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商毕业论文

移动营业厅毕业论文

1.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2.求一篇关于"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中国移动服务品牌

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SCDMA这一3G技术标准提出的服务品牌,是TD新形象:"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 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1)创意诠释: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G3标识发布时间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中国移动3G标识G3。

3专题:

至2009年年中,全国二批TD建设城市将陆续完成3G网络建设,全国各地用户将享受到3G带来的便利生活。其中河南省的进度已经过半,TD网络覆盖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普遍地投入建设,郑州市3月底之前一定要建设完毕。经过各项工作之后,6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全省在10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

中国移动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中国移动官方解释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G3标识属于承载网标识,将不作为单独的客户品牌存在,而是充分融入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进行推广。

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为客户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精彩、高效的3G生活。

3.在移动营业厅社会实践3000字论文怎么写

提供一篇联通公司社会实践的论文报告,供您写作参考。

联通公司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秋十月,农民伯伯收获的是沉沉甸甸的稻穗和硕果累累的果实;工人收获的是大批的订单和大量的发货;而我在联通公司打工实践的这一段期间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多的还是收获了“友谊”这杯美酒。以下是我在联通公司参加打工实践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企业。

由我国只有一间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公司中国电信,至国务院批准成立第二间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我国移动通信业于近十年间从零到现在,发展速度相当之快。

从刚开始的模拟移动通信(简称第一代移动电话),至现在的数字移动通信(第二代移动电话),这十年内发展之快,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没有多少个国家做到。拥有国内最大的寻呼网络及用户。

联通公司主要经营话音、数据、互联网等业务。 联通所包含服务有CDMA和GSM移动电话业务、193长途电话业务、165公众互联通业务、IP电话业务、IDC业务、国际租线业务、寻呼业务等综合性通信业务和电子商务、移动通信、WAP、IP全球电话会议、小区广播、呼叫等待、信息占播、股讯通、股市通、中文秘书、ICQ、如意呼等增值业务。

为满足不同用户对通信产品的不同需求。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发挥综合业务优势,提供丰富多采差异性产品和个性化服务。

据刘秘书的一份材料联通公告称,在全国范围内,截止到今年4月,联通G网用户达11029万户,其中后付费用户为5679万户, C网用户为3820万户,今年前4个月,联通G网用户增加442万户,G网用户增加数为C网的2.7倍。 这次的打工实践从事的是市场营销和管理宣传广告工作,我们所学的“经济学”与“广告策划”课程正好和打工实践的工作相符,这给我带来了很的啊的信心,可我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虚心的听取公司领导的指导并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没有来打工实践之前总感觉老师上的理论没有用,可在这次实行期间我深深的体会理论是认识的基础,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理论的延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学好理论知识,灵活的是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困难。 联通最新推出的“联通无限”新业务的状况,包括互动视界、彩e、神奇宝典、掌中宽带、定位之星等新推出的服务,其中那个叫做“大显”的视讯服务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手机大小的东西竟然能够当电视机用,而且可以随时查看路况。

为了更好的宣传这一新的业务我们还专门设点宣传。 这的打工实践重点还是“放号”,就是扩展更多联通用户。

炎炎夏日,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耐心的为用户服务,力争让每一位用户得到满意的答案。 下面我将就我所看到的联通从三方面说明。

沟通方面:每周二早会即是很好的沟通平台。每个销售团队,自行就昨天的成绩与不足做分析,对今天的工作提出个人的意见。

共同商讨,最终决定。这应该是“参与式管理”的一个方面吧,让员工真正的融入到决策行动中,减少摩擦与反对。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是团队的要求。姑且不去议论它本身的对错,但其足以体现联通团队精神的重要地位。

强调分工,鼓励协作,这就是团队。 文化方面。

在公司的会议厅,你第一可以看到“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等等催人奋起的标语。如果说这是一种情感的唤起,那么墙壁上那画满曲折线条的销售业绩表则是责任的压力与动力。

它有这这样的用意:到差距,看到成绩,不骄不躁,塌实向前。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它的“鼓掌文化”。

无论何时何事,给予掌声,给予肯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击掌,给发言者不同意义的肯定。

这种掌声体现联通的尊重与融合及其团队的精神。因为尊重所以努力,因为融合所以团结。

其次,就团队组织方面。简言之为,领导员工,激励员工,友善沟通,精诚合作。

在打工实践中有两位领导给我深刻印象,从他们身上可以一窥联通的领导风格。罗新经理,严格健谈而充满激情。

他说话抑扬顿挫,声如洪钟,充满活力,很有感染力,折射着联通人的激情与上进。他喜欢说故事打比方,将道理简单明朗的呈现,是位善于沟通的人。

另一位是黎然龙主任,我以为他是谦逊亲和的人。他说话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近人。

然而,他并不失原则,他对下层领导出奇的严格,是那种柔中见刚的行事风格,容许犯错不容许再犯。有这样充满激情,包容理解的领导,联通员工怎不会团结奋进呢? 以上是我就我眼中的联通所做的总结。

通过这些了解,让我或多或少的了解联通快速发展的背后故事,也让我对它以后的发展怀有信心。 关于营销 这次走出校园,我对营销的个人方面有些许体会: 首先营销的前提是了解你所做的是什么,你的优劣在哪里,知己知彼,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营销(推销)人员要具有感染人的激情,感染客户,让他认可你,他选择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信任。再次营销尤其是推销人员要具有坚韧的意志,遇到排斥的眼光和赤裸裸的拒绝不能就此。

4.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

5.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6.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毕业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

7.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

8.急求8000字以上的通信毕业论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无线衰落信道的仿真实现 摘 要大家都知道,自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问世以来,移动通信领域高速的发展着,并由于大家需要更多的彼此间的交流而几乎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

因此怎样利用现有的有限频谱来提高通信容量,也就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移动通信采用电磁波通过无线信道来传送信息,因此深入的了解无线信道的具体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论文中,首先对移动传播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多径传播和多普勒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介绍了信道的衰落特性,然后介绍了描述信道的物理模型,最后用Matlab 和C语言进行了仿真,首先仿真了平坦衰落信道,接着对频率选择性信道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描述信道一阶统计特性和二阶统计特性的仿真图形。关键词:多径传播,多普勒效应,建模,仿真目 录前言----------------------------------------------1第1章 绪论 ----------------------------------------21.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21.2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简介---------------------------------31.3无线信道研究的发展历程-------------------------------31.4使用的工具-------------------------------------3第2章 小尺度衰落信道--------------------------------------- -52.1衰落的数学模型-------------------------52.1.1接收信号的复包络(静态情况下)---------------------52.1.2动态情况下,多普勒频移------------------------52.1.3接收信号的复包络----------------------------------------52.2 包络的统计特性-----------------------------------62.2.1瑞利衰落------------------------------------72.2.2莱斯衰落---------------------------------72.3多径信道参数----------------------------------------72.3.1时间色散参数--------------------------------------------72.3.2频率色散参数--------------------------------------------82.3.3角度色散参数-------------------------82.4小尺度衰落信道的分类--------------------------------------92.4.1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92.4.2快衰信道和慢衰信道--------------------------------------102.4.3标量信道和矢量信道 ---------------------------11第3章 标量信道建模及仿真----------------------------123.1平坦衰落信道建模-------------------------------123.2多普勒功率谱------------------------------------------123.3平坦衰落信道仿真--------------------------------143.3.1正弦波叠加法-------------------------------143.3.2成型滤波器法------------------------------------183.4频率选择性信道建模与仿真--------------------------------203.5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21第4章 矢量信道的建模与仿真-----------------------234.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及理论模型-------------------234.1.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234.1.2SIMO信道---------------------------------234.2 MIMO信道的建模---------------------------------244.2 MIMO信道的仿真---------------------------------------26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275.1平坦衰落性信道的仿真结果----------------275.2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仿真结果-----------------------------31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源程序 -----------------------36附录二 翻译 ----------------------------64。

9.毕业论文,实习报告怎么写

仅供参考 ~~ 毕业前夕实习报告 2005年2月至4月两个月期间,我在宁波海曙比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文员岗位实习。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

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

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

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自学能力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而同公司的网站开发人员就大不一样了。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在一个项目中,他们经常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用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设计,他们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工作很辛苦 由于现在还住校,所以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有时候公司业务繁忙,晚上或周末得加班,那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

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

象我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

而象同公司的网络推广员每天得打电话,口干舌燥先不说,还要受气,忍受一些电话接听者不友好的语气有些甚至说要投诉。如果哪家公司有意向的还得到处奔波去商谈。

而事实上所有的业务并不是一次就能交易成功的,他们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个性,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遭领导责骂时不能赌气就辞职。而网站开发人员就经常得喝咖啡熬夜赶项目。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

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刚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寄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我们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 同事相处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象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

比如我们公司做网络推广的同事,他们很注意对自己客户资料的保密,以防被同事抢去自己的业绩,因而关系显得有点淡漠。但是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办公室,大家就会毫无眷恋之情,有更好的机会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跳槽。他们情绪低落导致工作效率 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

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

总结 我是学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管理理论,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管理一个公司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谈判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准备。

移动营业厅毕业论文

移动前台毕业论文

1.关于前台工作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包括作者,出处等,越详尽越好)

前台工作总结

2008-11-11 22:57

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充实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年。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站台,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不禁思绪万千。过去的一年里,在集团的指引下,在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及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下,我的工作学习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在前台主管,领班以及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的业务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前厅部作为酒店的门面,每个员工都要直接面对客人,所以我们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就反映出一个酒店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前台又是这个门面最核心的部分,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自己的一个疏忽就会给酒店带来经济上的亏损。所以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主动的向其他同事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上有进一步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客人喜出望外。

二,“开源节流,控制成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每个企业不矢的追求。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响应酒店的号召,开展节约节支活动,控制好成本。为节约费用,我们利用回收废旧的欢迎卡做为酒店内部人员使用,当HSE房入住,当SALES要带客人参观房间,我们都利用这些废旧的欢迎卡来装钥匙以减少欢迎卡的使用量,给酒店节约费用。打印过的报表纸我们就用来打草稿,各种报表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都采用双面打印。通过这些控制,为酒店创收做出前台应有的贡献,也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三,加强自身的销售意识和销售技巧,提高住房率

在部门领导的培训帮助下,我学到一些销售上的小技巧。怎样向客人报房价,什么样的客人报何种房型的房价?如何向有预定的客人推荐更好的房型?等等。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的部门领导毫无保留的把这些销售知识传授给我们。在增长我自身知识的同时,我也积极地为推进散客房销售做出我自己的一份努力。只要到前台的客人,我都想尽办法让客人住下来,哪怕是UG。以此争取更高的入住率。

四,注意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和同事友好相处

酒店就像一个大家庭,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些不愉快的小事。前台作为整个酒店的枢纽,它同餐饮,销售,客房等部门都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所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动和各部门同事处理好关系,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家和万事兴,只有这样,我们的酒店,我们的集团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这一年里,我成长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但不足之处我也深刻地意识和体会到。

1.在服务上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因为害怕做错而不敢大胆去做。

2.遇到突发事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冷静处理问题。

3.在大型会议团队的接待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好房间。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将在饭店领导的带领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事。积极主动配合领班,主管以及各位领导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改正那些不足之处,做一位优秀的前台接待。争取在集团这个优秀的平台上取得更好的发展,为集团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3.求一篇关于"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中国移动服务品牌

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SCDMA这一3G技术标准提出的服务品牌,是TD新形象:"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 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1)创意诠释: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G3标识发布时间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中国移动3G标识G3。

3专题:

至2009年年中,全国二批TD建设城市将陆续完成3G网络建设,全国各地用户将享受到3G带来的便利生活。其中河南省的进度已经过半,TD网络覆盖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普遍地投入建设,郑州市3月底之前一定要建设完毕。经过各项工作之后,6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全省在10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

中国移动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中国移动官方解释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G3标识属于承载网标识,将不作为单独的客户品牌存在,而是充分融入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进行推广。

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为客户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精彩、高效的3G生活。

4.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5.关于移动前台受理这项工作我是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家里人脱关系帮我

说起移动的工作我还是略懂一二的,去前台工作脱关系是避免不了的,人才太多不托关系进不去啊 是不是。

你所说的前途和升值大概是什么目标你没有说具体,但是在前台工作是非常吃香的,烦心事没有,小事情还不操心,实习生月工资好像是1000左右,实习过后要考试决定你的去和留,找关系就算不及格改改试卷就没问题了,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待遇很优厚,我的好多朋友在移动工作,他们说有的时候工资能拿到3000-4000 ,有的时候基本拿不到,因为分背扣没了,要前途主要还是有一张铁齿铜牙啊,不会说那是赚不到钱的只能给你扣分,这样的待遇在你心里就不知道能不能接受了,至于升值就比较麻烦了,我的朋友都是比较活泼的,里边关系也很硬,但是每一个升值的,你可想而知,你要有多大的后台才能升值,自己想想吧,在移动工作很好的。

毕竟是个正式工作单位,我所说的看一下是否可以采纳,祝你每天愉快。

6.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

7.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毕业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

8.通信类什么毕业论文题目好点啊

提供一些通信类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加。

1. GPS与GSM系统整合应用设计

2. SDH光传输系统组网的设计

3. 小灵通系统建设在****市的应用

4. ****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

5. **地NO.7信令网设计方案

6. ****电信局动力环保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7. **地双向HFC在有线电视网络设计方案

8. **地无线市话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9. **市七号信令转接点(LSTP)工程设计

10. **地现代局域网设计及宽带接入

11. ****无线寻呼系统网络整合

12. ****市无线市话IPAS系统设计

13. **地光缆监控与线路资源管理在长途线路维护中心的综合应用

14. **地无线市话(PAS)网络系统设计

15. **地GSM系统 基站设计方案

16. ****市至****市SDH数字微波电路设计

17. **地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

18. ****CDMA一期基站工程规划

19. ****移动本地光纤传输网组网方案

20. ****市通信分公司无线市话接入网工程设计

21. **地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22. **地企业intranet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23. ****市本地网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的实现

24. ****本地电话网集中监控升级设计方案

25. ****本地网电话的网络优化改造

26. ****地区有线接入网的规划与建设

27. A1000 S12交换机远端模块局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28. 无线市话IPAS系统在****的应用设计

29. ****DCN网设计与实现

30. ****市电信客户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31. ****局OA网的设计与应用

32. 组建****移动VIP大客户管理分析服务系统

33. ****市SDH中继传输网设计方案

34. **地宽带IP城域网的设计与实施

35. 智能小区网络通信系统技术

36. 局域网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大楼办公网的组网方案

37. ****电信二级干线监控系统设计

38. **地PHS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39. 电话遥控电器开关电路设计

40. 电信级VOD视频点播系统解决方案

41. ****本地网新建第二关口局的设计方案

42. 在WINDOWS平台上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 联机计费系统在C&C08交换机上的实现

44. ****市电信小区宽带网的方案设计

45. 基于单片机的(7.4)循环码编译码器硬软件设计

46. 在集中监控操作系统下计费拥塞的解决方法

47. **地呼叫中心的集中化解决方案

48. ****移动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与实施

49. 多媒体业务(163/169)前台受理系统的设计

50. ****市邮政局电子汇兑系统在综合网上应用设计

51. ****市 C3本地网的规划与建设

52. ****前置交换机在联通数据业务中的应用

53. ****市EASTAR自动停复话系统的设计

移动前台毕业论文

基于移动平台毕业论文

1.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毕业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

2.求一篇关于"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中国移动服务品牌

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SCDMA这一3G技术标准提出的服务品牌,是TD新形象:"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 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1)创意诠释: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G3标识发布时间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中国移动3G标识G3。

3专题:

至2009年年中,全国二批TD建设城市将陆续完成3G网络建设,全国各地用户将享受到3G带来的便利生活。其中河南省的进度已经过半,TD网络覆盖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普遍地投入建设,郑州市3月底之前一定要建设完毕。经过各项工作之后,6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全省在10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

中国移动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中国移动官方解释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G3标识属于承载网标识,将不作为单独的客户品牌存在,而是充分融入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进行推广。

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为客户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精彩、高效的3G生活。

3.有关我身边的移动互联网的论文

摘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

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为艺术创造了无数可能,传统艺术也逐渐向这方面发展,例如手机游戏,手机绘画等等。关键词:移动应用 移动互联网 媒体艺术数字媒体在新移动平台的应用 一、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移动互联网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户体验至上: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想要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费者体现简单、精准的用户体验上,将决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须从与消费者发生第一点接触开始,越精确越好。 2、盈利策略不可急功近利:这些客户可能只用过手机的简单功能,盈利模式的策略上,需要企业性化和简单易懂的指引,移动互联网的强大平台,已经成为全方位、立体式。

3、找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物品和这个物品的位置密切相关的信心,最有杀伤性的形式,这种集定位、搜索和精确数据库功能的服务必定将手机提升到改变世界的境界。森合万源的创新是颠覆性的,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是暂时的。

在产业链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情况下,握在你手中最大的砝码就是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让你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资格,业务创新能力则决定了自己的“卖点”。 4、把握移动营销新模型: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品牌文化,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客户,随之让参与互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让正确的客户为企业说正确的话,冷冰冰的广告式营销终将在这个时代里慢慢衰退。

5、整合产业链之外的资源:只要能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抓住行业强势资源,相关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产业的资源二、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

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3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的以X-Series命名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娱乐类服务。 2.1 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

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上数据为2007年6月底数据),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8万,占移动用户87%的比例(2007年底数据)。 根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和UGC、移动支付和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

日本移动运营商采取的包月资费方式,以及用户终端性能的提高、双向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服务、图铃内容下载,到目前具有移动Web 2.0特性的新业务,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致力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与融合将进一步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用户从中可以真正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接入与服。

4.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5.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6.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

7.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8.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9.微信公众平台毕业设计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微信公众平台毕业设计【篇一:开题报告-基于微信公众帐号的学生信息自助查询系统-王明达】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姓名王明达学号20103214专业指导教师景永俊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二、本题的基本内容:三、推荐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四、指导教师意见:五、院(部)审查意见:【篇二:重庆师大电商系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重庆师大电商系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专业2011级胡广指导教师李明摘要: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即时通讯应用由个人电脑转向移动设备。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型移动即时通讯应用的崛起。本文将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通过系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展现新媒体在教学信息传递以及学院建设展现方面提供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重庆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系abstract:the booming mobile internet,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s from personal computer to mobile devices. the rise of new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to wechat platfor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ubli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will be on campu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hrough thkey words22.1.2keywords4.1。

10.《基于J2ME平台的手机游戏》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基于J2ME的手机在线游戏(论文+程序+答辩ppt) 摘 要现在的移动电话是小型的计算机,暂时它的处理能力与台式机的标准处理能力相比很有限,但是足够运行一个相对小型的游戏,甚至是3D游戏。

同时它们还是网络计算机,能够高速发送和接收数字数据。 除了语音数据以外,它们还可以发送和接收其它类型的数据。

所以市面上已经出了好几款类似PC上的网络游戏。Java 2 Micro Edition (J2ME即K-JAVA)是一种针对移动电话和PDA这样的小型设备的Java语言。

大部分的手机厂商都迫切希望Java手机推广应用。尽管J2ME与台式机中的Java相比还是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它已经极大的提高了移动电话支持游戏的能力,并且有比SMS或WAP更好控制的界面,允许使用子图形动画,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远程服务器。

本设计使用J2ME设计了一个手机在线游戏系统,实现一个实时、高效、多人同时进行的手机动作游戏。用户通过手机GPRS上网登录到服务器,与其他的用户一起开始游戏。

本文先从Java手机游戏的背景出发,介绍了Java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行业动态,然后从整体上介绍本系统开发的模型,接下来对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作详细的描述。最后,本文归纳了本系统设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并对该设计的测试结果进行汇报。

最后一章为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关键词:J2ME,Java手机游戏,客户端子系统目录摘 要 I目录 III第一章 绪论 11.1 背景及现状 11.1.1.手机游戏特征 11.1.2.手机游戏的类型 21.2 行业动态与展望 41.3 论文结构 12第二章 J2ME技术概述 142.1 J2ME总体架构 142.2 配置概述 152.3 简表概述 152.4 J2ME目标设备 162.5 J2ME、J2SE 与 J2EE 之间的比较 162.6 JavaSocke网络编程 172.7 小结 20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3.1 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 213.2 系统类建模 313.3 本章小结 34第四章 各模块的设计 354.1 客户端游戏控制模块 354.1.1 功能简介 354.1.2 模块具体实现 354.2 通信模块 424.2.1 功能简介 424.2.2 模块具体实现 434.3 服务器端游戏控制模块 464.3.1 功能简介 464.3.2模块具体实现 464.4 小结 46第五章 系统运行环境及系统测试 475.1 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475.2 系统运行软件环境 485.3 系统测试 49结论 54附录 56附录A 安装J2ME 56附录B IDE NETBEANS 56参考文献 59致 谢 60。

基于移动平台毕业论文

关于移动的毕业论文

1.求通信类毕业论文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组数据均检查核对,如不能纠。

2.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3.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4.求一篇关于"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中国移动服务品牌

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SCDMA这一3G技术标准提出的服务品牌,是TD新形象:"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 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1)创意诠释: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G3标识发布时间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中国移动3G标识G3。

3专题:

至2009年年中,全国二批TD建设城市将陆续完成3G网络建设,全国各地用户将享受到3G带来的便利生活。其中河南省的进度已经过半,TD网络覆盖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普遍地投入建设,郑州市3月底之前一定要建设完毕。经过各项工作之后,6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全省在10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

中国移动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中国移动官方解释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G3标识属于承载网标识,将不作为单独的客户品牌存在,而是充分融入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进行推广。

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为客户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精彩、高效的3G生活。

5.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6.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

7.谁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人员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毕业论文 摘 要大家都知道,自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问世以来,移动通信领域高速的发展着,并由于大家需要更多的彼此间的交流而几乎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

因此怎样利用现有的有限频谱来提高通信容量,也就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移动通信采用电磁波通过无线信道来传送信息,因此深入的了解无线信道的具体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论文中,首先对移动传播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多径传播和多普勒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介绍了信道的衰落特性,然后介绍了描述信道的物理模型,最后用Matlab 和C语言进行了仿真,首先仿真了平坦衰落信道,接着对频率选择性信道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描述信道一阶统计特性和二阶统计特性的仿真图形。关键词:多径传播,多普勒效应,建模,仿真目 录前言----------------------------------------------1第1章 绪论 ----------------------------------------21.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21.2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简介---------------------------------31.3无线信道研究的发展历程-------------------------------31.4使用的工具-------------------------------------3第2章 小尺度衰落信道--------------------------------------- -52.1衰落的数学模型-------------------------52.1.1接收信号的复包络(静态情况下)---------------------52.1.2动态情况下,多普勒频移------------------------52.1.3接收信号的复包络----------------------------------------52.2 包络的统计特性-----------------------------------62.2.1瑞利衰落------------------------------------72.2.2莱斯衰落---------------------------------72.3多径信道参数----------------------------------------72.3.1时间色散参数--------------------------------------------72.3.2频率色散参数--------------------------------------------82.3.3角度色散参数-------------------------82.4小尺度衰落信道的分类--------------------------------------92.4.1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92.4.2快衰信道和慢衰信道--------------------------------------102.4.3标量信道和矢量信道 ---------------------------11第3章 标量信道建模及仿真----------------------------123.1平坦衰落信道建模-------------------------------123.2多普勒功率谱------------------------------------------123.3平坦衰落信道仿真--------------------------------143.3.1正弦波叠加法-------------------------------143.3.2成型滤波器法------------------------------------183.4频率选择性信道建模与仿真--------------------------------203.5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21第4章 矢量信道的建模与仿真-----------------------234.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及理论模型-------------------234.1.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234.1.2SIMO信道---------------------------------234.2 MIMO信道的建模---------------------------------244.2 MIMO信道的仿真---------------------------------------26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275.1平坦衰落性信道的仿真结果----------------275.2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仿真结果-----------------------------31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源程序 -----------------------36附录二 翻译 ----------------------------64。

10.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

关于移动的毕业论文

移动app毕业论文

1.移动APP专业要学写什么

这涉及的好多,有安卓开发、ios开发、设计、大数据、云计算 等等 互联网技术包含的内容有很多 看是具体研究哪一个方向。

1、首先,做主题和做应用是两码事,做主题是切图,做图,做应用的话就要写代码了。两条路,要慎重。

2、学习ios和Android也是两码事,ios语言是OC和swift,Android的话就是Java。

3、ios门槛要高一些,你需要一台装在Mac OS的电脑(推荐MBR),一台iPhone(可选),每年交年费。

4、Android的话门槛低一些,但是入门快,最大的痛苦是官网被墙了,如果不是计算机专业,那就自己辛苦一些,多听听计算机专业的课,毕竟基础还是蛮重要的,当然多写代码更重要。

2.我想写一篇关于 《移动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找点资料,希望各位帮

直到近期,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是在原地静止的。计算机,甚至个人计算机,都很大且不经常移动。近几年来,不仅是笔记本计算机,而且包括手提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 PDA )都显著增加,甚至蜂窝电话和寻呼机也都可以支持I P。目前的问题在于,不论设备平常是通过有线媒体或无线媒体连接到网络,当设备移动时,假如不论移动设备实际上在何处,其他设备都能够以同一个IP地址来访问该设备,这将是很方便的。

要实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因为节点移动时,可能必须连接到使用不同IP地址的不同网络。移动IP在RFC2002(IP移动性支持)中描述。目前,此RFC还在进行修改和更新以支持IPv6。任何情况下,移动IP都应支持节点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移动,即“宏观移动性”,而不仅仅是支持“微观移动性”,例如像蜂窝电话一样,从一个蜂窝向另一个蜂窝切换无线连接。

IPv4中的移动IP

正如RFC2002中所述,移动IP使用移动代理的概念。为移动主机指派一个一直可达的主地址。当主机位于正常驻地时,它使用自己的主地址连接到本地网络,所有的协议都按正常方式操作;而移动代理通常是常规路由器,它作为外地代理,在移动主机离开其驻地网络时像一种邮件领取部一样使用。移动代理也可以作为主代理,处理传送给移动主机的信息。

当移动节点离开驻地时,可以按照下列方法使用移动I P (如I P v 4所述)来连接到网络:

(1) 外地代理和主代理周期性地发出报文,表明它们的可用性。移动主机也可以主动请求此信息。这些通告以I C M P路由器通告为基础,为移动节点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其能够确定它是在自己的驻地网络还是在外地网络中。

(2) 假如移动节点确定自己目前连接到驻地网络,就如同非移动主机一样工作。

(3) 但是,假如该节点确定自己是在外地网络中,则它将从外地网络获得“关照地址”。该地址是当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中时,可到达移动主机的临时地址。移动主机可以使用外部机制(如DHCP)来获得在外地网络上的有效地址,或者它也可以使用移动代理指定的某个地址,该地址就称为外地代理关照地址。此时,对于所服务的任何移动节点,移动代理使用同一个境内地址,并将进入网络的包转发给正确的节点。

(4) 一旦移动主机拥有可在外地网络上寻址的某类地址,通过发送报文,它将该地址注册到其主代理,实际报文的内容类似“假如你收到发给我的主地址的包,请转发到这个地址”。

(5) 这样,一旦主代理知道对于发给移动节点的包应向何处转发,它就把这些包拦截下来,并进行封装,以IP隧道方式发送到移动节点提供的关照地址。假如该关照地址是一个配置的关照地址,则由外地代理来接收封装的IP包,拆包并转发给移动节点;假如该关照地址是在外地网络上分配给移动节点的单独IP地址,移动节点就可以接收到带封装的I P包,自己进行拆包。

假如外地网络上的移动节点要发送包,则无需进行非凡操作,这些主机将继续使用其主地址为包的源地址,对这些包也无需进行任何非凡处理。

IPv6中的移动IP

相对而言,移动IPv6将更易于实现和使用。首先,在IPv6中,在无状态自动配置或使用DHCPv6的状态自动配置的支持下,获得关照地址的过程更加简单。正因如此,IPv6中没有外地代理关照地址,而只有配置的关照地址。其次,应该有可能使用IPv6的各种特性来改进移动节点的操作。例如,主代理可以使用邻居发现的代理通告来截获发给移动节点的IPv6包。对于通过目的地选项来将地址更新与地址相捆绑的路由优化,节点也应该有基本的支持。

移动IPv6中包含的另一个新特性是:即使在移动节点的常规主代理不可达的情况下,移动节点也有能力和驻地网络建立联系。移动节点可以向驻地网络中为主代理保留的地址发送任意点播包,结果任何可用的主代理将把自己的选项通知移动节点。

3.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4.移动游戏开发的相关论文

原文:

J2ME basics

The biggest benefit of using the Java platform for wireless device development is that you're able to produce portable code that can run on multiple platforms. But even with this advantage, wireless devices offer a vast range of capabilities in terms of memory, processing power, battery life, display size, and network bandwidth.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port the complete functionalities of an application running on a sophisticated set-top box to a cell phone. Even for similar devices such as PDAs and advanced smart phones, establishing portability between the two often poses a strain to one device and underutilization of the other. Real portability can only be achieved among groups of similar devices. Recognizing that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 J2ME has been carefully designe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portability and usability. ………………

译文:

J2ME 基础知识

在java平台上做无线设备开发的最大的好处是你的代码能够在多个平台移植。但是即使有这样的优点,各种无线设备在内存,处理能力,电池使用寿命,显示尺寸,和网络带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把一个运行在成熟机顶盒上的应用程序的全部功能都移植到移动电话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相似的设备(如PDA和高级智能电话)之间建立可移植性也常常使一种设备超负荷而另一种设备利用不充分。真正的移植性只有在一组相似的设备之间才能实现。因为认识到一种规格不能满足所有设备,j2me在设计时就努力的在可移植性和性能方面取得一个平衡。 ………………

5.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毕业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

6.浅谈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App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已经是至少人手一部手机了,而手机APP引发了商业的竞争态势。手机APP如果不想被当作占用手机的垃圾处理掉,其运营推广尤为重要,于是乎很多APP平台为了吸引新用户不惜下重血本。

比如APP平台9 块 9 包邮火了,为了混淆概念,大家都做9 块 9 了,弄的全是9 块 9包邮,消费者都审美疲劳了,APP上的9 块 9包邮加上运费基本上是赔钱赚吆喝,就如同超市卖的鸡蛋与大米专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手法,你买大米和鸡蛋的同时也顺便把别的东西也买了。

APP移动电商平台80、90后是主消费群体,现在网购的群体有3亿多,而全国有近14亿的人口,而网购的消费群体淘宝和京东占据的差不多了,而未来将会有差不多10亿的网购群体。所以在移动APP端设计时,用户的注册页面要简单,不然用户会感到厌倦和难以忍受,先把用户拉进来再说,而APP上应用的内容越多,交易也越多,所以要多鼓励用户上传自己的东西,比如先上传图片再进行相关描述。

当然了APP的运营推广是一直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比如各大手机厂商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大平台、PC下载站、手机WAP站、收录站、移动互联网应用推荐媒体等等基本可以覆盖Android版本发布渠道,推广很多时候并不是靠砸钱,而需要的是大范围的覆盖。对于APP平台而言,社交平台推广也是一种可深入的推广方式,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平台,潜在用户明确,可以推广产品。

当然了对于APP推广平台,内容策划也很重要,不过内容策划最好是原创内容,可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推广,一天也不用多,有几条就可以,但是内容一定要新颖有趣,方式可以抓最新的当天或者几天内一直持续的热点跟进,让你的产品像讲故事似的引人入胜。此外也可以引用SE0、百度指数、豆瓣,微博等社交网络等相应的内容展现。推广时内容的创新是关键,然后保持互动关系,这样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度美以及曝光率。

此外微信的推广也很重要,微信中内容不用多,但是一定要精,不然会引起反感,反而会起反而效应,初期可以通过微信小号积累客户群,再将小号导大号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加入微信互推群,这样会形成连锁反应。

7.谁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人员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毕业论文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60+(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演进的思路,拿出快速应对3G或3G演进发展业务及所谓全业。

移动app毕业论文

移动端毕业论文

1.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2.急求移动通信毕业论文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3.求: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摘 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已被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

本文论述了硬切换、软切换和接力切换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并结合这三种主流的切换技术在GSM、CDMA和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并对三种切换技术的优劣做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 切换 ;硬切换 ;软切换 ;接力切换。

切换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时,或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质量下降时,使用中的话音信道就会自动发出一个请求转换信道的信号,通知移动通信业务交换中心,请求转换到另一个覆盖区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转换到另一条接收质量较好的信道上,以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正常通信。 一、硬切换 硬切换是在不同频率的基站或覆盖小区之间的切换。

这种切换是移动终端在切换状态时,先暂时断开通话,并自动向新的频率调谐,与新的基站接上联系,建立新的信道,从而完成切换的过程。 简单来说,硬切换的特点就是“先断开、后切换”,切换的过程中约有200毫秒时间的短暂中断。

因为原基站和移动到的新基站的电波频率不同,移动终端在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切断后,往往不能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这时就出现一个短暂的通话中断时间。它对通话质量有影响。

硬切换一般采取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其切换过程如下: 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地向所在小区的基站报告小区和相邻小区基站的无线电环境参数。

本小区基站依据所接收的该移动用户无线电环境参数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切换。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基站便向移动台发出切换请求,同时将切换请示信道传送给MSC,MSC立即判断此新基站位置码是否属于本MSC辖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若MSC确认新基站是属于本MSC辖区的基站,则通知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换信道),然后将所找的信道及IMSI经过本区的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依据信道号的频率值将工作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并进行环路核准,核准信息经MSC核准后,MSC通知基站释放原信道。若MSC发现新基站是属于非本MSC辖区的基站,MSC就将切换请求转送给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为其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然后将找到的基站信道号及IMSI传送给原MSC,并经由原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然后进行移动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释放过程。

二、软切换 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频率的两个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所谓软切换,就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切换过程时,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移动终端进入新基站覆盖区并测出与新基站之间的传输质量已经达到指标要求时,才把与原基站之间的联系信道切断。

简单地说,软切换的特点是“先切换、后断开”。这种切换方式是在与新基站建立联系信道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信道,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问题,对通信质量没有影响。

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 软切换也是移动台辅助的切换。

在进行软切换时,移动台首先搜索所有导频并测量它们的强度。移动台合并计算导频的所有多径分量(最多K个)的Ec/Io(一个比特的能量Ec与接收总频谱密度--噪声加信号--Io的比值)作为该导频的强度,K是移动台所能提供的解调单元数。

当该导频强度Ec/Io大于一个特定值T_ADD时,移动台认为此导频的强度已经足够大,能够对其进行正确解调,但尚未与该导频对应的基站相联系时,它就向原基站发送一条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这种情况,原基站再将移动的报告送往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则让新的基站安排一个前向业务信道给移动台,并且原基站发送一条消息指示移动台开始切换。 当收到来自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后,移动台将新基站的导频纳入有效导频集,开始对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同时进行解调。

之后,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一条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经根据命令开始对两个基站同时解调了。 接下来,随着移动台的移动,可能两个基站中某一方的导频强度已经低于某一特定值T_DROP,这时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移动台对在有效导频集和候选导频集里的每一个导频都有一个切换去掉计时器,当与之相对应的导频强度比特定值D小时,计时器启动)。

当该切换去掉计时器T期满时(在此期间,其导频强度应始终低于D),移动台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两个基站接收到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后,将此信息送至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再返回相应切换指示消息,然后基站发切换指示消息给移动台,移动台将切换去掉计时器到期的导频将其从有效导频集中去掉,此时移动台只与目前有效导频集内的导频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时会发一条切换完成消息告诉基站,表示切换已经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统中,所用的切换技术都是软切换。由于软切换是在频率相同的基站之间进行的,因此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多个基站覆盖区交界处时,移动终端将同时和多个基站保持联系,起了业。

4.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毕业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数据通信的技术与市场 在全球蜂窝移动电话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获得信息的要求,数据信息的传递从简单的寻呼进入到多媒体的信息业务,数据传输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由于计算机出现而产生的数据通信,伴随着计算机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到各种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的日益普及,加上高速、有效、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以及便携式计算机和各种数据终端的处理能力与通信功能的日益完善,使移动数据通信的发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移动数据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移动数据通信是无线数据通信中常见的一种。

它是无线数据终端中心主机或其它无线终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数据的一种通信手段。移动数据通信与采用无线手段为固定用户提供的数据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是计算机间的无线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没有铺设线路的麻烦,因而降低了建设资金,并且建设周期短而快; 2、网络设备简单,组网方便、灵活; 3、通信快速方便,覆盖面广,可追踪移动系统,并确保信息可靠传递; 4、移动用户可访问中心数据库,建立无线办公室; 5、可作为地面有线数据网络的延伸与补充; 6、系统结构可扩充,系统可用性高。 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有面向专网用户及用户群体的纵向市场以及面向公用及个人用户的横向市场。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交易。具体有销售点(POS)业务、交易过程(包括数据库检索、信用卡鉴别、订单输入、存货清单、信息查询等)、自动柜员机(ATM)、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点对点通信(包括在计算机之间或从专门的设备转换数据文件)、远程数据库访问。

2、双向信息。包括双向寻呼、无线电子信箱、点播信息、车队调度、野外作业与服务、投递业务的路由选择。

3、监测和跟踪。包括告警、保安及个人人身安全;公用事业(水、电、煤气等)读表、油井数据状态;车队调度与管理,向车队发送路由、路况、客运、货运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二、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1、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电路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指在现有的蜂窝移动电话网(模拟蜂窝网及数字蜂窝网)上提供透明的数据业务,它类似于电话网上的数据传输业务。其特点是用户在呼叫建立后,无线信道一直为该用户所独占,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其它用户才能使用该信道。

这种方式简单,使用费用较低,以及现有蜂窝系统已有大的覆盖范围,因而是目前移动数据传送的主要方式之一。 移动数据在模拟蜂窝网络上通过专家的蜂窝系统所用的MODEM来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V.32 bis)。

这种方式适合于传送长文件,并具有应用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点。 在NMT450、NMT900、TACS AMPS等模拟蜂窝网上使用的数据业务,一般有三类传真以及计算机配上MODEM的连接传送数据等。

数字蜂窝网络与模拟蜂窝系统的不能区分数据、话音业务不同,它不仅能区分话音呼叫和数据呼叫,而且还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数据呼叫。 GSM是全数字式的蜂窝系统,并且使用了ISDN的一般原理,本身具有传输数据的能力,可提供的数据业务有三类传真、MODEM数据业务、专用分组数据装配拆卸(PAD)业务、分组数据业务及各种承载业务等。

北美的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D-AMPS(IS-54-TDMA)、IS-95CDMA等也可提供短信息传输、非同步数据、三类传真、分组数据等。 目前,电路交换型的数据业务主要由模拟蜂窝系统、GSM、DCS 1800及PCS(个人通信系统)等提供。

2、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分组长(或色)’的形式在无线信道上传送,传送过程不用呼叫建立,且信道并不完全固定分配给某一同用户,而是多个用户的‘数据’分离,因而其信道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有两类。

一类是独立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采用专门用于移动数据通信的标准,这类标准的网络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DataTac、Ericsson公司和瑞典电信的Mobitex、Motorola和IBM公司的Ram Mobile Data以及Ardis和欧洲的ETSI制订的欧洲集群无线电和移动数据标准Tetra等;另一类是基于蜂窝电话网的分组交换移动数据网,通常是与蜂窝移动电话共享频率和部分设施,这一类标准主要是由IBM、McCaw、GTE、Bell、Atlantic制订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标准,它是基于北美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网的AMPS的。 此外,CDMA也在制定相应的标准。

3、电路交换型和分组交换型移动数据业务的比较 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低、时延较小、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较低。适于传送数据量大、可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时性要求高的文件。

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其速率较高、时延较大、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信道利用率高。适于传送突发性的短数据文件、可供对可靠性要求高、而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用户使用。

三、GSM承载的各种移动数据业务 GSM的承载业务有非透明方式及透明方式两种。非透明方式经GSM发送时,精确度高,每个分。

5.求一篇关于"移动通信新业务"的毕业论文

[编辑本段]中国移动服务品牌

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SCDMA这一3G技术标准提出的服务品牌,是TD新形象:"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 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中国移动的G3含义:

(1)创意诠释: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国印章刻画出3字。在整体造型上美观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富有中国元素和强烈的视觉效果;阶段性Slogan突显了该标识与3G的映射关系。(2)传播诉求:G3是3G时代移动生活方式的领先者,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精彩丰富移动生活方式;G3也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民族科技创新的产物。3G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客户随时随地沟通与分享的需求,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沟通方式,让生活更加充满激情和快乐。

G3标识发布时间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发布3G牌照,中国移动同步发布中国移动3G标识G3。

3专题:

至2009年年中,全国二批TD建设城市将陆续完成3G网络建设,全国各地用户将享受到3G带来的便利生活。其中河南省的进度已经过半,TD网络覆盖工程现在全省已经普遍地投入建设,郑州市3月底之前一定要建设完毕。经过各项工作之后,6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全省在10月底之前一定要投入使用。

中国移动

在G右上方的3代表立方,意味着3G时代的移动用户将呈立方趋势增长;还有人认为突出黑色的G,红底白字3,红黑是春节对联两种主颜色,预言者3G春天的来临,预言着中国移动敢以TD博三分天下的雄心。

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G3是个很庞杂的概念,除非中国移动出尔反尔要推“G3”自有品牌的手机,否则结果就只有一个——战略性品牌,将涵盖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等品牌业务。

中国移动官方解释

“G3”标识造型取义中国太极,以中间一点逐渐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断变化和精彩无限的外延;其核心视觉元素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丹青和朱红印章,以现代手法加以简约化设计,该标识还有丰富的彩色运用和延展,这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架起全新沟通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生活。

G3标识属于承载网标识,将不作为单独的客户品牌存在,而是充分融入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进行推广。

G3标识的战略性推出,意味着中国移动支持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为客户架起全新沟通平台,引领精彩、高效的3G生活。

6.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有哪些题目

通信工程可以写4g网络通信、无线局域网、wifi等等热门题目的。

开始也不懂,还是学长给的文方网,写的《网络通信中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研究》,非常靠谱的说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SSL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基于ZigBee和IPv6的远程监控网络通信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自相似网络通信量及高速路由结构性能研究复杂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研究及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面向多级安全的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工业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网络通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尾特性的自相似网络通信量建模及预测基于FPGA的机器视觉系统研究及应用基于跨层设计的无线网络通信的研究无人驾驶智能车远程监控系统——基于GPRS无线网络通信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基于VC++网络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地铁列车WorldFIP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应用研究水声网络通信环境软件仿真系统设计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通信软件设计基于MPC8260和VxWorks的网络通信平台的实现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研究网络通信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远程监控系统中网络通信的研究与实现基于数据加密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研究基于嵌入式系统VxWorks的设备驱动和网络通信基于Linux的网络通信游戏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Fi的LED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基于STM32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设计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基于C/S模式多平台网络通信系统研究基于Internet的分布交互式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网络通信部分分布式检测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网络通信的信息隐藏技术研究低压电力线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7.谁帮我提供一篇《移动通信的应用与开发》论文,小弟用高分回报,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人员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毕业论文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60+(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演进的思路,拿出快速应对3G或3G演进发展业务及所谓全业务。

8.评估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未来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

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

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2.69亿户,普及率为20.8%。

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84.4%,意大利为92.65%,卢森堡为101.34%;当时,中国为16.09%。

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

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

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

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

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

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

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

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

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

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1.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1.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

9.谁那里有关于手机方面的毕业论文啊

不知道你据需要什么要求的,以下给你提供几个相关的题目和内容,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手机套餐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镁合金手机外壳的冲压模具及成形工艺研究 商业网站短信增值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Linux基于MiniGUI下的手机应用程序 JAVA打飞机游戏设计 3G网络环境对手机支付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 手机品牌与产品命名研究 本土手机品牌战略策划推广 国产手机营销策略 。

. 范例:手机外形快速设计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三维造型技术特别是逆向工程技术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手机外形设计周期长的困难,本文研究了手机外形的逆向工程造型方法,并对逆向工程概念、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又以松下G60手机为例详细介绍了对手机外形快速设计进行逆向工程的步骤。

关键词:逆向工程,点云,快速制造,STL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ique, the technology of 3D computer-aided prototyping, especially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ng time on the mobile phone's shape-design, a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reverse engineering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is also illustrated, and the step of the integrated reverse engineering of mobile phone's shape-design process is presented in detail with the example of Panasonic G60. Keywords: Reverse Engineering , Point Cloud , Rapid Manufacturing , STL 0.引 言 2004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487万户,是近年来新增用户最多的一年。截止到今年1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3.4亿户。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我国手机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2004年合法的手机进网许可证754张,去年有754款新的手机上市。

进网标志1.3亿枚。实际市场销售量超过一亿部, 2004年全球的手机出货量为6.6亿部,由于供大于求的整体局势,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并且从单纯的价格战,逐步向推出新品,用户定制,供应链争夺等纵向全方位的发展。

在企业竞争中,手机的外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产品外形开发多是重新建模,设计周期长。

但是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手机外形的再设计方法可以加快设计改进的步伐,快速了解同类产品以及进行必要的改进。 1.概 述 1.1逆向工程原理 在瞬息万变的产品市场中,能否快速地生产出合乎市场要求的产品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我们都会遇到只有一个实物样品或手工模型,没有图纸或CAD数据档案,有时,甚至可能连一张可以参考的图纸也不存在,没法得到准确的尺寸,这就为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制造模具也就更为烦杂。但是逆向工程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的几何造型技术已被制造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及工模具的设计、方案评审、自动化加工制造及管理维护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及三维几何建模方法,将原有实物(产品原型或油泥模型)转化为计算机上的三维数字模型,在CAD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逆向工程。

目录:0.引 言 11.概 述 11.1逆向工程原理 11.2逆向工程特点 21.3逆向建模的一般流程图 31.4逆向工程的应用领域 32.逆向工程一般步骤 32.1实体三维数据的获得——扫描 32.2点云处理 52.3曲面重构 52.4实体建模 82.5快速制造 93.逆向工程软硬件设备 103.1扫描设备 103.2点云曲面处理软件 113.3实体建模软件 123.4快速成型设备 144.建立手机外形具体步骤 154.1松下G60手机外形逆向开发的流程 154.2模型分析 154.3扫描 154.4点云数据清理 164.5曲面造型 181.建立对称平面 182.建立上表面 193.建立下表面 204.建立侧面 215.曲面初次裁剪 226.建立倒角面 237.建立棱角曲面 248.曲面再次裁减 249.建立按键曲线 2510.整体镜像操作 2511.曲面连续性处理 2612.误差分析 2713.数据精简 2814.数据转化导出通用格式 284.6实体造型 281.数据导入 282.曲面缝合及模型实体化 293.建立手机按键 305.快速成型制造 336.质量评估检测 347.结 论 35参考文献:[1] 姜元庆,刘佩军 《Imageware逆向工程培训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 窦忠强.《MDT6.0实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刘光富 李爱平 王东立 《三维实体零件分层处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同济大学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4] 张 伟,姜献峰,马亚良,孙 毅《逆向工程误差剖析与质量控制》 浙江工业大学作者点评:本次对松下G60手机的外形重新建模设计,采用了逆向工程和快速制造技术。

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对手机进行逆向设计。由于初次接触,经验不足,而且本次设计不是以精度还原为目标,因此设计得到的模型和原来模型有比较大的误差。

但是实际上还是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手机外形已经是手机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的筹码,采用逆向工程来开发手机外形的方法效率高、周期短,适应企业所要求的外形开发针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以上内容均摘自 因字数限制,只。

移动端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移动电商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设计网站论文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网站论文,内容包括求几个毕业论文样本的网站,供参考.,高分求VB或网站程序论文和毕业设计,马上就毕业了,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论文该怎么写。目前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大量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开始利用网络这种

资讯

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

阅读(4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要写一份关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论文,写什么题目的什么好呢?,信用社经济类毕业论文贷款方面的,能帮我写个关于某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分析的毕业论文的提纲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推荐一个

资讯

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紧急需要“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研究性学习论文,1500字以上,请大,急求一篇关于变频调速或者变频器的外文文献,要论文形式的搜狗。1. PLC控制花样喷

资讯

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

阅读(4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善意取得制度创新之处,善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谢谢了,急!求助翻译论文摘要<论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观

资讯

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阅读(4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设计,求PLC变频器毕业论文de外语参考文献,翻译求助——变频器等方面的专业论文的摘要。黄慧敏. 通用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矿山机械.2004(11)曹玉泉,王主恩. 异步

资讯

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内容包括科技小论文可以写什么内容?,科技小论文400字,如何写科技小论文(3000字以内)?。比如;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

资讯

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4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染整毕业论文,染整技术在毛发领域的应用论文,求一篇与染织专业有关的论文,1000到2000字左右~谢谢各位大神了~。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纺织品成为纺织品种的新视点,在运用千变万化

资讯

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

阅读(4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内容包括论文评阅意见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研究生应按时认真完成学位论文并按照本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中提出的有关事项和格式撰写论文。

资讯

子空间毕业论文

阅读(3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子空间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聚类文章簇集合并部分怎么写?,关于受限子空间图像识别的论文,中英文对照。最小二乘方法最早是有高斯提出的,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天文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确定了某些行星和彗星的

资讯

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感觉好难啊,谁能发我几篇范文,金融学论文,怎么写,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原发布者:zyling1208 对金融学的认识的论文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

资讯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阅读(3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有谁写过关于我国会计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毕业论文,求助相关资料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个会计毕业论文好不好写,如果不,求《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的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及范文,求毕业论文、范文也可以。毕业论文格式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

资讯

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

阅读(4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专业写一篇关于汽车轮胎的毕业论文。最初的气压轮胎是 1888年 英国的兽医 John Boyd Dunlop ,他先用橡胶

资讯

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

阅读(3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计算机专业记账本,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论文范文分、为宏观论文范文和微观论文范文。凡属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

资讯

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

阅读(4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急求一篇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三千字左右谢谢!,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