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毕业论文专科(有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论文)
1.有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论文
对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思考 增值税是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抵扣原则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在现行的流转税会计处理规定中,增值税会计处理是最受关注且引起争议最多的一个。财政部对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要求增值税核算采用价税分离模式,这更多地体现了税法的要求,但却存在不少缺陷,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一、现行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存在的缺陷 l、税金的核算违背了明晰原则。主要表现在“应交税金”科目的展性混淆不清。
“应交税金”科目期末若有借方余额表示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这在形式上符合资产类科目的特点,而且在内容上已属于企业的资产。 因为进项税额实质上是上一个销售环节的纳税人向国家交纳增值税后,将大部分税款转移到本企业,再由本环节纳税人继续向下一环节纳税人转嫁或向国家申请退税。
因此,进项税额是货物总价的组成部分,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 而“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科目性质上尼企业的流动负债,因而“应交税金”的两个明细科目,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负债,这就使得本来清晰简单的经济业务模糊,其属性含混不清。 2、违背了“及时,性”原则。
我国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抵扣制,最初采用的是“累到扣税法”,即企业收到抵扣联就能抵扣进项税额。这使得企业间相互开具专用发票,造成税款后移,国家的资金被长期占用。
到1995年改为“货到扣税法”、“付款扣税法”,但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企业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会出现超前抵扣,使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影响财务成果,如果抵扣时进行账务处理,就不符合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 3、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
按规定,企业向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单独设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的则计入所购货物成本,这样就造成了同一会计主体因货物来源不同而使相同货物成本缺乏可比性,也造成不同会计主体因属于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即使是以相同的价格从同一供应商处购入相同的货物,或以同一含税价格销售相同的货物,其购货成本、销售额亦可能不同,进而导致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损益的不可比。 4、计算的时间限定与权责发生冲突。
销售货物或劳务与购买货物或劳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销官方按权货发生制确认收入并相应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同时,购买方也要对购买成本和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确认。
为了保证计算应纳税额的合理、准确,税法对销官货物或劳务应计人当期销项税额的时间加以限定。 同时,对计人当期进项税额的时间也加以严格限定。
这些规定在许多方面与会计要素的确认时间相一致。但二者也有矛盾之处,体现在:第一,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必须在购迸的货物已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对货物尚未到达企业或验收入库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第二,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应税劳务,必须在劳务费用支付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对接受应税劳务,但尚未支付款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但上述规定违反了权贡发生制原则。另外,企业的增值税交纳是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并扣除已购入原材料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后,再核算本期应纳的实际税额。
而当期所购入的原材料并不一定全部被消耗在当期已销的产品中,从而导致当期增值税的多少与当期已实现的销售收人中的“法定增值额”的多少失去了客观联系,也违背了“权贡发生制”原则。 5、造成资产负债表结构信息失真,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待抵扣税在会计内涵上就是企业的耗费或占用,在未抵扣前应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揭示,而会计操作上把不得抵扣选项税额作为未交税金的抵减项目,直接冲减企业负债,导致财务状况失真。 目前,生产性企业为保持生产的持续、稳定,经常一次性购人大量原材料,商业企业也会由于季节性销售需准备足量的库存商品,现行进项税额是“货到扣税法”、“付款扣税法”,会造成在会计月度末“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较大数额的借方余额。
从而无偿占用国家资金,而且将这一笔资产与负债中的“未交税金”混合列示,必将造成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 二、改进的对策 1、针对上述存在的前两种缺陷,笔者认为应突破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框架,增设“增值税”科目。
该科目属于资产类。其下可根据需要设二级科目 如“待扣税金”、“减免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等明细科”目。
具体业务处理程序如下: (1)针对进项税额抵扣时间所出现的问题,应将工业企业申报抵扣的进项税款的时间改为货到付款后。 当企业赊购货物时,借记“原材料”和“增值税 ——待扣税金”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等支付货款时,若进项税额符合税法规定的可抵扣的各项条件,再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货记 “增值税待扣税金”。
(2)当改变购入货物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发生非常损失,会计上按货物成本,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2.关于企业存货问题毕业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影响 论文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减少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可能,使得存货的核算更加客观,科学,合理。
关键词:新准则 存货 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体系相对于旧会计准则体系在多个方面对存货产生影响。 一、对存货入账价值的影响 按新准则的要求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对购入存货价值的影响 购入存货的成本是采购成本,通常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在工业企业会计存货的核算中这一部分始终作为存货的成本在进行核算,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核算中往往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包储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入当期损益(营业费用),而且旧准则是认可这一会计处理的。新准则取消这一规定,意味着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成本构成不能再搞特殊化。
因此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核算有一定的影响。 (二)自制存货成本的影响 自制存货的成本主要指的是需加工的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在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了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因为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
同时新准则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新准则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这就意味着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飞机等生产周期较长且用于出售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而这些在旧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却是没有提到的。 (三)对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影响 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确认方法不同。
旧准则中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入账。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存货的成本。
公允价值的确定是这次新制定的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原准则规定的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人为可操纵性很大,容易造成存货资产不实,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除对存货的入账价值产生影响外,对存货发出计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新准则下,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原用“后进先出”法,且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
如家电、金属加工类等上市公司,若存货价格下跌,在明年年报存货核算法改变后,其利润可能出现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从具体方面来看,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面有了新规定。
新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原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
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等。新准则不认可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的分次摊销法,因此将它们通过待摊费用列支,以后分期摊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的做法已经不再符合规定。
新旧准则的变化,防止了利用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变化,多计提或者少计提费用,减少了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存贷期末计价的影响 新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就低计量。
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存货的可变净值是指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销售存货预计取得的现金流入,并不完全构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于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加工成本,这些相关税费,销售费用和成本支出,均构成存货销售产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
只有扣除这些现金流出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类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
3.要写一篇关于增值税税务筹划的论文应该参考那些文献
[1]黄爱玲,. 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研究与分析[J]. 财会通讯,2011,(12). [2]王小玉,.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 [3]王美卓,. 关于外向型渔业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的途径与方法[J]. 河北渔业,2010,(6). [4]景舒婷,刘宏,钟坤成,. 增值税税务筹划中购销双方纳税人身份选择分析[J]. 财会通讯,2010,(20). [5]苏强,. 新税制背景下的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6]梁文涛,. 新闻出版业增值税税务筹划[J]. 财会通讯,2010,(29). [7]杨鹏远,章新蓉,. 企业购货单位选择的增值税税务筹划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 [8]尹春元,.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务筹划探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09,(6). [9]唐亮,许诺,. 浅议新税法下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网络财富,2009,(10). [10]叶海,. 浅论增值税税务筹划[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11]陆佳红,. 论增值税税务筹划[J]. 商业经济,2009,(15). [12]舒航,.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企业导报,2009,(7). [13]王春雷,梁文涛,.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探讨[J]. 山东纺织经济,2009,(5). [14]季松,. 新增值税法对增值税税务筹划的影响[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4). [15]吕越,. 浅谈企业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民营科技,2008,(10). [16]朱淑娟,. 增值税税务筹划[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17]杨焕玲,孙志亮,郑少锋,. 税负平衡点分析在增值税税务筹划中的应用[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 [18]杜铭,. 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探讨[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3). [19]张胜琦,. 利用供货单位的差异进行增值税税务筹划[J]. 科技咨询导报,2007,(3). [20]刘世慧,.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企业管理,2006,(4). [21]王福胜,周文娟,. 增值税税务筹划方法探析[J].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6). [22]汪扬威,吴孔勇,. 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 [23]张冰,唐秀伟,. 增值税税务筹划问题的探讨[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4]苏强,. 土地增值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4). [25]李兰英,卢强. 购销定价的增值税税务筹划与纳税人身份选择[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3). [26]董淑芳. 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务筹划[J]. 财会研究,2005,(5). [27]胡峥嵘. 浅谈棉花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J]. 商业会计,2005,(17). [28]周昌仕 ,陈绍彬. 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初探[J].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1). [29]陈晓红. 关于土地增值税税务筹划的探讨[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30]李晓梅,. 如何进行增值税的税务筹划[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10).。
4.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本人也学会计的,刚写完毕业论文,给你看看一些题目,希望给帮到你。
A 可以根据自己现在的工作情况,写岗位分析报告,包括会计岗位、审计岗位,也可以写其他岗位如销售岗位,采购岗位等,报告结构如下:
在某某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审计岗位分析报告
摘要
一、实习单位基本情况(1000字)
二、实习岗位具体工作内容(1000-2500字)
(一)事务所的一些文件管理
(二)整理税审工作底稿等
三、工作中整理工作底稿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1000-2500字)
(一)缺乏对审计程序的记录
(二)对账簿的数字进行统计处理
(三)底稿之间缺乏交叉索引、互相印证
(四)底稿所附资料不充分,事后补充填制
(五)、底稿中审计结论所依据的法规笼统
四、收获与感想(500字)
全文共6000字
B 可以写创业分析报告,报告结构如下:
关于网上开店案例分析——我的创业报告
摘要:摘要是你的论文内容的简要说明
一、个人网店案例分析(1000-2500字)
A个人开设网店案例
B个人开设网店案例
二、创业计划与实施(1000-2500字)
(一)初始计划工作
(二)筹备和实施工作
(三)盈利预期
三、创业总结(1000字)
全文共6000字
C 其他题目
1、关于内部控制的,如: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与实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与实务、销售业务内部控制与实务等。
2、关于环境会计,绿色会计问题
3、某些专业性论题:如论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论存货的会计处理、论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论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论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等。
5.新增值税论文的摘要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征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
1994年建立的增值税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遵循了普遍征收的原则、中性的原则、简化的原则。
征税地点由原来的在极少数地区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税率设置也趋向合理,只设17%和13%两档税率,除个别情况外,均适用基本税率,为今后增值税制改革向单一税率过渡奠定了基础,先进合理的中性税收的特点保证了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994年实行的新增值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②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
③采用“生产型”增值税。④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
⑤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税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①重复课征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②税负不平衡,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③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④增加了税收的征管成本。 1 东北地区增值税改革效果 基于生产型增值税存在以上种种缺陷,并且其已完成了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背负的使命,但其已不在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形的问题列入国家的重要决策议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从欧盟国家增值税的发展历程来看,大都是从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所以我国的增值税转型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目前,这一转型工作已在东三省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2004]156号)明确要求,2004年7月1号起,国家开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这项政策通俗讲,就是将原来购进设备新发生的增值税不能作为进项抵扣,改为可以进行抵扣或退税。至此我国增值税转型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此次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范围将包括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等八个行业。按照有关规定,八大行业的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所交纳的税金,可以从产品销售时应交税金中扣除。
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走向了人们期望的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从效果上来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用已经凸现,起到了鼓励增加机器设备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的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二是增值税转型改革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带动了东北地区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初步显露。
三是对增值税转型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了准确的把握,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四是税务机关采取各种加强征管的措施,有效防范了骗税行为的发生,东北地区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并为下一步增值税转型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 理性对待东北试点模式 制度变迁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除新的制度安排自身是否具有优越性之外,还取决于与之相关的经济体制、制度环境和运行成本等因素能否做出相应的变革。具体到增值税改革,我们认为只能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征管制度所能提供的支撑范围之内进行,与实际制度环境脱节的税制是难以实行的。
大口径的增值税模式不具有可行性,东北试点的小口径模式也不具科学性。因为,如果从减轻税负的需求出发,行业在不同阶段的税负是不同的,目前更需要纳入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并非装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等行业,而是中成药制造业、生化制品制造业、火力发电业以及一些下游行业。
此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往往是跨行业经营的,小口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企业操纵增值税的机率。相对于其他模式,中口径模式则是现行税收体制下较彻底的增值税转型方案,不仅克服了小口径模式会造成一般纳税人之间税负的不公平而产生较大的税收超额负担,而且运行成本较低。
中口径模式只是相应扩大了增值税的扣税范围,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完全相同。对于税务机关而言,只是在操作上就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划为房屋建筑物和其他固定资产,比现行划分存货和固定资产要容易得多,征收管理上不存在问题。
对于纳税人而言,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公平了税负,必然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此外,要辩证地看待增值税转型近期对增值税收入的年增长幅度产生影响。
一方面消费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已纳税款的抵扣数额,又会转变为企业的新增利润所得额,这样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收入,从而可以弥补增值税因转型而减少的一部分税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政策性减收看作是国家对经济的一种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资,更重要的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一种“良税”的投资。
消费型增值税在资源配置中对生产与消费形成的超额负担最小)。良好的投资必然会带来经济的良性发展。
6.毕业论文写增值税核算要如何写
我觉得还是自己辛苦点写比较好,当时我们学校就有专门识别抄袭的软件,一旦查出后果不堪设想。
资料一般注会的教材就蛮好,还要多去看看有关纳税实务的书。重点不一样提纲就不一样了。
每个人喜欢写的角度不同,我当时写的所得税,大致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找导师简单聊一聊,导师喜欢的角度往往更容易取得高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然后准备一个U盘,去图书馆、上网搜集资料,报纸、杂志的案例往往比较新颖,有的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可能陈旧,那就去书店找。当然还可以找相同论题的同学聊一聊。
第二阶段:删选信息,确定你要写的重点。将与论文重点无关紧要的东西删去,并结合看过的资料写出自己对论题的看法。
一定要多看资料,不然在校没有经验的根本写不出自己的东西。第三阶段:明确论文格式,整理初稿,给导师看,听取他的建议,至少要修修改改两三遍才能定稿。
如果有copy的段落记得手动修改回车符,并添加自己的内容,该用引号的加上引号。这个过程以后回忆起来你会觉得很有意义呢~。
7.各位大仙,请推荐几篇有关增值税问题研究的论文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税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事业迅速发展。
然而,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西方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实行增值税制转型是税制改革的迫切要求。WTO加入后,实行先进的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对我国依法治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网址: 对当前增值税日常纳税筹划分析 摘要:大家对增值税的关注都集中在偷税、骗税上,而对业务的不当处理和不规范的财务操作造成增值税错缴却关注较少,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对极易出错的业务及会计实务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套增值税减税法则,来合法、合理地降低增值税税负。
增值税减税法则联营兼营要分账,优惠政策能享到;易货贸易开发票,视同销售照开票;分期收款多张票,折扣销售一张票;代垫运费只挂账,包装押金另挂账;小小规模开税票,进项转出见税票;普通税票不漏掉,小小诀窍真见效。 网址: 增值税转型论文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征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
1994年建立的增值税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遵循了普遍征收的原则、中性的原则、简化的原则。
征税地点由原来的在极少数地区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税率设置也趋向合理,只设17%和13%两档税率,除个别情况外,均适用基本税率,为今后增值税制改革向单一税率过渡奠定了基础,先进合理的中性税收的特点保证了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994年实行的新增值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 ②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
③采用“生产型”增值税。 ④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
⑤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税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 ①重复课征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②税负不平衡,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 ③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④增加了税收的征管成本。 网址: ?fr=ala0 探析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作为流通税的一种,增值税按其本意是对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征收,而不对购进的价值征税。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不允许企业扣除购进的固定资产,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负担。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改进并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本文探讨了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网址: 对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思考 增值税是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抵扣原则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在现行的流转税会计处理规定中,增值税会计处理是最受关注且引起争议最多的一个。财政部对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要求增值税核算采用价税分离模式,这更多地体现了税法的要求,但却存在不少缺陷,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网址: 浅议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型的“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
在介绍增值税转型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企业 网站: /Freepaper/44398.htm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找的,比较典型,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问题,欢迎追问……。
8.税收制度毕业论文 论矫正个人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取向
我国现行税制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以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为辅的税制结构。我国现行税种在调节个人收人差距方面,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实现的。另外,消费税、营业税也承担了一部分调节功能。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税制不健全,征管力度有限,使税收政策在矫正贫富差距方面尚存在不足,表现在:
(一)税制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以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为辅。其特点是:流转税重,所得税轻,财产税相对缺失。
1、流转税方面。我国现行流转税是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营业税为辅。这三个税种的收人额占税收总额的70.4%左右(2000年数据)。由于我国流转税追逐效率,所以流转税在组织财政收人、优化资源配置方面作用巨大,但在追求公平方面相对弱化。
2、所得税方面。包括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其收人额占税收总额的19.25%左右(2000年数据),所得税在本质上是追求公平的,矫正贫富差距作用显著,特别是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人分配,使之合理化,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的作用。但我国现行所得税存在收人规模小,征收项目少等先天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力度。
3、财产税方面。我国现行财产税由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税种组成。目前,我国财产税的收人额只占税收总额的2.4%(2000年数据)。财产税在本质上也是维护公平的,它调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收人(或财富)的再调节,促进公平,缩小贫富差距。而我国现行财产税存在税负轻,征税对象少,收人规模小,税种单一等问题,缺少遗产赠与税,对个人非生产用的房地产均未征税,出现税收调节的真空。
4、其他税方面。缺少社会保险税,难以对市场危机做出对应。另外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过窄,比重过低,这些都妨碍了税收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
(二)税种不完善.弱化了税收矫正贫富差距的功能
1、个人所得税。(l)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课征制。存在问题:一是分项课征制即分项确定收人、分项扣除、分项计算,易使纳税人收入化整为零,分解收人,逃避税收。二是分项课征制在税收制度上,不能体现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不征的累进税收制度,不能真正体现公平原则,不能体现富人缴税,穷人享受福利的思想。发表论文网 (2)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过窄、调节力度有限。(3)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过低,易使富人税变成穷人税。(4)个人所得税工资所得采取个人申报缴税,未考虑家庭人口问题。(5)个人所得税在征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公民纳税意识差,征管手段落后,收人多样化且采用现金结算多,个人财产收人不明晰、不确定,容易出现富人不缴税、少缴税、穷人缴税的现象,影响税收矫正贫富差距。
2、房产税。(l)房产税征管范围和纳税人不全面、税基狭窄。如,城市征,农村和涉外企业不征,造成城乡不一样,内外不一致。(2)房产税的免征税范围过大,且不规范。除机关、军队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用房外,对个人的非营业用房也免税,只对从事盈利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用房、个人用房和出租房征税。广大农村的企业和规模庞大的城市住房不在征税范围之内,使税收调节功能难以发挥。(3)房产税从价按房产余值征税,房屋升值税收不变。造成财政收人不能随房产的增加而增加;出租房按租金收人征税和营业税有重复征税之嫌,再者房屋租金收人中既有土地贡献,也有房产贡献,一律按租金12%征税,很难划清,会出现税负差距过大的现象。
3、消费税、营业税。消费税是对价大利大的高档消费品征税,对高消费具有调节功能。消费税存在问题是征税范围过窄,我国只对11种商品征税,调节力度弱,需加以适时调整。营业税是对不同行业盈利水平调节,存在征税范围窄、税率过低、不适应经济需要。如高档服务业和普通服务业税率相同,许多高档美容、洗浴等新型行业,未纳人征税范围,其对收人的调节力度相对较弱。
增值税改革毕业论文(关于写一片增值税转型论文)
1.关于写一片增值税转型论文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征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
1994年建立的增值税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遵循了普遍征收的原则、中性的原则、简化的原则。
征税地点由原来的在极少数地区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税率设置也趋向合理,只设17%和13%两档税率,除个别情况外,均适用基本税率,为今后增值税制改革向单一税率过渡奠定了基础,先进合理的中性税收的特点保证了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994年实行的新增值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②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
③采用“生产型”增值税。④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
⑤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税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①重复课征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②税负不平衡,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③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④增加了税收的征管成本。 1 东北地区增值税改革效果 基于生产型增值税存在以上种种缺陷,并且其已完成了在特定历史阶段所背负的使命,但其已不在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形的问题列入国家的重要决策议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从欧盟国家增值税的发展历程来看,大都是从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所以我国的增值税转型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目前,这一转型工作已在东三省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2004]156号)明确要求,2004年7月1号起,国家开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这项政策通俗讲,就是将原来购进设备新发生的增值税不能作为进项抵扣,改为可以进行抵扣或退税。至此我国增值税转型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此次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范围将包括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等八个行业。按照有关规定,八大行业的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所交纳的税金,可以从产品销售时应交税金中扣除。
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走向了人们期望的方向。 经过两年多的试运行,从效果上来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用已经凸现,起到了鼓励增加机器设备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的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二是增值税转型改革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带动了东北地区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初步显露。
三是对增值税转型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了准确的把握,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四是税务机关采取各种加强征管的措施,有效防范了骗税行为的发生,东北地区税收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并为下一步增值税转型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 理性对待东北试点模式 制度变迁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除新的制度安排自身是否具有优越性之外,还取决于与之相关的经济体制、制度环境和运行成本等因素能否做出相应的变革。具体到增值税改革,我们认为只能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征管制度所能提供的支撑范围之内进行,与实际制度环境脱节的税制是难以实行的。
大口径的增值税模式不具有可行性,东北试点的小口径模式也不具科学性。因为,如果从减轻税负的需求出发,行业在不同阶段的税负是不同的,目前更需要纳入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并非装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等行业,而是中成药制造业、生化制品制造业、火力发电业以及一些下游行业。
此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往往是跨行业经营的,小口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企业操纵增值税的机率。相对于其他模式,中口径模式则是现行税收体制下较彻底的增值税转型方案,不仅克服了小口径模式会造成一般纳税人之间税负的不公平而产生较大的税收超额负担,而且运行成本较低。
中口径模式只是相应扩大了增值税的扣税范围,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完全相同。对于税务机关而言,只是在操作上就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划为房屋建筑物和其他固定资产,比现行划分存货和固定资产要容易得多,征收管理上不存在问题。
对于纳税人而言,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公平了税负,必然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此外,要辩证地看待增值税转型近期对增值税收入的年增长幅度产生影响。
一方面消费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已纳税款的抵扣数额,又会转变为企业的新增利润所得额,这样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收入,从而可以弥补增值税因转型而减少的一部分税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政策性减收看作是国家对经济的一种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资,更重要的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一种“良税”的投资。
消费型增值税在资源配置中对生产与消费形成的超额负担最小)。良好的投资必然会带来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所增加的税收收入也可弥补因增值税转型而减少的部分税款。
2.税法小论文
论我国实现税法制度现代化 | [<<] [>>] --------------------------------------------------------------------------------一、实现税法制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从税收法律制度来说,现代化的目标是:1.在全社会确立税收法治的观念,增强民主平等的纳税意识。
2.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反映现代税制结构要求的税收法律,完备税收法律体系。3.建立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提高纳税人的主人翁地位,切实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4.形成严格统一的税收执法,做到依法行政。5.实行征管手段和组织的现代化,实现公平与效率。
6.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二、实现税法制度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首先,要实行税法观念上的现代化,树立四个现代化的基本观念: 1.“企业者国家”向“税收国家”的转变,树立税收国家观念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分为所有者国家、企业者国家和税收国家。
建国后,我国通过计划分配的形式,即国家凭借所有权来取得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为主的财政收入,基本上是属于企业者国家类型。以后通过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现在我国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重超过了90%,已经转变成了税收国家。
2.树立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观念 税收的开征与停征、税收的加成和减免以及其他基本要素均由法律来规定。现代税收国家法治的核心之一,体现为既是民主的,又是监督的,税法的制定也必须要贯彻民主立法权和民主监督权的思想。
纳税人对税款的用途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有权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3.树立税收征管“三服务”的价值取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税收征管的最终目标是对纳税人的监管和完成税收任务这种单一型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税收征管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是“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纳税人,服务于全社会”这种复合型的税收目标。为此,征管工作的理念应当是“法治、科技、服务、管理”。
4.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税法是一种义务性规范。但从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必须实行由单一的义务观念向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转变,树立平等的权利义务统一观。
这就不仅要求征税机关要依法征税,而且要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良好风气;树立起纳税人权利的意识。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税收制度上的现代化。
要始终强调税负公平和公平税负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并且要在税收制度的各个要素中得到体现和落实到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税法现代化在宪法上的保障制度 我国宪法对税法现代化,包括对税收法定原则、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和权利的统一,规定的比较简单。
在适当的时候,对我国税法制度的基本结构和方针原则应在宪法中得到体现。 2.对1994年开始的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改革所迈向的税法制度的现代化的重要里程,必须完善和发展 首先,税法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需要在制度上有所创新并与国际接轨。
增值税和所得税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及特性,成为中国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1)对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普遍调节的增值税,必须创造条件,实行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
(2)对商品经营与服务行业实行普遍调节的营业税。(3)完善对进出口货物和物品实行普遍调节和特殊调节相结合的关税制度。
(4)尽快统一目前存在的内资和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法的做法,按照税收公平原则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改变目前外资实际上享有超国民待遇的做法。 其次,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实行由分类所得税制向分类与综合所得税制转变;简化税率,并降低最高边际税率;统一减免项目规定,从严界定减免扣除权限;统一提高生计扣除800元的基础扣除标准;在税率和减免税项目、扣除标准方面与企业所得税协调等等。 完善农业税制。
进一步把在部分地区取消征收农业特产税及对取得农业特产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试点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范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以缓解入世对我国农产业的冲击。 另外,还要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等。
对当前增值税日常纳税筹划分析 摘要:大家对增值税的关注都集中在偷税、骗税上,而对业务的不当处理和不规范的财务操作造成增值税错缴却关注较少,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对极易出错的业务及会计实务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套增值税减税法则,来合法、合理地降低增值税税负。
增值税减税法则联营兼营要分账,优惠政策能享到;易货贸易开发票,视同销售照开票;分期收款多张票,折扣销售一张票;代垫运费只挂账,包装押金另挂账;小小规模开税票,进项转出见税票;普通税票不漏掉,小小诀窍真见效。 网址: 增值税转型论文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征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流转税。
1994年建立的增值税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遵循了普遍征收的原则、中性的原则、简化的原则。
征税地点由原来的在极少数地区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税率设置也趋向合理,只设17%和13%两档税率,除个别情况外,均适用基本税率,为今后增值税制改革向单一税率过渡奠定了基础,先进合理的中性税收的特点保证了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994年实行的新增值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 ②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
③采用“生产型”增值税。 ④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
⑤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税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增值税制度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 ①重复课征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②税负不平衡,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 ③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④增加了税收的征管成本。 网址: ?fr=ala0 探析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作为流通税的一种,增值税按其本意是对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征收,而不对购进的价值征税。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不允许企业扣除购进的固定资产,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负担。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改进并完善相关税收制度,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本文探讨了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网址: 对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思考 增值税是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收抵扣原则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在现行的流转税会计处理规定中,增值税会计处理是最受关注且引起争议最多的一个。财政部对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要求增值税核算采用价税分离模式,这更多地体现了税法的要求,但却存在不少缺陷,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网址: 浅议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摘要: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型的“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
在介绍增值税转型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企业 网站: /Freepaper/44398.htm 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找的,比较典型,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问题,欢迎追问……。
5.有关税法进项与销项的确认论文怎样写毕业生论文内容要写税法增值税
以 增值税 进项 销项 为 关键词 检索 CNKI 中国期刊数据库 共有记录3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 序号 篇名 作者 刊名 年/期 1 也谈增值税进项、销项税额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赵孟良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2 浅析增值税进项、销项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张立敏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10 3 增值税进项、销项税额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雷晓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希望对LZ有帮助,有需要的文献我可以代为下载。
6.求税务方面的论文
在我的共享资料里有 税法论文 你可以参考,如果不对可以联系我 一下只是其中一篇 对内、外资企业所得 “两 台一''的看法 黑龙江张劲松 长期以来,我国内 外资企4k执行的是 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
现行国内企业所 得税是从1994年1月1曰手F始施行的《中 华人民共和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而外 资企业实行的是1991年形成的《外商投资 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我国对内、外贷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不 同,是在改革开放之韧为吸引外资给外资盎= 业适当的优惠.是合理的 但两套税制、两套 税法违反同民待遇原则,不符合世界贸易组 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不利于企业公平竞 争 也严重影响内资企业和民族 业的生存 和发展。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逐步成熟,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现行 “两法 存在的这种不公正、不平等税收政策 和法律法规必须改变;其次,在我国加人 wrc,的后过渡期,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最惠 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统一性原则的要 求,必须改变现存的非国民待遇和不统一、不透明的税收法状况;再次,一些不公平、不 平衡的税收制度和立法形态给税收实体法 和司法实践适用法律中带来 少矛盾和问 题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围企和民企的发 展,如果继续坚持当前的内外企所得税政策 和对外商的税收优;鼠政策.就会造成内资企 业受到税收歧规,从而把国企与民企放在了 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卜=实施内外资企业所 得税“两税台一”,已经势在必行。
一 、统一宴行法人所得税■ .基车工资 实行税蘸据实扣■ .不再实行计税工瓷曲做 法 新的所得税应是法人所得税。对具有法 人资格的企业征收法人所得税,对不具有法 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 人所得税 实行法人所得税制的好处在于. 便于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的认定,町以使所 得税覆盖余社会的经济活动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按照现有的 规定并结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我国行使税 收管辖权时仍然应当采用“注册”地和“住 所”地两条标准 即“登记注册”地在中国境内 的企业法人 为中国居民企业法人; 住所”在 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为中国居民企业法 -50 职业技术■—墨四囝■Ⅱ 人;否则为中国非居民企业法人 沿用居民 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既符合国际惯例 的通行做法卜一个国家的居民取得的境内、境外所得,都在本国负有纳税义务,并且是全 面纳税义务;非居民只就来源于该国境内的 所得纳税,是有限纳税义务 又准确又便于操 作 合乎规范地行使国家税收管辖权.也是 对我国主收行使的具体化。
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是按照独立核算 企业界定纳税^ 内资企业职工工资发放实 行计税工资政策,纳税人支付的1 资按照计 税工资标准扣除,只要职工的j:资超过一定 标准,企业就需要缴税 这一点对内资企业 很不利.而对外资企业,m 按工资实际发生 额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外商投资企业工资 可在成本列支.不存在计税 l:资。 两法合井后就可以取消计税J 资的做 法. 资全部在成本列支,并提高折旧率、捐 赠和广告的列支.向国际惯例靠拢,这些有 利于内资企业积极引进人才和加快企业技 术研发。
二、统一税基、税率.宴行蛾一的企业所 ■税税率 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应当对所有企 业一视同仁 因此 要统一税率、税基和执行 力度.要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税收体系 在 考虑内资企业现行税负和世界范围内所得 税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对目前众多的所得税 税率进行简化Ⅱ l并,统一实行一个中等较低 的比例税率。 目前.中国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 业分别实行两套税制,这种做法,即便在全 球也极为鲜觅 尽管我国名义企业所得税税 率为33%,但实际1.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平 均税负只有11% ,在低税率基础卜还有“两 免三减半 性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二年免 税.第三至五年碱半征收1和行业特殊减半 优惠等。
而中国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达 到22%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更高达 30%,由于税收返还的力度很大,一些内资 企业的实际税负并非33%,而是20%左右, 甚至更低 统一税率,范围应在25—28%之 间,该税率和国际七和周边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比,属中等偏低 三、统一税收优童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对资本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引力作用,总体上 是区域性税收优惠为主 这不仅导致了内外 资企业的不平等竞争.也加剧了区域间经济 发展的不平衡 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我国内 外资企业的税率优惠相差较大,每年的税收 总量流失不少.更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与 无序.内资企业施展拳脚的空间被人为缩 减.还带来“暇外资”(指国内一些企业通过 在国外买壳、注册等方式以外资身份回国投 资)等投机现象。 同时,还人为地增加了人民 币升值的压力。
这不但与市场经济相背离, 也对人才流动、技术创新、经济安全造成影 响。 以区域性优惠为主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且不利 于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创新型国家 进一步调整税收忧惠:今后税收优惠要 更多地由直接优惠转向间接优惠,由过去的 区域优惠为主转为产业优惠为主,使税收政 策更加体现产业政策要求。
统一税收优惠政 策,将税收优惠纳入预算控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增值税毕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