品;以秸秆为 原料制造餐具、包装材料;利用秸秆中的纤维和木质作 为填充材料,以水泥、树脂为基料压制成各种类型的纤 维板、轻体隔热墙板等产品[4~5]。

2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丰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带来的生活用燃料的改变,秸秆的积累越来越多, 加上农村综合开发利用秸秆的技术相对落后,秸秆科学 转化的速度和数量缓慢,导致目前大量秸秆在田间即被 付之一炬。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身体健 康,而且影响交通安全。

因此,必须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 利用力度,寻找一条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浪费和综合利 用率低的问题的最佳途径。根据我国目前秸秆开发利用 的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开发利用问题,必须做好 以下几方面工作。

4.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业推广论文

如何进行农业推广1、引导三资资本进入我省农业技术推广领域;2、对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3、以新的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农村经济发展呼唤职业教育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

党中央一再强调,始终不要忘记这个问题。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把农村的经济搞起来,使农民能致富,提高农业产量,满足国家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广大农村率先改革,生产力空前解放,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使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一跃而上了一个 新台阶。然而,从1985年开始,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却相继出现了连续几年大幅度减产或徘徊的局面。

之所以如 此,关键原因在于农业基础不稳,特别是科技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低产田改造进度缓慢。现实使人们 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农村经济要上新台阶,必须着力加强对科学技术的依靠。

鉴此,广大 农村坚定地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使专业人才匮乏和农村劳动力吸收科技能力差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这仅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有大批能开发和推广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有一支能接 受科技成果的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大军,这就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前些年,农村初、高中学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校没有学到一技之长,回乡后长时间无法适应工作需要,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造成 了人才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现象与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的状况形成了非常现实的矛盾。

要解决好 这一矛盾,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瑞士是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政府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定,凡是经营农场的,都必须接受相当于我们中等水平的教育,拿不到证书者没有资格当农民,并将取消其私有财产继承权。

如果我们也达到这个程度,农业 生产的变化将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农业还不很发达,农民有强烈的致富要求,他们最需要科技,需要致富本 领。

我们政府的责任就是培养出真正热心农业、具有专业技术、能够开发致富、为农业经济做贡献的新型农民 。所以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职业 教育;谁重视了职业教育,谁就赢得了农村经济建设的人才,赢得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明天。

二、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普通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不能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做好四方面努力: 一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改变那种按照固定岗位培养就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旗帜鲜明地宣布,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新型农民,给学生以回到农村创业致富的本 领。

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新一代农民成为推广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劳动致富的生力军,推动农村经济 发展。 二是将职业学校办成技术服务的中心。

要在学校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成立技术咨询服务队,认真推广技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开发。建立和完善“挂乡镇、联厂村、扶农户”制度,派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乡镇成教 中心校科技校长,与科技示范村、示范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对科技示范户定期组织技术指导,或实行技术承 包,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丰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

一定要充分了解国内、国际农业科技新进 展,广泛收集信息,尽可能地在学校里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进行试验。在当前新技术不断产生的形势下,职 业学校要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一个吸取、传播、推广新技术的重要基地。

三是改革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要做到“六个结合”,即长短学制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集中时间教学与分散时间教学结合,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理论教学与技术教学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 结合。

要帮助学生制定家庭致富计划,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的地学。实行不同专业交叉教学,农、工、商、教育一体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要放开“入口”,把严“出口”。在入学上可以放松一点,合格初中毕 业生均可入学,特别要重视招收立志回农村创业的“志愿兵”。

但在毕业关上要把紧,没有真正掌握创业本领 和致富办法的不能送出学校。 四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校办学的成败。教师一定要有带动学生致富的真本领,学校的技术实践能量应该大于社会。

经科教结合领导组织要经常关心教师队 伍建设,在全社会选派优秀师资力量,也可聘请有实践经济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师资队 伍建设作为关键性工作来对待,搞好内培外引。

广大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新技术和信息,充实和完善 自己,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 虽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但它毕竟属于人才教育,具有教育周期长和效益。

5.【论文】 关于农机方面的论文,那里可以发表

农机方面的文章很好发的啊。我推荐你可以去看看,这个网站成立六年了,日均访问量好几万人次,而且论文发表的范围也很广,几乎所有类型各方面的论文都可以帮你发表帮你发表。如果你没有文字,你可以直接把你的要求给他们说,两三天就可以给你写好了,而且都保证是原创的哦,他们会根据你的文章方向,所需要的刊物级别和见刊时间帮你安排合适的刊物。

版面费用合理,安排速度快。 都是好几年的专门从事论文代发和代写代发的单位了,省级一般的安排当月或次月的,价格也很便宜,有很高的信誉度。

而且所发的期刊都是保证是正规期刊的,知网万方龙源等等都是全收录的,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6.机械毕业论文

·[机械论文]半导体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机械论文]内河闪点≤60°小型油船在检验中

·[机械论文]浅谈船舶舵机的安全检查

·[机械论文]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

·[机械论文]引领未来汽车发展的概念车

·[机械论文]企业工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及关注

·[机械论文]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机械论文]从科学技术影响的双重性看“微技

·[机械论文]某大型减速器运行工况及其过渡过

·[机械论文]交-交变频技术实现感应电机的重载

推荐论文

·[机械论文]浅谈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系统

·[机械论文]基于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的数字

·[机械论文]关于55KW循环冷却水泵的系统改造

·[机械论文]某工厂智能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机械论文]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网络系统的

·[机械论文]建筑物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机械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对等式火灾报警系统

·[机械论文]东胜大厦楼宇自控系统的设置方案

·[机械论文]城市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机械论文]膜技术在电子工业纯水制造中的应

热门论文 更多

· [机械论文]水的冷却原理

· [机械论文]热水采暖两用炉技术

· [机械论文]面向FMS生产调度和控制的零件动态

· [机械论文]GIS访问网络数据库中若干技术问题

· [机械论文]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广西单位工

· [机械论文]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

· [机械论文]数控机床高精度轨迹控制的一种新

· [机械论文]中央事故音响信号回路改造方案

· [机械论文]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7.跪求机械类毕业论文

谈机械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 摘要:本文论述了影响加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几个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粗糙度;表面;刀削 从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成因可以看出,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与切 削刀具有关;第二类,与工件材质有关;第三类,与加工条件有关。1切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1切削用量切削参数选择的不同对表 面粗糙度影响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切削速度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塑性材料 容易产生积屑瘤或鳞刺,所以应避开这个积屑 瘤区,如用中、低速容易形成积屑瘤。切削深度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基本上 没有影响,但过小的切削深度将在刀尖圆弧下 挤压过去,形成附加的塑性变形,增大表面粗糙 度值。

进给量减小进给量可减小残留面积高度,但过小的进给量将使切屑厚度太薄。当厚度小 于刃口圆弧半径时,会引起薄层切削打滑,产生 附加表面粗糙度。

1.2刀刃在工件表面留下的残留面积被 加工表面上残留的面积愈大,获得表面将愈粗 糙。用单刃刀切削时,残留面积只与进给量f、刀尖圆弧半径ro及刀具的主偏角kr、副偏角k1r 有关。

减小进给量f,减小主偏角、副偏角,增大刀 尖圆角半径,都能减小残留面积的高度H,也就 降低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进给量f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但f值较 低时,虽然有利于表面粗糙度值的降低,但影响 生产率。

增大刀尖圆角半径ro,有利于表面粗糙 度值的降低。但刀尖圆角半径的增加,会引起吃 刀抗力的增加,而吃刀抗力过大会造成工艺系 统的振动。

减小主、副偏角,均有利于表面粗糙 度值的降低。但在精加工时,主、副偏角对表面 粗糙度值的影响较小。

1.3工件材料的性质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 对表面粗糙度都有较大的影响。积屑瘤的影响(塑性材料)在一定的切削 速度范围内加工塑性材料时,由于前刀面的挤 压和摩擦作用,使切屑的底层金属流动缓慢而 形成滞留层,此时切屑上的一些小颗粒就会黏 附在前刀面的的刀尖处,形成硬度很高的楔状 物,称为积屑瘤。

积屑瘤的硬度可达工件硬度的2~3.5倍,它可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由于积屑 瘤的存在,使刀具上的几何角度发生了变化,切 削厚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将会在已加工表面上 切出沟槽。积屑瘤生成以后,当切屑与积屑瘤的 摩擦力大于积屑瘤与前刀面的冷焊强度或受到 振动、冲击时,积屑瘤会脱落,又会逐渐形成新 的积屑瘤。

由此可见,积屑瘤的生成、长大和脱 落,使切削发生波动,并严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 量。脱落的积屑瘤碎片,还会在工件的已加工表 面上形成硬点,因此,积屑瘤是增大表面粗糙度 值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鳞刺的影响在已加工表面产生鳞片状毛 刺,称作磷刺。磷刺也是增大表面粗糙度值的一 个重要因素。

形成磷刺的原因是由于切屑在前 刀面的摩擦和冷焊作用,使切屑在前刀面上产 生周期性停留,从而挤拉已加工表面。这种挤拉 作用,严重时会使表面出现撕裂现象。

脆性材料加工脆性材料时切屑呈不规则 的碎粒状,加工表面往往出现微粒蹦碎痕迹,留 下许多麻点,增大表面粗糙度值。1.4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工艺系统的高 频振动,使工件和刀尖的相对位置发生微幅振 动,使表面粗糙度值加大。

1.5切削液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中具有冷 却、润滑和清洗作用,能降低切削温度和减轻 前、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从而减小切削过程中 的塑性变形并抑制积屑瘤和鳞刺的生长,对降 低表面粗糙度值有很大作用。2磨削加工影响表面粗糙的因素 磨削时,砂轮线速度比较高,砂轮表面有无 数颗磨粒,每颗磨粒相当于一个刀刃,磨粒大多 数为负前角,单位切削力比较大,故切削温度较 高,磨削点附近的瞬时温度可高达800~1000℃。

这样高的温度常引起被磨削表面烧伤,使工件 变形和产生裂纹。同时,由于磨粒大多数为负前 角,且磨削厚度很小,所以加工时大多数磨粒只 在工件表面挤压而过,工件材料受到塑性挤压,沿磨粒两旁产生塑性流动,划出无数的细微沟 槽,磨削温度又较高,更加剧塑性变形,进一步 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影响磨削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砂轮的线速度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加,在同一时间里参与切削的磨粒数也增加,每颗 磨粒切去的金属厚度减小,残留面积也减小,而 且高速磨削可减少材料的塑性变形,使表面粗 糙度值降低。工件的线速度在其他磨削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随工件线速度的降低,每颗磨粒每次接触 工件时切削厚度减少,残留面积也小,因而表面 粗糙度值低。

但工件线速度过低时,工件与砂轮 接触的时间长,传到工件上的热量增多,甚至会 造成工件表面金属微熔,反而使表面粗糙度值 增大,而且还增加表面烧伤的可能性。因此,通 常取工件线速度等于砂轮线速度的1/60。

纵向进给量采用纵磨法磨削时,随纵向进 给量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值也增加。光磨的次数光磨次数多,表面粗糙度值降 低。

光磨系无进给磨削,是提高磨削表面质量的 重要手段之一,砂轮的粒度越细,光磨的效果越 好。砂轮的性质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砂轮的粒度粒度越细,则砂轮单位面积上 的磨粒越多,每颗磨粒切去的金属厚度越少,刻 痕也细,表面粗糙度值就低。

但粒。

8.机械类的毕业论文的题目

机械设计类论文题目 1. 300*400数控激光切割机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2.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3. 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4 .JLY3809机立窑(加料及窑罩部件)设计 5 .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6 .JLY3809机立窑(总体及传动部件)设计 7. 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8 .PB006糖尿病专家系统开发 9. PB012自动组卷系统 10. PF455S插秧机及其侧离合器手柄的探讨和改善设计 11. 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12.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弹丸循环及分离装置、集尘器设计) 13. Q3110滚筒式抛丸清理机的设计(总装、滚筒及传动机构设计) 14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回转部分及传动设计 15 .SF500100打散分级机内外筒体及原设计改进探讨 16 .SF500100打散分级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17 .VC005基于WebCam的人脸检测技术 18 .X700涡旋式选粉机 19. YQP36预加水盘式成球机设计 20 .Z30130*31型钻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21 .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22 .Φ1200熟料圆锥式破碎机 23. 半精镗及精镗气缸盖导管孔组合机床设计(镗削头设计) 24 .柴油机齿轮室盖钻镗专机总体及夹具设计 25 .柴油机气缸体顶底面粗铣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 26 .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27. 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28. 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29. 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30. 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31 .工艺-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32 .管套压装专机 33 .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34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5 .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36 .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37. 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38.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39 .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 40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41 .模具-Φ146.6药瓶注塑模设计 42 .模具-冰箱调温按钮塑模设计 43 .模具-电机炭刷架冷冲压模具设计 44 .模具-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45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46.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47.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48 .设计-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49 .设计-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50 .设计-ZL15型轮式装载机 51. 设计-插秧机系统设计 52. 设计-工程钻机 的 设 计 53 .设计机床-S195柴油机机体三面精镗组合机床总体设计及夹具设计 54 .设计机床-车床主轴箱箱体右侧10-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设计 55 .设计-搅拌器的设计 56 .设计-精密播种机 57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58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59 .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 60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61. 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62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3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64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65 .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66 .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总体及分级部分设计 67 .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68 .知识竞赛抢答器PLC设计 69 .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70 .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9.分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毕业论文4000到5000字急需 谢谢

分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毕业论文4000到5000字急需 谢谢 QQ 搜

1134++++6343++++77

希望可以合作

我们是专门做收费代写代发服务的

需要的话可以联系

若有打扰

深表歉意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天成论文网

代写毕业论文包通过!!代写职称论文包发表!!

【我们的代写/代发优势】 本联盟汇集所有行业近30名兼职专家教授学者,学历均在硕士以上,文章质量绝对有保证。出自本联盟的每篇文章都是原创,版权归客户所有,而且绝对为顾客保密。我们跟各行业学术期刊均有业务联系,任何学科的论文均可保证发表。

【我们的代写/代发范围】毕业论文 外语论文 中级职称论文、高级职称论文、学术论文、公务员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办公文书、演讲稿、报告总结、各种文体互译等服务。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plc应用技术的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设计网站论文

阅读(4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网站论文,内容包括求几个毕业论文样本的网站,供参考.,高分求VB或网站程序论文和毕业设计,马上就毕业了,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论文该怎么写。目前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大量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开始利用网络这种

资讯

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

阅读(4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要写一份关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论文,写什么题目的什么好呢?,信用社经济类毕业论文贷款方面的,能帮我写个关于某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分析的毕业论文的提纲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推荐一个

资讯

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

阅读(4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紧急需要“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研究性学习论文,1500字以上,请大,急求一篇关于变频调速或者变频器的外文文献,要论文形式的搜狗。1. PLC控制花样喷

资讯

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

阅读(4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善意取得制度创新之处,善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谢谢了,急!求助翻译论文摘要<论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观

资讯

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阅读(4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设计,求PLC变频器毕业论文de外语参考文献,翻译求助——变频器等方面的专业论文的摘要。黄慧敏. 通用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矿山机械.2004(11)曹玉泉,王主恩. 异步

资讯

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

阅读(4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内容包括科技小论文可以写什么内容?,科技小论文400字,如何写科技小论文(3000字以内)?。比如;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

资讯

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4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染整毕业论文,染整技术在毛发领域的应用论文,求一篇与染织专业有关的论文,1000到2000字左右~谢谢各位大神了~。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纺织品成为纺织品种的新视点,在运用千变万化

资讯

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

阅读(4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内容包括论文评阅意见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研究生应按时认真完成学位论文并按照本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中提出的有关事项和格式撰写论文。

资讯

子空间毕业论文

阅读(3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子空间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聚类文章簇集合并部分怎么写?,关于受限子空间图像识别的论文,中英文对照。最小二乘方法最早是有高斯提出的,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天文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确定了某些行星和彗星的

资讯

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感觉好难啊,谁能发我几篇范文,金融学论文,怎么写,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原发布者:zyling1208 对金融学的认识的论文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

资讯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阅读(4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有谁写过关于我国会计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毕业论文,求助相关资料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个会计毕业论文好不好写,如果不,求《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的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

阅读(3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及范文,求毕业论文、范文也可以。毕业论文格式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

资讯

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

阅读(4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专业写一篇关于汽车轮胎的毕业论文。最初的气压轮胎是 1888年 英国的兽医 John Boyd Dunlop ,他先用橡胶

资讯

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

阅读(3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计算机专业记账本,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论文范文分、为宏观论文范文和微观论文范文。凡属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

资讯

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

阅读(4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急求一篇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三千字左右谢谢!,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