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芪的毕业论文

黄芪的临床应用毕业论文(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黄芪注射液因其疗效显著,无毒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不良反应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2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5岁,2002年11月11日门诊以甲亢、心肌炎收入院,入院后给予他巴唑20mg,1日3次,心得安10mg,1日3次,10%GS500ml内加维生素C3.0g,10%氯化钾10ml静滴,每日1次。次日给予10%GS250ml加黄芪注射液20ml静滴。当输液5min后,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寒战,测血压下降为68/45mmHg,体温39.2℃,立即停止静滴黄芪注射液;同时给予吸氧,非那根30mg肌注,副肾素1mg,地塞米松10mg静注;10min后,头晕症状消失、呼吸改善,测血压为113/75mmHg,症状逐渐消失。

例2:患者,男,38岁,2003年1月20日门诊以先天性 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注后;给予10%GS250ml加黄芪注射液20ml静滴,于输液1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寒战、呼吸急促、牙关紧闭,测血压下降为45/0mmHg,同时全身出现风团样荨麻疹,立即停用黄芪注射液。先后给予地塞米松15mg,非那根50mg,氨茶碱0.25g,副肾素1mg静注,约20min后,头晕、心慌消失,测血压为105/68mmHg,荨麻疹于当日消失。

讨论:黄芪注射液是中药黄芪精制提取而成,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之功效。有关资料表明黄芪注射液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作用,故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对其不良反应,报道较少见。我们在应用中遇到不良反应2例,均为第一次单独应用时发生,由于发现抢救及时,未出现严重后果。在此提醒同行在首次应用时注意。

作者单位:251600山东省商河县中医院

关于黄芪的毕业论文,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2.黄芪介绍

黄芪 Huang qi 《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eranaceus (Fisch。

) 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 mbranaceus(Fisch。

)Bge。 的根。

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 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 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应用】 1。

脾气虚证。本品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

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 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

本品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本品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本品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

肺气虚证。本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气虚自汗证。

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本品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

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4。

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本品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本品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 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本品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

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此外,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补气以行血。

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 对于中风后遗症,常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用法用量】 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使用注意】 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均忌用。 【鉴别用药】 人参、党参、黄芪三药,皆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之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

但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党参补气之力较为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兼能补血。

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古籍摘要】 1。

《神农本草经》:“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 2。

《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3。

《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2。

药理作用: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能改善贫血动物现象;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兴奋呼吸;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轻度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率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3。

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黄芪50g煎服,每日1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等,效果颇佳(中医杂志,2000,6:331)。]每日口服黄芪提取液2ml(含生药2g),预防小儿上吸呼道感染100例,有效率94%(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3,5:366);用黄芪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其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及心阻抗图等疗效均优于心痛定和丹参(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2:119-120)。

本品还有用于小儿哮喘、冠心病、关节炎、缺血性脑血管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产后非感染性发热、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者。 4。

不良反应:黄芪注射液有导致皮疹、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有12例妊娠7个月以上的孕妇,因连续服用黄芪15天,总量300g以上,结果过期妊娠8例,产程延长6例,胎盘迟剥3例,会阴侧切4例,产钳助产1例,胎儿过大行剖腹产1例,胎儿体重3500g~4600g。 。

黄芪,毕业论文,临床应用

3.黄芪有什么疗效

黄芪 开放分类: 植物、中医、中药材、草本植物、药理学 黄 芪 [中文别名] 箭芪、绵芪、口芪、黑皮芪、白皮芪、红芪、独芪等 [英文常用] Astragalus membranaceus,Huang-qi, Milk-Vetch Root,Huang Chi's 性味与归经 甘,温。

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黄芪益气补中。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与用量 9~30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简介 黄芪(耆)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

中文名黄芪huang qi含义为"黄色的头"("yellow leader") ,意指其药材根的黄颜色和至要的补药。《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黄芪的功效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

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 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

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所以,民间自古就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药用历史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本草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

中国的药剂师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中推断并将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 西方的传统药剂师最近开始关注并研究用黄芪减弱化学疗法的副作用。

植物形态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

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

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 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

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

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特征 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木部菊花纹理状,气似豆腥味微甜。

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质量以根条粗长、菊花心鲜明、空洞小、破皮少者为佳;红芪以皮色红润、根条均匀、坚实、粉性足者为佳。规格一般按粗细、长短分为三个等级。

红芪为野生,根呈圆柱形,大多为直条状,少有分枝,上端略粗,下端渐细,长10~50cm ,直径0。 6~2cm;表面灰红棕色,具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栓皮易脱落而露出淡黄色的皮部及纤维;皮孔横长,色浅,黄色或暗黄色,略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并显粉性;横切面皮部黄白色约占半径1/2~1/3,形成层淡棕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甜,嚼之有豆腥味。

特征可概括为: 红芪单根圆柱形,上粗下细色红棕;质硬而韧富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气微味甜豆腥味,补气固表治疽痈。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unge)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

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

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

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

叶互生,奇数羽。

4.黄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黄芪,是一种适宜补气血的药物,不但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 力,还能够降血脂、保护肝脏。

张石顽在《本药逢原》中称:“(黄 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神农本草经》首言痈 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 之热。

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 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

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 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 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神农本草经》补 虚之谓。

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 药。”肾虚、阴虚者不宜食用。

5.黄芪有什么功效,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 应用:1.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以及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

若病后气虚体弱,常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以增加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如参芪膏.若气虚阳衰,畏冷,多与附子同用,如芪附汤.若脾气虚弱,食少泄泻,常与白术同用,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如芪术膏.对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同用,能增强升阳举陷的功效,如补中益气汤。 用于崩漏失血和血虚气弱的病症,以本品与当归配伍,有益气生血的功效,如当归补血汤. 2.用于虚汗证,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牡蛎同用,如牡蛎散.亦用于虚人感冒、汗出恶风,常以本品配防风、白术同用,如玉屏风散. 3.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而不收口,常与当归、川芎、穿山甲同用.如透脓散.若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常与党参、当归同用. 4.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

常与防己、白术同用。如防己黄芪汤. 使用注意:本品升阳助火,内有实热,肝阳上亢,气火上冲或湿热气滞,或阳证疮疡及疮疡初起,或表实邪盛,须当忌用。

虚证久服,易助火伤阴,用时宜慎. 煲汤注意事项: 如果想自己在家煲一锅靓汤,让家人共享口福与快乐,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料:中药选材时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无任何副作用的人参、当归、枸杞、黄芪山药、百合、莲子材料。

另外,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的中草药;身体寒气过盛,那么就应选择参类作为汤料。

水温:冷水下肉,肉外层蛋白质才不会马上凝固,里外层蛋白质才可以充分地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才鲜美。 下料:肉类要先汆一下,去了肉中残留的血水,保证煲出汤色正。

鸡要整只煲,可保证煲好汤后鸡肉的肉质细腻不粗糙。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

火候: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煲,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因为参类中含有一种人参皂甙,如果煮的时间过久,就会分解,失去其营养价值,所以,煲参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左右。 煲过汤的肉料处理: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黄芪的临床应用毕业论文

黄芪药理毕业论文(黄芪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1.黄芪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本名“黄耆”,从字意上看,文中所说的“耆”指的就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

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此药是我国的特产。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黄芪的功效主要有: 一是补气升阳。

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就问健康 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就问健康 四是利尿消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黄氏的作用主要有: 1 、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着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黄芪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

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同样有明显作用。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复作用,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逆转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白介素一 2)激活的自然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黄芪具有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着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着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4 、促进机体代谢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MP, cGMP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促进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更新,对蛋白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扶正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 、改善心功能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100%黄芪注射液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加强、加快。

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有效不应期所致。 6、降压作用 以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均可使血压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而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作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

7、保肝作用 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炎有保护作用。黄芪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

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有效率,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分别为92.1%和88.5%,均比对照组为优(P0.05),说明单用一味黄芪治疗慢性肝炎,显效率不理想。 8 、调节血糖 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就问健康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黄芪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仙台BB1病毒的致病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10、激素样作用 黄芪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小鼠的动情期,对小鼠的发育有良好的影响。 11、其他 黄芪能显着降低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性质与强度和丹参注射液相同。

100%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黄芪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鸡胚股骨有促进生长作用。

黄芪还有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的作用。 黄芪的副作用: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

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

2.黄芪的药理作用是怎样的

黄芪可以有效促进机体代谢,促进血清以及肝脏蛋白质的有效转化;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对于贫血等现象也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同时还可以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够起到兴奋呼吸的作用;可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轻度抑制作用;有非常好的抗菌作用。黄芪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能够让细胞数很快地增多,细胞生长更加的旺盛,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以及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等。

3.黄芪有什么药理价值

黄芪的药理价值:

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芪可以让人体血液里面的白细胞数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起到促进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的能力。黄芪里面含有的多糖能给NK细胞产生刺激的作用,让其提及不断的变大,同时让他的活性变得更强,可以与一些病毒的活性持平,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二、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人体里面存在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在疾病的对抗和细菌的入侵上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吃了黄芪之后,可以对这些细胞起到促进和刺激的作用,从而让人体的免疫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正确,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出现,甚至对于过敏也有着一定的效果。

三、增加红细胞数量

黄芪里面的多糖可以让红细胞的数目变得更多,同时可以让体积变得更大,但是这个数量和体积的增大不会超出正常的范围,因此不需要担心身体受到的不良影响,同时看提升红细胞的作用。

从根源上来说黄芪属于中药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不应该盲目而随意的放入汤里面,合理和规范的使用黄芪,才可以起到养生和治病的作用。

4.黄芪有何功效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

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

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

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

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

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

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

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

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 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

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

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 拉丁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中文名 黄芪 拉丁科名 Leguminosae 中文科名 豆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现状 渐危种。

又名膜荚黄芪,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150厘米;主根粗而长,直径1一3厘米;茎直立,有细棱,被白色长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有长柔毛;小叶(13一)21一27(一31),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一30毫米,宽4一12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基部圆形,下面有伏生白色柔毛;托叶狭披针形,长约6毫米,有白色长柔毛。

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具花(5一)10一20,花梗在果期显著伸长;花黄色或淡黄色,长(12一)15一18毫米,有线形苞片;花萼钟状,长5一7毫米,有白色长柔毛,萼齿短,长为萼筒的1/5或1/4,三角状;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几无爪;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较旗瓣稍短,均有长爪;子房有柄,被柔毛。 荚果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一3(一3。

5)厘米,顶端具短喙,基部有长柄,果皮膜质,被黑色短柔毛,有时被白色毛或二者混生,具3一8种子。 特性 黄芪分布于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为深根性植物。

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不耐热,不耐涝。 气温过高常抑制植株生长,土壤湿度过大,常引起根部腐烂。

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在粘土上则根多,生长缓慢。多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

花期(6)7--8月,果期(7)8--9月。 保护价值 黄芪根入药,常作滋补中药,又可作兽药,销售量大。

根茎之10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有抑制效率。黄芪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保护措施 黄芪生长地一般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为不使其灭绝,建议药材收购部门应根据各地不同具体情况确定收购量,并向群众大力宣传,在采挖时注意保护幼苗,对成长的植株应适当保留,以利繁殖和永续利用。 还应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在北方于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播种,因种子多具不透水性的硬种皮,播种前应加以适当的机械损伤,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气温在18--20℃时约9天即可发芽。

降雨过多时。

5.黄芪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本名“黄耆”,从字意上看,文中所说的“耆”指的就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

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此药是我国的特产。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黄芪的功效主要有:一是补气升阳。

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二是固表敛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就问健康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就问健康四是利尿消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黄氏的作用主要有:1 、增强免疫功能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着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着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正常人服用后,血浆IgM,IgE显着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黄芪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明显的碳粒廓清作用和增加脾重的作用。

以上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存在,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同样有明显作用。黄芪对免疫功能低下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的恢复作用,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逆转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白介素一 2)激活的自然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2 、对干扰素的作用黄芪具有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易感冒者在感冒流行季节服用黄芪,不仅可使感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可使感冒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着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着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4 、促进机体代谢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MP, cGMP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促进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更新,对蛋白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黄芪扶正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 、改善心功能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强心作用更显着,表现为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出血量增多。 100%黄芪注射液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加强、加快。

黄芪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还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延长有效不应期所致。6、降压作用以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均可使血压下降,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而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作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

7、保肝作用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小白鼠四氯化碳性肝炎有保护作用。黄芪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

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有效率,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分别为92.1%和88.5%,均比对照组为优(P0.05),说明单用一味黄芪治疗慢性肝炎,显效率不理想。8 、调节血糖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着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对胰岛素低血糖无明显影响。

就问健康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黄芪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A,B,c及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仙台BB1病毒的致病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10、激素样作用黄芪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小鼠的动情期,对小鼠的发育有良好的影响。11、其他黄芪能显着降低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性质与强度和丹参注射液相同。

100%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收缩作用。黄芪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鸡胚股骨有促进生长作用。

黄芪还有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的作用。黄芪的副作用:三种肾虚慎用黄芪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

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

6.黄芪有哪些药理作用

黄芪药理作用: 细胞培养扁茎黄芪提取物对胶原蛋白生成的促进 50%酒精促进率:141 %。

细胞培养内蒙黄芪提取物对表皮成纤维细胞 的增殖促进作用 50% 丁二醇 4% 促进率:143%。扁茎黄芪提取物对过氧化氢的消除 50%酒精 消除 。

扁茎黄芪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消除 50%酒精 抑制 50:75.1 。内蒙黄芪提取物对核因子〃受体活化的抑制 30%酒精 抑制率:12%。

细胞培养法扁茎黄芪提取物对游离组胺释放 的抑制作用 70%酒精 抑制 50 :292。胶黄芪提取物对突光素酶活性的促进 50%酒精 1% 活化率:121. 5%。

黄芪药理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黄芪的毕业论文

资讯

毕业设计网站论文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网站论文,内容包括求几个毕业论文样本的网站,供参考.,高分求VB或网站程序论文和毕业设计,马上就毕业了,网站设计与制作的论文该怎么写。目前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大量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开始利用网络这种

资讯

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

阅读(4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信用社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要写一份关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论文,写什么题目的什么好呢?,信用社经济类毕业论文贷款方面的,能帮我写个关于某县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分析的毕业论文的提纲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推荐一个

资讯

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

阅读(4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变频器在平网印花机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紧急需要“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研究性学习论文,1500字以上,请大,急求一篇关于变频调速或者变频器的外文文献,要论文形式的搜狗。1. PLC控制花样喷

资讯

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

阅读(4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论善意取得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善意取得制度创新之处,善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谢谢了,急!求助翻译论文摘要<论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两种观

资讯

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

阅读(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变频器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毕业论文:变频器的设计,求PLC变频器毕业论文de外语参考文献,翻译求助——变频器等方面的专业论文的摘要。黄慧敏. 通用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矿山机械.2004(11)曹玉泉,王主恩. 异步

资讯

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

阅读(43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设计科技小论文,内容包括科技小论文可以写什么内容?,科技小论文400字,如何写科技小论文(3000字以内)?。比如;选好课题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

资讯

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针棉织品染整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染整毕业论文,染整技术在毛发领域的应用论文,求一篇与染织专业有关的论文,1000到2000字左右~谢谢各位大神了~。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纺织品成为纺织品种的新视点,在运用千变万化

资讯

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

阅读(4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专家评阅意见,内容包括论文评阅意见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大学毕业论文的评阅人评语怎么写。研究生应按时认真完成学位论文并按照本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中提出的有关事项和格式撰写论文。

资讯

子空间毕业论文

阅读(4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子空间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子空间的交与和,子空间聚类文章簇集合并部分怎么写?,关于受限子空间图像识别的论文,中英文对照。最小二乘方法最早是有高斯提出的,他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天文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确定了某些行星和彗星的

资讯

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4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广东金融学院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感觉好难啊,谁能发我几篇范文,金融学论文,怎么写,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原发布者:zyling1208 对金融学的认识的论文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

资讯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有谁写过关于我国会计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毕业论文,求助相关资料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个会计毕业论文好不好写,如果不,求《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的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

阅读(3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百度文库,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及范文,求毕业论文、范文也可以。毕业论文格式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

资讯

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

阅读(5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轮胎的日常维护毕业论文怎么写?,汽车专业写一篇关于汽车轮胎的毕业论文。最初的气压轮胎是 1888年 英国的兽医 John Boyd Dunlop ,他先用橡胶

资讯

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一稿怎么写计算机专业记账本,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论文范文分、为宏观论文范文和微观论文范文。凡属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

资讯

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

阅读(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急求一篇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三千字左右谢谢!,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