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传感器毕业论文

红外通信毕业论文

1.红外线的应用论文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防火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 红外测温技术最早运用于军事目的,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电气防火检测工作中,对消除电气线路及设备的非正常发热、降低火灾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其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的运用范围、判断标准、操作方法等作了论述.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1 红外测温技术 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电流、电压效应会产生热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缺陷部位也会异常发热,设备在危险温度下运行,存在火灾隐患。目前,大部分电力用户使用的都是低压大电流的电气设备,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容易引起高温。

同时,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会引起高温、打火、电弧,容易成为火灾的引火源,类似这种危险温度和隐患通常是不易被发现的. 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基础,物体表现热力学温度的变化,使物体发热功率发生相应变化。物体产生的热量在发出红外辐射的同时,还在物体周围形成一定的表面温度分布场。

这种温度分布场取决于物理材料的热物理性,也就是物体内部的热扩散和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热交换.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电气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 1.2 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电气防火检测 (1)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已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成及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的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多元或单元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图像; (2)光学成像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目标探测,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像元,并将分解的检测设备的热像性质、程度和位置的像元依次摄入,在小于0.2秒的时间内转换成不同亮度、连续逼真的图像,送入红外探测器; (3)红外探测器是红外辐射能量转换器,进行光电转换,产生与目标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电流,送入电子放大系统处理、放大、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

目标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或者是可记录的信号,最后将记录显示出来,显示的色彩并不是被测物体的色彩。因为红外辐射是看不见的热红,所谓的色彩是热像图中同一信号电频的模拟,实际上是采用等密度分层的“伪色彩”处理。

1.3 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采用红外技术,可以在庞大的电气系统中准确、迅速地找出异常热源 通过微机对采集的数据和热图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出异常热源的危险等级,找出隐藏在系统中的隐患。在检测系统中电气系统不用停电,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不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任何影响。

在额定范围内,用电负荷越大越能真实反映出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更有利于检测过程中准确发现和判定隐患点. 随着红外技术应用的普及,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进一步深入,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将得到提高,电气火灾的发生幅度也将大幅度减少. 2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范围及场所 (1)该项技术适用于10kV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系统的防火检测; (2)该项技术适用场所为: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电力电容器),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室内配线、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插座与开关、低压电器、电力电缆线路),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照明装置、电动机、整流设备、其它小型用电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销场所及建材家具灯饰商品集贸市场、施工场地、桑拿浴室、宾馆家具、商业厨窗展柜内的电器和线路); (3)电气防火检测应在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小时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在其温度变化率小于1℃/h后进行. 3 各检测部位的异常温度判断 (1)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略) (2)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应该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略) (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度升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略) (4)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见表4规定; (表4略) (5)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见表5规定; (表5略) (6)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 (7)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 (8)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约定的tw如果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85℃。

2.红外通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由于室内无线光通信所具有的灵活、便捷及高速等特性,在国外,如美

国,日本等国家,许多研究所和企业长期进行该领域的研究,并陆续有产品

从实验室走向商用。

自从1979年IBM公司的F.R.Gfeller发表了较有影响的关于红外通信设

计与实验的论文以来,有许多学者在进行红外无线通信的研究。美国加州

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在IBM和HP公司的资助下进行了红外

无线通信的研究。以J.R.Barry和M.Kaim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对室内无线红

外光的漫射光通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更进一步资料较为保密。

美国圣地亚哥AstroTerra公司,已做出可以在3km、skxlz、sklll,速率高

达155Mbps、622Mbps、2.SGbpS的点对点产品研究及实验,并在洛杉矶、拉

斯维加斯、圣地亚哥等地作了外场实验圈。

Daniell等人研究了采用手持终端的无线红外厂区网络。该网络采用蜂窝

结构,所有的红外Cell与高速光纤骨干网相连。骨二二网上接有IsDN PABX。

红外手持终端有两种类型:(l)普通型:含标准的甩话业务及少量的数据业

务,用于移动的手持终端;(2)高性能型:具有内置处理能力,使传感器的

数据速率降低至与红外信道兼容,可用于与高速数据设备接口。红外信道采

用的协议类似ISDN协议,每个红外Cell的信道速率为标准ISDN速率:

日本邮政省则组织了“强红外无线光通信技术'用于计算机、多媒体终

端及移动通信中的联网计划,并早就在城市大楼间取得了应用。

以色列许多公司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有的产品已打入中国市场。而在

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焦秉立教授主持开发的项目:新一代计算

机红外线通讯网络,得到了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和有关公司资金的投入。项

目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以红外扩频为基本技术的室内红外通信网络的设计,使

带有红外接口的通用设备,如:便携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可以灵活地以

无线方式入网络,并接收和发送信息。现己开发成功公共场所的网络服务系

统,室内会议网络系统开发工作将于近期完成,另夕、,可提高红外通信距离

的扩频调制技术及网络系统也处于研制中。

由以上可知,作为有线通信的有力补充,室内无线光通信受到越来越大

的重视。展望未来,其必将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数据通信领域中占据重要一

席。因此,对室内无线光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随着PDA、便携PC等数据终端及多媒体终端的广泛应用,要求传统局域网

由有线转为无线发展,个人通信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从

红外通信的应用来看,其单工方式的红外遥控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

中,目前的新应用领域主要是双工方式,将来还会发展到全双工方式。由于

红外无频带使用上的限制,其分布式视频应用也将取得成功。随着B一ISDN

的普及,高速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无线光通信,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

开发,研究在室内漫射局域网通信的码率以及误码率,在国外己经有一定成

果,但在技术上还处在保密阶段,关键技术还不为所知。为了以后不在技术

上受制于人,我们必须对红外室内红外通信进行研究,本文就在这个基础上,

主要研究红外室内漫射信道,研究不同的编码调制技术以及采用均衡技术的

系统技能,论证了不同编码调制技术对抑制码间干扰的效果。

3.红外无线报警器的设计论文

自己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R1电阻47K1C10电解电容470u/25V1R2电阻1M1C11涤纶电容0.1u1R3电阻1K1VD1-VD5整流二极管IN40015R4电阻4.7K1U全桥2A/50V1R5、R6、R9、R12、R13、R15、电阻100K (R12为线性微调电阻)6VT1晶体三极管90141R7、R10、R11、R17电阻10K4VT2晶体三极管MPSA13 0.5A 30V 1R8、R16电阻300K2VT3晶体三极管80501R14电阻470K1IC1红外线传感器Q741R18电阻2.4K1IC2运算放大器LM3581R19电阻220Ω1IC3比较器LM3931R20电阻560K1IC4三端稳压器78L061C1、C2、C6、C8、C9电解电容47u/16V (C2、C5用钽电解)5BL电磁讯响器U=12V1C3、C5电解电容22u/16V2T电源变压器12V 5W1C4涤纶电容0.01u1S钮子开关 1C7电解电容220u/16V1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um。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益、低功耗。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

制作时,在IC1传感器的端面前安装菲涅尔透镜,因为人体的活动频率范围为0.1-10Hz,需要用菲涅尔透镜对人体活动频率倍增。

安装无误,接上电源进行调试,让一个人在探测器前方7-10m处走动,调整电路中的R12,使讯响器报警即可。其它部分只要元器件质量良好且焊接无误,几乎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接通电源约1分钟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分钟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它装置即作为其它控制用。 </B>

4.家庭红外线报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相关范文: 智能无线防盗系统的设计 摘要:系统地介绍智能无线防盗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框图,详细地描述电话网络的接收方法;论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语音等电路,给出部分基本电路和软件流程。

关键词:无线防盗 报警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随着国家智能化小区建设的推广,防盗系统已成为智能小区的必需设备。本文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开发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智能无线防盗系统,并开发相关的传感器。

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不需重新布线,特别适用于已装修用户及布线不方便的场合。 1 智能无线防盗系统的基本原理 智能无线防盗系统由传感器、家庭智能报警器、物业管理中心接警主机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图1为家庭智能报警器方框图,图2为物业管理中心接警主机方框图。 1.1 主机电路 如图1所示,主机电路由射频接收模块接收传大吃一惊器发来的报警信号,通过解码器(PT2272)解码后得到报警传感器的地址和数据类型只有主机和传感器地址相同时才能被主机接收。

解码输出的数字代表传感器类型解骊输出信号进入CPU的INT1,触发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通过DTMF收发电路,拨打用户预先设好的电话号码(如手机号码,办公室号码)进行远程拨号报警;同时,启动语音电路,将预先录制好的语音信号通过电话线传给主人,实现语音提示通信功能。

CPU输出警笛触发信号,经放大后推动警笛或喇叭,以驱赶和震胁盗贼。用户还可通过电话线进行远程设/布防,及输入远程控制信号,通过8路控制输出端控制有线连接的电器设备,也可通过编码电路和射频发射模块控制无线连接的电器设备。

显示部分采用RT12232A图形点阵LCD模块,实现汉字显示功能;显示报警时间与报警类型。键盘可实现密码修改、语音录入和信息查看功能。

物业管理中心的接收主机具有家庭报警主机的功能外,还可以通过RS232实现与物业管理中心的通信 功能,实现联网和小区控制。 1.1.1 DTMF收发电路 要实现电话线远程通信,关键部分为DTMF收发电路。

它将实现自动拨号、忙音识别、铃声识别、远程接键数字信号识别等功能。我们选用MT8888双音多频(DTMF)收发器,与单片机及音频放大电路组合,实现各种信号音的检测及DTMF信号的产生,并将DTMF信号送到电话线上,如图3所示。

MT8888是采用CMOS工艺生产的DTMF信号收发一体的集成电路。它的发送部分采用信号失真小、频率稳定性高的开关电容式D/A变换器,可发出16种双音多频DTMF信号。

接收部分用于完成DTMF信号的妆收、分离和译码,并以4位并行二进制码的方式输出。 图3 选择中断模式时,当接收或发送了有效的音频信号后IRQ/CP脚输出低电平,产生中断信号供给CPU,在延迟控制电压的跳变缘将数据锁存至输出端;当选择呼叫过程(CP)方式时,只能接收250~550Hz的信号音,在拒收或无输入时,IRQ/CP脚输出低电平。

(1)电话信号音格式 忙音:450Hz,350ms有,350ms无。拨号音:450Hz,持续。

回铃音:450Hz,1s有,4s无。 (2)信号音的判断方式 将MT8888的IRQ/CP脚连到AT89S52的T0脚,电话呼叫过程中的各种信号音经MT8888滤波限幅后得到方波,由MT8888的IRQ输出到AT89S52的T0脚,对T0脚信号记数5s。

计数值位于2175~2357范围内,为拨号音;计数值位于1041~1212范围内,为忙音;计数值位于425~475范围内,为回铃音。在实际编程中,考虑到计数的误差以及程序的简化,可将范围适当放宽,但不能重叠。

(3)自动摘机 控制器与家里电话并接在一条电话线上。为了实现报警放打电话共用一条线,摘机电路按如下设置:将电话振铃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TP521输入到AT89S52的IT脚,进行计数。

接到振铃信号时,若连续振铃10次用户还没有摘机,则自动转到家庭智能报警器,CPU置P1.5脚为“1”,使继电器K1吸合,实现自动摘机功能。若在这10次振铃过程中,用户接通了电话,则控制器不响应,这样,使得控制器与电话不互相干扰。

摘机后,检测MT8888输出的双音多频信号,以读出用户发来的远程信息,实现远程通信与控制功能。 图4 (4)自动报警 当接收到热释电传感器等发来的无线报警信号后,CPU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远程用户。

报警方式如下:用户通过面板设备10个报警电话,将它们存入24C04存储器中。当接到警情后,从第1个电话开始拨号,一直拨到第10个,来回拨3遍。

如果任意一个电话回送了“#”键确认信号,即意味着报警已收到,不再继续拨号。每个号码需拨号。

每个号码需拨号时间100ms,号码之间留500ms间隔。拨号时,先检测24C04中存储的电话号码。

若为空,即未设此电话,跳过不拨,继续拨下一个电话号码。这样,用户可随意设置数个报警电话号码。

我们规定号码长度最多不超过4位,以便存在24C04中。 1.1.2 语音电路 为了便于通信,采用了语音芯片,实现语音指示和报警功能。

ISD1420为单片语音记录、回放一体化芯片,记录时长为20s;可被划分为160小段,每段125ms。当REC脚为低电平时,进行录音,PLAYE或PLAYL为低时进行放音,ISD1420可进行连续录音,也可进行分段录音。

5.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 001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 00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003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004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005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006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007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008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009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010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011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01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013基于AT89C51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014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015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016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01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018螺杆空气压缩机 0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020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021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022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023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02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02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026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027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028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029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030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031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

麻烦采纳,谢谢!

6.哪位有"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相关的论文或资料啊

文献来源munication; white LED; field of view;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摘要】 可见光通信系统采用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因而系统具有通信与照明的双重作用,极大地节约了能源。

描述了可见光通信的结构与特点,对可见光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做了简单的研究,并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的发展动态。 【英文摘要】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 is a kind of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at uses the white LEDs.In VLC system,white LEDs are used not only as the illuminator in the rooms,but also as the source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configur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iques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re described.The devolopment status in the field of VLC is introduced. 【基金】 陕西省“火矩计划”项目(2002HK52);; 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资助项目(04JK247) 2 光通信 可见与红外、紫外通信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6/013 3 光通信 可见与红外、紫外通信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6/03 4 光通信 可见与红外、紫外通信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6/05 5 光通信 可见与红外、紫外通信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5/06 6 光通信 可见与红外、紫外通信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 2005/04。

红外通信毕业论文

红外计器毕业论文

1.红外线测温计的设计 毕业论文 该写哪些方面呢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红外线的应用论文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防火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 红外测温技术最早运用于军事目的,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电气防火检测工作中,对消除电气线路及设备的非正常发热、降低火灾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其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的运用范围、判断标准、操作方法等作了论述.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1 红外测温技术 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电流、电压效应会产生热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缺陷部位也会异常发热,设备在危险温度下运行,存在火灾隐患。目前,大部分电力用户使用的都是低压大电流的电气设备,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容易引起高温。

同时,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会引起高温、打火、电弧,容易成为火灾的引火源,类似这种危险温度和隐患通常是不易被发现的. 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基础,物体表现热力学温度的变化,使物体发热功率发生相应变化。物体产生的热量在发出红外辐射的同时,还在物体周围形成一定的表面温度分布场。

这种温度分布场取决于物理材料的热物理性,也就是物体内部的热扩散和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热交换.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电气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 1.2 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电气防火检测 (1)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已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成及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的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多元或单元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图像; (2)光学成像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目标探测,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像元,并将分解的检测设备的热像性质、程度和位置的像元依次摄入,在小于0.2秒的时间内转换成不同亮度、连续逼真的图像,送入红外探测器; (3)红外探测器是红外辐射能量转换器,进行光电转换,产生与目标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电流,送入电子放大系统处理、放大、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

目标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或者是可记录的信号,最后将记录显示出来,显示的色彩并不是被测物体的色彩。因为红外辐射是看不见的热红,所谓的色彩是热像图中同一信号电频的模拟,实际上是采用等密度分层的“伪色彩”处理。

1.3 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采用红外技术,可以在庞大的电气系统中准确、迅速地找出异常热源 通过微机对采集的数据和热图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出异常热源的危险等级,找出隐藏在系统中的隐患。在检测系统中电气系统不用停电,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不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任何影响。

在额定范围内,用电负荷越大越能真实反映出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更有利于检测过程中准确发现和判定隐患点. 随着红外技术应用的普及,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进一步深入,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将得到提高,电气火灾的发生幅度也将大幅度减少. 2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范围及场所 (1)该项技术适用于10kV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系统的防火检测; (2)该项技术适用场所为: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电力电容器),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室内配线、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插座与开关、低压电器、电力电缆线路),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照明装置、电动机、整流设备、其它小型用电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销场所及建材家具灯饰商品集贸市场、施工场地、桑拿浴室、宾馆家具、商业厨窗展柜内的电器和线路); (3)电气防火检测应在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小时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在其温度变化率小于1℃/h后进行. 3 各检测部位的异常温度判断 (1)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略) (2)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应该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略) (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度升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略) (4)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见表4规定; (表4略) (5)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见表5规定; (表5略) (6)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 (7)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 (8)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约定的tw如果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85℃。

3.谁有关于红外线测距仪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有关资料啊,麻烦告诉些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红外线测距系统 (1) 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做出正确测量。

(2) 所测得数据通过转换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 (3) 用脉冲发生装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以模拟实现红外线传感器对障碍物的距离探测并显示。

1.2设计环境 本次设计选用的单片机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选用AT89系列中的AT89C52。A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的8位单片机。

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耗低,寻址空间大,片上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当前大规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流单片机之一。另外设计制作所需仪器设备有PC机、万用表、通用编程器。

使用Protel公司的Protel99SE完成电路图设计、元件库编辑、网络表和各种报表的生成以及原理图的打印、电路板的规划、布线等。利用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软件设计和调试,该集成开发环境包括支持C语言语法的文本编辑、汇编语言编译器、连接定位器和模拟调试器工具软件 。

1.3设计进程 (1)阅读红外线测距相关书籍,了解红外线测距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2)阅读以及电路设计相关的《Protel99SE应用》以及硬件编程相关的《KeilC51手册》,掌握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规则。

(3)学习软件工程的部分内容,阅读指导教师编写的程序范例,体会C语言在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使用规范,具体内容为变量命名原则,程序书写格式,数据类型定义,指针类型的强制转换,头文件的书写技巧,程序的结构化和层次化,注释和文档,工程文件的组织,以及可移植的程序设计方法。 。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你也不留个联系方式,加我吧237513901。

4.求:红外温度传感器论文

有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温度传感器 前言 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 3.智能温度传感器。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想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类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是的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这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

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此种测稳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 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测量范围广,可从-50~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高可达2800℃。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等功能。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

2.1光纤传感器 光纤式测温原理 光纤测温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辐射式测量原理,光纤作为传输光通量的导体,配合光敏元件构成结构型传感器;二是光纤本身就是感温部件同时又是传输光通量的功能型传感器。光纤挠性好、透光谱段宽、传输损耗低,无论是就地使用或远传均十分方便而且光纤直径小,可以单根、成束、Y型或阵列方式使用,结构布置简单且体积小。

因此,作为温度计,适用的检测对象几乎无所不包,可用于其他温度计难以应用的特殊场合,如密封、高电压、强磁场、核辐射、严格防爆、防水、防腐、特小空间或特小工件等等。目前,光纤测温技术主要有全辐射测温法、单辐射测温法、双波长测温法及多波长测温等 2.1.1 全辐射测温法 全辐射测温法是测量全波段的辐射能量,由普朗克定律: 测量中由于周围背景的辐射、测试距离、介质的吸收、发射及透过率等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准确度。

同时辐射率也很难预知。但因该高温计的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而且自动测量,测温范围宽,故在工业中一般作为固定目标的监控温度装置。

该类光纤温度计测量范围一般在600~3000℃,最大误差为16℃。 2.1.2 单辐射测温法 由黑体辐射定律可知,物体在某温度下的单色辐射度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而且单色辐射度的增长速度较温度升高快得多,可以通过对于单辐射亮度的测量获得温度信息。

在常用温度与波长范围内,单色辐射亮度用维恩公式表示: 2.1.3 双波长测温法 双波长测温法是利用不同工作波长的两路信号比值与温度的单值关系确定物体温度。两路信号的比值由下式给出: 际应用时,测得R(T)后,通过查表获知温度T。

同时,恰当地选择λ1和λ2,使被测物体在这两特定波段内,ε(λ1,T)与ε(λ2,T)近似相等,就可得到与辐射率无关的目标真实温度。这种方法响应快,不受电磁感应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特别在有灰尘,烟雾等恶劣环境下,对目标不充满视场的运动或振动物体测温,优越性显著。但是,由于它假设两波段的发射率相等,这只有灰体才满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该类仪器测温范围一般在600~3000℃,准确度可达2℃。 2.1.4 多波长辐射测温法 多波长辐射测温法是利用目标的多光谱辐射测量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真温和材料光谱发射率。

考虑到多波长高温计有n个通道,其中第i个通道的输出信号Si可表示为: 将式(9)~(13)中的任何一式与式(8)联合,便可通过拟合或解方程的方法求得温度T和光谱发射率。Coates[8,9]在1988年讨论了式(9)、(10)假设下多波长高温计数据拟合方法和精度问题。

1991年Mansoor[10]等总结了多波长高温计数据拟合方法和精度问题。 该方法有很高的精度,目前欧共体及美国联合课题组的Hiernaut等人已研究出亚毫米级的6波长高温计(图4),用于2000~5000K真温的测量[11]。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了棱镜分光的35波长高温计,并用于烧蚀材料的真温测量。多波长高温计在辐射真温测量中已显出很大潜力,在高温,甚高温,特别是瞬变高温对象的真温测量方面,多波长高温计量是很有前途的仪器。

该类仪器测温范围广,可用于600~5000℃温度。

5.红外无线报警器的设计论文

自己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R1电阻47K1C10电解电容470u/25V1R2电阻1M1C11涤纶电容0.1u1R3电阻1K1VD1-VD5整流二极管IN40015R4电阻4.7K1U全桥2A/50V1R5、R6、R9、R12、R13、R15、电阻100K (R12为线性微调电阻)6VT1晶体三极管90141R7、R10、R11、R17电阻10K4VT2晶体三极管MPSA13 0.5A 30V 1R8、R16电阻300K2VT3晶体三极管80501R14电阻470K1IC1红外线传感器Q741R18电阻2.4K1IC2运算放大器LM3581R19电阻220Ω1IC3比较器LM3931R20电阻560K1IC4三端稳压器78L061C1、C2、C6、C8、C9电解电容47u/16V (C2、C5用钽电解)5BL电磁讯响器U=12V1C3、C5电解电容22u/16V2T电源变压器12V 5W1C4涤纶电容0.01u1S钮子开关 1C7电解电容220u/16V1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um。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益、低功耗。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

制作时,在IC1传感器的端面前安装菲涅尔透镜,因为人体的活动频率范围为0.1-10Hz,需要用菲涅尔透镜对人体活动频率倍增。

安装无误,接上电源进行调试,让一个人在探测器前方7-10m处走动,调整电路中的R12,使讯响器报警即可。其它部分只要元器件质量良好且焊接无误,几乎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接通电源约1分钟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分钟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它装置即作为其它控制用。 </B>

6.毕业设计:红外温度测温仪的设计

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环境温度_红外数据传输的过程098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红外抄表系统。文中把传感器理论与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详细地讲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环境温度,以及实现红外数据传输的过程。 nbsp;四、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

电路如下图:nbsp;nbsp;该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的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

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nbsp;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

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为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过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

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8.红外无线报警器的设计论文

自己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

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红外计器毕业论文

红外计器毕业论文

1.红外线测温计的设计 毕业论文 该写哪些方面呢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红外线的应用论文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防火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 红外测温技术最早运用于军事目的,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电气防火检测工作中,对消除电气线路及设备的非正常发热、降低火灾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其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的运用范围、判断标准、操作方法等作了论述.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1 红外测温技术 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电流、电压效应会产生热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缺陷部位也会异常发热,设备在危险温度下运行,存在火灾隐患。目前,大部分电力用户使用的都是低压大电流的电气设备,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容易引起高温。

同时,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会引起高温、打火、电弧,容易成为火灾的引火源,类似这种危险温度和隐患通常是不易被发现的. 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基础,物体表现热力学温度的变化,使物体发热功率发生相应变化。物体产生的热量在发出红外辐射的同时,还在物体周围形成一定的表面温度分布场。

这种温度分布场取决于物理材料的热物理性,也就是物体内部的热扩散和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热交换.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电气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 1.2 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电气防火检测 (1)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已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成及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的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多元或单元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图像; (2)光学成像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目标探测,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像元,并将分解的检测设备的热像性质、程度和位置的像元依次摄入,在小于0.2秒的时间内转换成不同亮度、连续逼真的图像,送入红外探测器; (3)红外探测器是红外辐射能量转换器,进行光电转换,产生与目标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电流,送入电子放大系统处理、放大、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

目标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或者是可记录的信号,最后将记录显示出来,显示的色彩并不是被测物体的色彩。因为红外辐射是看不见的热红,所谓的色彩是热像图中同一信号电频的模拟,实际上是采用等密度分层的“伪色彩”处理。

1.3 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采用红外技术,可以在庞大的电气系统中准确、迅速地找出异常热源 通过微机对采集的数据和热图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出异常热源的危险等级,找出隐藏在系统中的隐患。在检测系统中电气系统不用停电,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不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任何影响。

在额定范围内,用电负荷越大越能真实反映出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更有利于检测过程中准确发现和判定隐患点. 随着红外技术应用的普及,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进一步深入,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将得到提高,电气火灾的发生幅度也将大幅度减少. 2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范围及场所 (1)该项技术适用于10kV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系统的防火检测; (2)该项技术适用场所为: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电力电容器),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室内配线、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插座与开关、低压电器、电力电缆线路),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照明装置、电动机、整流设备、其它小型用电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销场所及建材家具灯饰商品集贸市场、施工场地、桑拿浴室、宾馆家具、商业厨窗展柜内的电器和线路); (3)电气防火检测应在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小时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在其温度变化率小于1℃/h后进行. 3 各检测部位的异常温度判断 (1)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略)(2)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应该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略) (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度升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略) (4)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见表4规定; (表4略) (5)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见表5规定; (表5略) (6)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 (7)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 (8)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约定的tw如果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

3.求:红外温度传感器论文

有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温度传感器 前言 温度传感器,使用范围广,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首。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行非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 3.智能温度传感器。

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想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类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是的示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种测温方法精度比较高,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比较小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用的对象,这种方法将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非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

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此种测稳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 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是工业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度;测量范围广,可从-50~1600℃进行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金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高可达2800℃。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的,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将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完成温度测量及模拟信号输出等功能。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

2.1光纤传感器 光纤式测温原理 光纤测温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辐射式测量原理,光纤作为传输光通量的导体,配合光敏元件构成结构型传感器;二是光纤本身就是感温部件同时又是传输光通量的功能型传感器。光纤挠性好、透光谱段宽、传输损耗低,无论是就地使用或远传均十分方便而且光纤直径小,可以单根、成束、Y型或阵列方式使用,结构布置简单且体积小。

因此,作为温度计,适用的检测对象几乎无所不包,可用于其他温度计难以应用的特殊场合,如密封、高电压、强磁场、核辐射、严格防爆、防水、防腐、特小空间或特小工件等等。目前,光纤测温技术主要有全辐射测温法、单辐射测温法、双波长测温法及多波长测温等 2.1.1 全辐射测温法 全辐射测温法是测量全波段的辐射能量,由普朗克定律: 测量中由于周围背景的辐射、测试距离、介质的吸收、发射及透过率等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准确度。

同时辐射率也很难预知。但因该高温计的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而且自动测量,测温范围宽,故在工业中一般作为固定目标的监控温度装置。

该类光纤温度计测量范围一般在600~3000℃,最大误差为16℃。 2.1.2 单辐射测温法 由黑体辐射定律可知,物体在某温度下的单色辐射度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而且单色辐射度的增长速度较温度升高快得多,可以通过对于单辐射亮度的测量获得温度信息。

在常用温度与波长范围内,单色辐射亮度用维恩公式表示: 2.1.3 双波长测温法 双波长测温法是利用不同工作波长的两路信号比值与温度的单值关系确定物体温度。两路信号的比值由下式给出: 际应用时,测得R(T)后,通过查表获知温度T。

同时,恰当地选择λ1和λ2,使被测物体在这两特定波段内,ε(λ1,T)与ε(λ2,T)近似相等,就可得到与辐射率无关的目标真实温度。这种方法响应快,不受电磁感应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特别在有灰尘,烟雾等恶劣环境下,对目标不充满视场的运动或振动物体测温,优越性显著。但是,由于它假设两波段的发射率相等,这只有灰体才满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该类仪器测温范围一般在600~3000℃,准确度可达2℃。 2.1.4 多波长辐射测温法 多波长辐射测温法是利用目标的多光谱辐射测量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真温和材料光谱发射率。

考虑到多波长高温计有n个通道,其中第i个通道的输出信号Si可表示为: 将式(9)~(13)中的任何一式与式(8)联合,便可通过拟合或解方程的方法求得温度T和光谱发射率。Coates[8,9]在1988年讨论了式(9)、(10)假设下多波长高温计数据拟合方法和精度问题。

1991年Mansoor[10]等总结了多波长高温计数据拟合方法和精度问题。 该方法有很高的精度,目前欧共体及美国联合课题组的Hiernaut等人已研究出亚毫米级的6波长高温计(图4),用于2000~5000K真温的测量[11]。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了棱镜分光的35波长高温计,并用于烧蚀材料的真温测量。多波长高温计在辐射真温测量中已显出很大潜力,在高温,甚高温,特别是瞬变高温对象的真温测量方面,多波长高温计量是很有前途的仪器。

该类仪器测温范围广,可用于600~5000℃温度。

4.谁有关于红外线测距仪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有关资料啊,麻烦告诉些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红外线测距系统 (1) 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做出正确测量。

(2) 所测得数据通过转换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 (3) 用脉冲发生装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以模拟实现红外线传感器对障碍物的距离探测并显示。

1.2设计环境 本次设计选用的单片机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选用AT89系列中的AT89C52。A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的8位单片机。

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耗低,寻址空间大,片上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当前大规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流单片机之一。另外设计制作所需仪器设备有PC机、万用表、通用编程器。

使用Protel公司的Protel99SE完成电路图设计、元件库编辑、网络表和各种报表的生成以及原理图的打印、电路板的规划、布线等。利用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软件设计和调试,该集成开发环境包括支持C语言语法的文本编辑、汇编语言编译器、连接定位器和模拟调试器工具软件 。

1.3设计进程 (1)阅读红外线测距相关书籍,了解红外线测距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2)阅读以及电路设计相关的《Protel99SE应用》以及硬件编程相关的《KeilC51手册》,掌握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规则。

(3)学习软件工程的部分内容,阅读指导教师编写的程序范例,体会C语言在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使用规范,具体内容为变量命名原则,程序书写格式,数据类型定义,指针类型的强制转换,头文件的书写技巧,程序的结构化和层次化,注释和文档,工程文件的组织,以及可移植的程序设计方法。 。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你也不留个联系方式,加我吧237513901。

5.红外线的应用论文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防火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 红外测温技术最早运用于军事目的,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电气防火检测工作中,对消除电气线路及设备的非正常发热、降低火灾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就其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的运用范围、判断标准、操作方法等作了论述.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1 红外测温技术 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时,由于电流、电压效应会产生热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缺陷部位也会异常发热,设备在危险温度下运行,存在火灾隐患。目前,大部分电力用户使用的都是低压大电流的电气设备,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容易引起高温。

同时,电气设备的接触不良会引起高温、打火、电弧,容易成为火灾的引火源,类似这种危险温度和隐患通常是不易被发现的. 1.1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和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基础,物体表现热力学温度的变化,使物体发热功率发生相应变化。物体产生的热量在发出红外辐射的同时,还在物体周围形成一定的表面温度分布场。

这种温度分布场取决于物理材料的热物理性,也就是物体内部的热扩散和物体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热交换.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红外探测器将物体电气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 1.2 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电气防火检测 (1)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已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聚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成及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的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多元或单元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图像; (2)光学成像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目标探测,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像元,并将分解的检测设备的热像性质、程度和位置的像元依次摄入,在小于0.2秒的时间内转换成不同亮度、连续逼真的图像,送入红外探测器; (3)红外探测器是红外辐射能量转换器,进行光电转换,产生与目标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电流,送入电子放大系统处理、放大、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

目标的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视频信号或者是可记录的信号,最后将记录显示出来,显示的色彩并不是被测物体的色彩。因为红外辐射是看不见的热红,所谓的色彩是热像图中同一信号电频的模拟,实际上是采用等密度分层的“伪色彩”处理。

1.3 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采用红外技术,可以在庞大的电气系统中准确、迅速地找出异常热源 通过微机对采集的数据和热图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出异常热源的危险等级,找出隐藏在系统中的隐患。在检测系统中电气系统不用停电,所有电气设备保持正常运转,不会给日常工作带来任何影响。

在额定范围内,用电负荷越大越能真实反映出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更有利于检测过程中准确发现和判定隐患点. 随着红外技术应用的普及,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进一步深入,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将得到提高,电气火灾的发生幅度也将大幅度减少. 2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范围及场所 (1)该项技术适用于10kV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系统的防火检测; (2)该项技术适用场所为: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电力电容器),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室内配线、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插座与开关、低压电器、电力电缆线路),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照明装置、电动机、整流设备、其它小型用电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销场所及建材家具灯饰商品集贸市场、施工场地、桑拿浴室、宾馆家具、商业厨窗展柜内的电器和线路); (3)电气防火检测应在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小时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在其温度变化率小于1℃/h后进行. 3 各检测部位的异常温度判断 (1)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略) (2)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应该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略) (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度升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略) (4)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见表4规定; (表4略) (5)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见表5规定; (表5略) (6)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 (7)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 (8)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约定的tw如果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85℃。

6.毕业设计:红外温度测温仪的设计

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环境温度_红外数据传输的过程098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红外抄表系统。文中把传感器理论与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详细地讲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环境温度,以及实现红外数据传输的过程。 /

本设计应用性比较强,只要对电路部分稍加改装,就可以实现抄读其它的数字仪表设备:如数字电度表,数字水表等等。设计后的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

1、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某一点环境温度;

2、测量范围为-55℃~+99℃,精度为±0.5℃;

3、用4位数码管进行显示实际温度值显示;

4、手持端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测温信号;

5、测温端通过红外发射管发送到手持端;

6、手持端可以随时查看指定待测物体的温度值。

设计的核心是环境温度的测量以及红外数据的发射和接收,和温度的显示。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地介绍。

1 方案选择

该系统主要由温度测量和数据采集和发送三部分组成。下面列举两种实现方案:

方案一:温度检测可以使用低温热偶或铂电阻,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通道的单片机。考虑到一般的A/D输入通道都只能接收大信号,所以还要设计相应的放大电路。而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抗电磁干扰是令人伤脑筋的问题。此方案的软件简单,但硬件复杂,且检测点数追加时,各敏感元件参数的不一致性,都将会导致误差的产生,难以完全清除,而且成本会有较大增长幅度。

方案二:使用单片机和数字式单总线温度传感器构成。其具有下列特点:①具有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测量范围大;②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③信号易于处理、传送和自动控制;④便于动态及多路测量,读数直观;⑤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工作可靠性高。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DS18B20系列,这类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且多路温度传感器可以挂在1条总线上,共同占用单片机的1个I/O口即可实现。在提升单片机I/O口驱动能力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任意扩充检测的温度点数。) 详细出处参考: /onews.asp?id=2134

7.红外无线报警器的设计论文

自己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编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R1电阻47K1C10电解电容470u/25V1R2电阻1M1C11涤纶电容0.1u1R3电阻1K1VD1-VD5整流二极管IN40015R4电阻4.7K1U全桥2A/50V1R5、R6、R9、R12、R13、R15、电阻100K (R12为线性微调电阻)6VT1晶体三极管90141R7、R10、R11、R17电阻10K4VT2晶体三极管MPSA13 0.5A 30V 1R8、R16电阻300K2VT3晶体三极管80501R14电阻470K1IC1红外线传感器Q741R18电阻2.4K1IC2运算放大器LM3581R19电阻220Ω1IC3比较器LM3931R20电阻560K1IC4三端稳压器78L061C1、C2、C6、C8、C9电解电容47u/16V (C2、C5用钽电解)5BL电磁讯响器U=12V1C3、C5电解电容22u/16V2T电源变压器12V 5W1C4涤纶电容0.01u1S钮子开关 1C7电解电容220u/16V1 IC1采用进口器件Q74,波长为9-10um。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益、低功耗。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

制作时,在IC1传感器的端面前安装菲涅尔透镜,因为人体的活动频率范围为0.1-10Hz,需要用菲涅尔透镜对人体活动频率倍增。

安装无误,接上电源进行调试,让一个人在探测器前方7-10m处走动,调整电路中的R12,使讯响器报警即可。其它部分只要元器件质量良好且焊接无误,几乎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接通电源约1分钟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分钟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它装置即作为其它控制用。 </B>

8.红外无线报警器的设计论文

自己找到希望对你有帮助。

该装置电路原理见图1。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

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本装置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红外计器毕业论文

红外测距毕业论文

1.谁有关于红外线测距仪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有关资料啊,麻烦告诉些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红外线测距系统 (1) 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做出正确测量。

(2) 所测得数据通过转换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 (3) 用脉冲发生装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以模拟实现红外线传感器对障碍物的距离探测并显示。

1.2设计环境 本次设计选用的单片机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选用AT89系列中的AT89C52。A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的8位单片机。

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耗低,寻址空间大,片上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当前大规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流单片机之一。另外设计制作所需仪器设备有PC机、万用表、通用编程器。

使用Protel公司的Protel99SE完成电路图设计、元件库编辑、网络表和各种报表的生成以及原理图的打印、电路板的规划、布线等。利用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进行软件设计和调试,该集成开发环境包括支持C语言语法的文本编辑、汇编语言编译器、连接定位器和模拟调试器工具软件 。

1.3设计进程 (1)阅读红外线测距相关书籍,了解红外线测距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2)阅读以及电路设计相关的《Protel99SE应用》以及硬件编程相关的《KeilC51手册》,掌握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规则。

(3)学习软件工程的部分内容,阅读指导教师编写的程序范例,体会C语言在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使用规范,具体内容为变量命名原则,程序书写格式,数据类型定义,指针类型的强制转换,头文件的书写技巧,程序的结构化和层次化,注释和文档,工程文件的组织,以及可移植的程序设计方法。 。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你也不留个联系方式,加我吧237513901。

2.红外测距传感器

原发布者:热情的火云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论文题目: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测控xxxx完成日期:2017/5/6小组:第x组小组成员:xxxxxxxxxx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摘要: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将光学系统与电路系统相结合可以制作避障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完成智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的处理。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协调车轮或者舵机工作,完成躲避障碍物的动作。关键字:光电检测技术、智能车、测距、红外测距传感器、单片机一、引言光电检测作为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信息获取、光电变换、光信息测量以及测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等,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距离远、容量大、非接触、寿命长、易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光扫描、光跟踪测量,光纤测量,激光测量,红外测量,图像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等,是当前最主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光电信息技术。二、光电检测技术的概念光电检测技术是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电子技术对光学信号进行检测,并进一步传递、储存、控

3.红外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利用的是红外线传播时的不扩散原理

因为红外线在穿越其它物质时折射率很小

所以长距离的测距仪都会考虑红外线

而红外线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当红外线从测距仪发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来被测距仪接受到

再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受到的时间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

所以行业称为激光红外光电测距仪 其磁钢是专用强磁永磁磁钢 如图

4.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李兴万 红外测距传感器原理和功能: 红外测距传感器利用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距离的不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的原理,进行障碍物远近的检测。

红外测距传感器具有一对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发射管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接收管接收这种频率的红外信号,当红外的检测方向遇到障碍物时,红外信号反射回来被接收管接收,经过处理之后,通过数字传感器接口返回到机器人主机,机器人即可利用红外的返回信号来识别周围环境的变化。利用的是红外线传播时的不扩散原理,因为红外线在穿越其它物质时折射率很小,所以长距离的测距仪都会考虑红外线,而红外线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当红外线从测距仪发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来被接受到,再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受到的时间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红外线的工作原理:利用高频调制的红外线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产生的相位移推算出光束度越时间△t,从而根据D=C△t/2得到距离D。

红外传感器的的测距基本原理为发光管发出红外光,光敏接收管接收前方物体反射光,据此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根据发射光的强弱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它的原理 是接收管接收的光强随反射物体的距离而变化的,距离近则反射光强,距离远则反射光弱。

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传感器-红外光电开关,它的发射频率一般为38kHz左右,探测距离一般比较短,通常被用作近距离障碍目标的识别。本系统采用的即为此种传感器。

红外测距的优点是便宜,易制,安全,缺点是精度低,距离近,方。

5.什么是红外测距仪

目前,测距仪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而红外测距仪是使用者的首选。这是为什么呢?红外线测距仪不仅测量距离远,还有测量精确度高的优势。红外线测量仪从物理原理上来看,红光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扩散。同时,我们也知道红光在穿过物质的过程中,折射率非常低。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红光在测量过程中的使用保证了测距仪的距离和精确性。

什么是红外测距仪

实际上,在很久以前测量领域中不仅仅只有红外测距仪,还有超声波测距仪等等,但是目前我们所说的红外测距仪主要指的是激光红外线测距仪,也就是主要利用激光,配合红外线的作用生产出来的测距仪,这种具备5公里以内的红外光测距仪器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飞机、云层的高度还是采矿、冶煤等领域,红外测距仪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红外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测距仪主要采用的就是红外线传播时不扩散的特带你,由于红外线在穿过许多物质时的折射率比起一般的光要低很多,因此,许多测距的工具要对长距离的目标进行测量时都会采用红外线,要知道,红外线的传播也是需要一定的,而红外测距仪最主要的原理就是红外从测距仪发出后遇到反射物被反射回来的时间,再综合考虑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能精准地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红外测距仪怎么用

红外测距仪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就是:首先将红外测距仪放在面前,用右手按住机器上的红色三角键,这样做是为了锁定要测距的目标,再按一下就能对我们本身与目标之间的精确距离进行观察了,机器上的显示屏也会显示出距离的数值,要知道,由于红外测距仪的精准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最好在白天进行测量。

由于现在不少红外测距仪都与激光一起进行了更为高效的配置,因此我们在使用时一定要参考仪器说明书中的意见对其进行操作,不要用眼睛直接对准发射口直视,那样会对眼睛有着很大的损害,在野外进行测量工作时,不能将仪器的发射口与太阳进行重合,这样一来对仪器的光敏元件会有很大的损害。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红外测距仪一般都不具备防水功能,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该机器进行防水作业的处理。

红外线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应用于各个地区。在红外线运动的过程中,红外线部分会产生反射作用,而这部分反射的光线将被测距仪接收到,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发生这个过程的时间与传播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我们最终测量的距离。红外线测距仪操作简单,并且测量的距离远,精确性也非常高,是我们在测量距离过程中首选的测量仪器。

红外测距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红外传感器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设计网站论文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网站论文,内容包括求几个毕业论文样本的网站,供参考.,高分求VB或网站程序论文和毕业设计,马上就毕业了,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论文该怎么写。目前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大量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开始利用网络这种

资讯

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

阅读(4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要写一份关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论文,写什么题目的什么好呢?,信用社经济类毕业论文贷款方面的,能帮我写个关于某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分析的毕业论文的提纲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推荐一个

资讯

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

阅读(4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紧急需要“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研究性学习论文,1500字以上,请大,急求一篇关于变频调速或者变频器的外文文献,要论文形式的搜狗。1. PLC控制花样喷

资讯

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

阅读(4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善意取得制度创新之处,善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谢谢了,急!求助翻译论文摘要<论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观

资讯

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阅读(4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设计,求PLC变频器毕业论文de外语参考文献,翻译求助——变频器等方面的专业论文的摘要。黄慧敏. 通用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矿山机械.2004(11)曹玉泉,王主恩. 异步

资讯

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

阅读(4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内容包括科技小论文可以写什么内容?,科技小论文400字,如何写科技小论文(3000字以内)?。比如;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

资讯

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4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染整毕业论文,染整技术在毛发领域的应用论文,求一篇与染织专业有关的论文,1000到2000字左右~谢谢各位大神了~。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纺织品成为纺织品种的新视点,在运用千变万化

资讯

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

阅读(4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内容包括论文评阅意见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研究生应按时认真完成学位论文并按照本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中提出的有关事项和格式撰写论文。

资讯

子空间毕业论文

阅读(3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子空间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聚类文章簇集合并部分怎么写?,关于受限子空间图像识别的论文,中英文对照。最小二乘方法最早是有高斯提出的,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天文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确定了某些行星和彗星的

资讯

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4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感觉好难啊,谁能发我几篇范文,金融学论文,怎么写,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原发布者:zyling1208 对金融学的认识的论文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

资讯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有谁写过关于我国会计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毕业论文,求助相关资料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个会计毕业论文好不好写,如果不,求《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的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

阅读(3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及范文,求毕业论文、范文也可以。毕业论文格式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

资讯

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

阅读(4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专业写一篇关于汽车轮胎的毕业论文。最初的气压轮胎是 1888年 英国的兽医 John Boyd Dunlop ,他先用橡胶

资讯

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

阅读(4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计算机专业记账本,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论文范文分、为宏观论文范文和微观论文范文。凡属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

资讯

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急求一篇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三千字左右谢谢!,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